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冬日,長興縣夾浦鎮丁新村的小微園區內一片火熱的生產景象——1200臺噴水織機正在全速運轉,叉車、運輸車來來往往,一摞摞剛織造下線的白坯布被打包裝車。今年7月,長興家盛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伯良與原先的紡織散戶抱團入園,重組后的新公司規模擴大,生產管理更加規范,產品產量和質量也進一步提升,近3個月銷售額同比增加30%。
紡織業是長興*大的傳統產業,紡織企業有3000多家,然而規上企業僅304家,大多數企業都是家庭作坊式經營。由產業集群而形成的塊狀經濟,給當地百姓帶來財富的快速積累,但隨之而來的是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力不強、應對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
“長興紡織業要走出一條擺脫傳統粗放型發展方式,從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道路。”長興縣委相關負責人說。量大面廣的“低小散”企業要不要全部關掉?長興縣委、縣政府經過慎重研究后認為,傳統行業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關鍵是要讓它規范發展、不斷提升。
長興制定了夾浦地區紡織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轉型提升一批、倒逼騰退一批、依法關停一批,到今年底,全鎮壓減噴水織機6400臺以上,集聚提升噴水織機2.6萬臺。通過盤活存量空間、建設小微園區、推進數字化改造等手段,實現紡織行業高新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推進中,長興更加注重用好市場這只手,引導企業按照自身發展需要,通過出資置換產能、合伙入股、公司化重組等市場化手段協同發展。
劉伯良建設的小微園區共迎來16位紡織業散戶,朱旭平就是其中之一。散戶以租賃廠房的形式入駐生產,公司負責原料提供和產品收購。
從有梭織機到無梭織機,再到現在全新的智能聯網噴水織機,朱旭平見證了夾浦紡織行業的演變。“這幾年,我們散戶的訂單明顯變少了,家庭小作坊的生產成本雖然低,但產品競爭力差,還有不勝其煩的噪音和污水問題。”朱旭平認為,轉型迫在眉睫,“看不到危機就意味著要被市場淘汰。”
記者走訪多家企業,他們都表示,長興紡織產品差別率很低,內部分工不明確,整個產業需要一次“涅槃重生”。“利潤很薄。”湖州綠蒙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金建中告訴記者,夾浦鎮的紡織企業做的都是高勞動力投入、低附加值的成品加工,平均利潤率只有2%。
集聚是**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才是*終目的。記者在長興發現,因產業集聚而形成的產業鏈分工已經初現。在丁新村小微園區,不僅噴水織機上了樓,加彈機、經編機等設備也都入園集聚。朱旭平指著廠房樓梯旁一臺大型升降機告訴記者,外面進來的原絲在三樓完成加彈處理后,通過升降機和自動物流對接裝置,就可以快速搬運至一樓二樓的噴水織機車間。“原來在家生產,租廠房、換新機增加了不少成本,集聚后生產效率更高,每年還可以節省30萬元的物料運輸成本。”朱旭平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