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什么是氨基甲酸乙酯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簡稱EC,又叫Urethane),是一種具有基因致癌作用的物質,能夠導致肺腫瘤、淋巴癌、肝癌、皮膚癌等。現其被廣泛用于工業涂料及動物麻醉。氨基甲酸乙酯是煙草葉及香煙的天然成分,也是發酵食品(如面包,酸牛奶,乳酪等)和酒精飲料(如葡萄酒、蘋果酒、中國黃酒、日本清酒等)的伴隨產物。此外,在研究涵蓋的各種類別中,“酒精飲品”是飲酒人士從膳食攝入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來源。
酒精飲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產生
酒精飲品中的各種物質及其分解物經發酵過程后均可產生氨基甲酸乙酯。這些前體物質(如尿素、氰酸酯和瓜氨酸)與乙醇發生化學作用,在酒精飲品中產生氨基甲酸乙酯,而產生的數量取決于光線和高溫兩大要素。
氨基甲酸乙酯對健康的影響
實驗顯示,氨基甲酸乙酯可令實驗動物患上各類癌癥。2007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把氨基甲酸乙酯重新分類為第2A組(“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曾在2005年進行有關氨基甲酸乙酯的評估,認為經食物和酒精飲品攝入的氨基甲酸乙酯總量,則可能對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在歐盟,白蘭地每千克氨基甲酸乙酯要求是低于0.4毫克。
復昕檢測食品部對氨基甲酸乙酯的測試服務:
氨基甲酸乙酯 Ethyl carbamate | 參照SN/T 0285-1993 出口酒類中氨基甲酸乙酯檢驗方法 GC/MS | MDL: ???? 0.05mg/kg |
歡迎新老客戶來電來郵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