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率領的中紡聯代表團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與羅馬尼亞紡織行業代表進行了座談。中紡聯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中紡聯副會長、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中紡聯副會長、產業部主任孫淮濱,中紡聯副秘書長、外事辦主任袁紅萍,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馮德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中紡聯人力資源部主任孫曉音,中紡聯社責辦主任閻巖,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劉松,中紡聯信息化部主任翟燕駒,中紡聯生產力促進部副主任董奎勇等協會領導及企業家出席了此次會議。會上,雙方代表通過各自紡織產業發展情況的介紹,積*探尋雙方合作機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與羅馬尼亞紡織服裝皮革協會會長MiHai Pasculescu簽署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羅馬尼亞紡織服裝鞋帽皮革制品行業協會的合作協議。
羅馬尼亞市場掃描
羅馬尼亞紡織服裝皮革協會會長MiHaiPasculescu、羅馬尼亞外商投資署主任SorinVasilescu等羅馬尼亞代表介紹了羅馬尼亞的紡織行業及投資情況。
據介紹,近20年來,由于羅馬尼亞紡織原材料的缺乏,發展欠佳,其中超過80%的紡織原材料和配件都是通過進口滿足,其生產的產品90%出口到歐盟以內的國家,主要國家是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出口額已經達到了60億歐元。目前,羅馬尼亞約有20萬人口從事紡織行業,行業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
羅馬尼亞有著優越的氣候和土地資源,對于亞麻的種植條件*為有利,這將是其日后發展方向之一,作為產業鏈的向上延伸。
羅馬尼亞正在積*舉辦展會積*對接中國企業,以尋求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據透露其將會建設免稅倉儲物流區及紡織產業園區,吸引企業前來投資。
從投資環境來看,羅馬尼亞貫穿了歐盟的東西方,消費者輻射潛力可達5億人,同時是東南歐*大的商貿發展地區。去年在羅馬尼亞投資的外商投資金額已經達到了50億歐元,而羅馬尼亞在中東歐屬于面積第二、人口第七的國家,同時也可以輻射到歐盟、前蘇聯國家和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羅馬尼亞近年來GDP增長勻速,2018年增長達到4.19%。近年來的外商投資達到了*高值,通貨膨脹率在2018年達到了4.6%,但預計2019年可以降低到2.5%左右。2018年失業率為4.2%,從今年開始,羅馬尼亞對海外勞工的吸收率增長,可以達到2萬人,大部分勞工來源為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國家。目前法律允許的*低凈工資為446歐元。
中國紡織實力
中紡聯副會長、產業部主任孫淮濱向羅方代表介紹了中國紡織行業的基本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他提到,中國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紡織品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主要傳統出口市場為美國、歐盟和日本,占比40%;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其沿線國家已經成為新的熱點,占中國全部紡織服裝出口的三分之一。
改革開放后,中國紡織產業規模擴大、科技進步成果涌現,出口規模擴大,產品的市場化發展活力也越來越充沛。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加入WTO使國際競爭力得到了充分釋放,另外中國國民經濟始終保持了高速增長,為產業提供了內需發展動力。
談到中國紡織工業區域分布特點,孫淮濱指出,從生產力空間布局來看,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廣東等沿海五省紡織業占到了全國的70%,近年,新疆也成為了紡織投資熱點,產業規模進入高速發展軌道。按照大類產品的生產布局,化纖集中在浙江、江蘇和福建;紗主要集中在山東;服裝集中在廣東。
從2011年以后,由于國際經濟危機后期發酵、自身內部結構性矛盾,加之中國國民經濟進入減速換擋時期,紡織行業也進入中低速增長新常態。體量大且面臨的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如中美貿易關系的膠著,中國紡織產業需要進行方向性調整,同時,為了踐行中國政府提出的高質量發展任務,實現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國紡織行業正沿著科技、時尚、綠色的新定位發展,其中智能制造、自主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尤其值得關注。
中羅合作機會探索
中紡聯副會長、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在發言中主要介紹了中國紡織業海外投資進展,并對中國——中歐合作進行了展望。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的堅定推進給紡織業布局創造了有利的宏觀經濟環境,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對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平穩增長。
如今,中國已經建成了****的自主、完善的全產業鏈現代制造體系,也是世界纖維制品生產、出口和消費**大國,中國紡織業有實力、有動力進入跨國布局新階段。
紡織企業需求是中國紡織國際化布局的內因所在,對外投資呈現了多區域、多行業和多形式的加速推進態勢,投資形勢包括股權并購、資產收購和合資等形式,協調國內市場,鏈接國際資源,中國紡織行業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在不斷擴大,2003至2018年,我國紡織產業對外直接投資累計97.96億元,年均增速15.6%。
當前中國紡織業對外投資合作特點主要表現為生產力的跨國布局、優質資源的全球合作兩條主線,投資區域分布來看,產能的跨國綠地投資主要是以東南亞國家為主,品牌的并購則以歐美國家居多,另外,非洲新興市場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項目在逐漸增多。從細分領域來看,棉紡和針織成為行業境外綠地投資的先行領域,織造、印染、梭織服裝、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投資項目開始逐漸增多。
徐迎新建議,中國與中東歐紡織行業加強國際交流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同時會鼓勵更多中國紡織企業赴中東歐國家投資合作,中國正在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歡迎利用貿易平臺進入中國市場。
中羅經驗分享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總結發言中表示,羅馬尼亞對于我們是一種真實、遙遠、親切、向往的存在。
中國剛剛召開了“一帶一路”的峰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把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的**產業,各個國家的政府和產業同仁,愿意與中國加強紡織服裝合作的期望,應該有組織、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合作。羅馬尼亞也具有比較優勢與良好的合作潛力:**,地緣優勢,處在歐亞洲大陸交匯處;第二,歷史上具有較好的紡織產業基礎,目前是東歐*大的服裝生產地;第三,人力資源基礎較好,人員素質較高。
同時,孫瑞哲就中國紡織行業發展中積累的經驗同羅方進行了分享:**,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建立起外向型的發展模式,發展外向型經濟需要人才、資金、渠道的支撐,可通過中羅雙方的合作共同解決。第二,集群式發展,產業的集聚發展可以把同類型的企業產生集聚,通過當地政府甚至國家力量集中發展。第三,產業鏈的配套,中國完善的產業鏈讓其即使面對貿易摩擦也能夠迎接新挑戰,羅馬尼亞也可以根據細分領域建立的產業配套,比如在中高端正裝等領域可以從服裝加工向毛紡、麻紡生產線延伸。
此外,關于中羅雙方合作發展建議,孫瑞哲也進行了補充:**,希望羅馬尼亞紡織服裝協會等機構可以列出清單,方便中國產業同仁對羅方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為下一步商貿對接和投資對接打下基礎。第二,希望雙方建立長效溝通與合作機制,通過互訪及一些重點項目的共同參與和組織實現。第三,在羅方需求的基礎之上,我們對羅所需要的重點投資領域對中國產業同仁宣傳推廣,對下一步吸引投資打下基礎。第四,政策環境的營造也需要雙方政府上升到國家層面推進。
座談會結束,中紡聯代表團一行還參觀了當地知名企業——TANEX。TANEX成立于152 0173 3840年,主要有制衣和針織兩大業務板塊,產品主要出口到法國、西班牙、瑞典、美國等國家的零售商。其企業負責人表示,很有興趣和中國的企業的合作,目前已經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配件等產品。 (紡織服裝周刊) |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