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份,USDA農產品供需預測進一步調減全球棉花消費量,國際棉價整體下跌;國內下游市場需求低迷,整體走貨緩慢,庫存高企,棉價持續(xù)走低;國內紡企不斷下調紗線價格,促進庫存消化。
國際棉價持續(xù)下滑
8月份,USDA全球農產品供需預測繼續(xù)調減全球棉花消費量,全球棉花供需趨于寬松。報告顯示,2019/202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734.8萬噸,較上月調減3.9萬噸;消費量2679.6萬噸,較上月調減26萬噸;期末庫存調至152 0173 3840.2萬噸,較上月調增45.2萬噸。
本月由于中美貿易沖突持續(xù)升級加劇市場對棉花市場需求的擔憂,國際棉花價格持續(xù)下滑。據統計,8月27日,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為69.62美分/磅,較上月同期下降7.33%,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2151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6.63%。內外棉價差906元/噸,較上月同期縮減319元/噸。
國內棉價低迷不振
8月份,在下游需求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國內棉花供應仍顯充裕。2018/2019年棉花輪出第四個月,成交情況較上月明顯下滑,成交均價持續(xù)下跌。據中儲棉公布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8月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儲備棉輪出掛牌量21.87萬噸,實際成交15.8萬噸,成交率70.96%,較上月下滑23.47個百分點;成交均價11940.45元/噸,較上月下滑了6.74%。據國家棉花市場監(jiān)測系統數據,截至8月23日,2018/2019年度國內棉花銷售506.2萬噸(指從加工企業(yè)**次銷售),按照產量610.5萬噸計算,尚有104.3萬噸待售。疊加鄭棉倉單數量46.6萬噸,儲備棉輪出將持續(xù)到9月底,且新棉9月份開始上市,市場棉花供應壓力巨大。
期貨市場方面,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溫,市場悲觀情緒加重,鄭棉期價隨著美國確定9月開始對華32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實施,一度跌停至年度新低,后反彈乏力持續(xù)低位震蕩,8月27日鄭棉主力CF1909合約結算價12345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6.09%。
現貨市場較冷清,據調研,本月末新疆南疆地區(qū)如奎屯、昌吉等地少數棉花加工企業(yè)“雙28”“雙29”機采棉報價低至12000~12300元/噸(后期花,雜質3.5%及以上),“雙30”機采棉也低于12500元/噸,其他企業(yè)同步大幅下調價格,去庫存心理較強。8月27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為13057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7.17%。
紗線降價消化庫存
8月,紡織市場訂單少、庫存高困境難以化解,棉紗報價繼續(xù)下跌,雖月底由于冬季訂單增多,部分紗品走貨略有好轉,但遠遠不及去年同期。由于美國9月加征關稅中包含絕大部分的紡織產品,預計紡織服裝外需將持續(xù)下滑,紡企銷售將更多轉向國內。
本月國內紡企不斷下調棉紗價格,促進庫存消化;國際棉紗出貨遲滯,回款困難,外紗價格延續(xù)上月下跌趨勢。8月27日,中國32支普梳純棉紗20572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451元/噸;由于原料PTA價格有所上漲,滌綸短纖價7196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622元/噸;國際棉紗成交情況不佳,印巴、越南、印尼等產地棉紗銷售延續(xù)低迷,貿易商違約、毀約、回購現象增多。常規(guī)純棉外紗均價高于國產紗價格421元/噸,較上月同期縮減27元/噸。
綜上所述,由于國際環(huán)境嚴峻復雜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紡織工業(yè)消費回落,國內棉花市場供大于求格局凸顯。9月初新棉采摘開始,季節(jié)性供應隨即增加,下游紡織市場產成品去庫存緩慢,紡企采購心態(tài)趨于謹慎,與往年“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形成反差,預計棉花市場在中美貿易局勢反復發(fā)酵的情況下,將延續(xù)弱勢震蕩行情。近期棉花期價在關注中美貿易形勢的同時,還需關注棉花收獲期天氣變化及新棉開秤價格。 (糧油市場報) |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yè)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chuàng)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yè)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yè)壁壘,打造出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