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元旦前后,彌漫于各大城市的霧霾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環境問題。在過去的2016年,環境問題凸顯于霧霾,又絕不止于霧霾。水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等一直嚴重困擾著城市居民的生活,治理防治問題迫在眉睫,尤其是近期出臺的環保稅法讓紡織印染企業坐立不安。 一、我國環境污染嚴重 由于過去相對粗放式的發展,以犧牲污染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模式多見,致使我國環境治理問題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目前,我們面臨的環境污染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大氣污染。我國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空氣中總懸浮微粒濃度普遍超標,近年來更是經常出現大范圍持續空氣污染。據中國環境監測數據顯示,12月31日9時,62.2%的被監測城市出現空氣污染。其中嚴重污染占5.8%,重度污染占16.4%,中度污染占14%,輕度污染占26%。石家莊、邯鄲、晉城等地PM2.5濃度峰值超過每立方米500微克。河北省的空氣污染程度可謂相當嚴重,據統計,2016年11月中全省平均達標天數僅為11天,占全月總天數的36.7%,較2015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天。 (2)水污染。據水利部2016年公開報告顯示,全國地下水普遍“水質較差”。水利部于2015年對分布于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區盆地和平原、江漢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進行了監測,結果顯示IV類水691個,占32.9%;V類水994個,占47.3%,兩者合計占比為80.2%。這也意味著,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脅。另外,我國水庫水源地水質11%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70%不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同時,我國城市水資源存在*其匱乏且涉及面廣的問題,全國城市每年缺水60億m3,每年因缺水造成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 (3)固體廢物污染。據2016年環保部年報統計,全國共246個大、中城市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9.1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2801.8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約為68.9萬噸,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152 0173 3840.0萬噸。固體廢物到處堆放,不僅有礙觀瞻、侵占土地、傳染疾病,而且在自身嚴重污染環境的同時加劇了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 (4)噪聲污染?!吨袊h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有32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晝間區域聲環境質量監測,平均值為54.1分貝,達到一級的城市13個、二級220個、三級84個,省會城市總體處于二級、三級水平。全國共收到環境噪聲投訴35.4萬件,占環境投訴總量的35.3%。 二、環保稅的征收標準 環保稅以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為基礎,設置環境保護稅的稅額標準,主要征收范圍:大氣污染、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噪聲。與此同時,環境保護稅的實施鼓勵地方上調收取標準,在現行排污收費標準規定的下限基礎上,增設了上限,即不超過*低標準的十倍。 三、紡織印染企業排污量情況 在全國各工業行業中,廢水排放量居前5位的行業為造紙、化工制造、電力、黑色金屬冶煉及紡織印染。紡織廢水主要包括印染廢水、化纖生產廢水、洗毛廢水、麻脫膠廢水和化纖漿粕廢水五種。據統計,紡織印染業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統計排放量的7.5%,居全國工業行業第五位,總量為14.13億噸/年。其中,印染廢水是紡織工業的主要污染源,年排放量約為11.3億噸(占紡織印染業廢水的80%),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6%。 印染排放的廢水主要來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廢水中含有纖維原料本身的夾帶物以及加工過程中所用的漿料、油劑、染料和化學助劑等。污染物大多是難降解的染料、助劑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屬、甲醛、鹵化物等。每排放1噸印染廢水,就能污染20噸水體。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印染企業每天排放廢水量不到400萬噸。規上企業的印染布年產量如下:據測算,印染廠每加工10000m織物約產生廢水量200噸,2016年我國規上企業印染布產量約517.5億米,根據水污染物的*低征稅標準,因印染廢水企業每年需繳納的稅費至少為14.5億元。然而,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鍋爐、定型機、梭織機器等產生的大氣、噪聲污染也將成為環保稅的重點征稅對象。 由此可知,2018年1月1日環保稅法正式實施后,將大幅提高紡織印染企業的環保成本。目前江浙、廣東一帶等印染加工業集中地區,已普遍提高了廢水處理排放標準,對廢水排量也進行嚴格限制。環保要求的提高已使部分地區印染企業知難而退,其產能擴張面臨著嚴重的威脅,隨著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印染企業的綠色轉型之路也勢在必行。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