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遵峰教授團隊研獲了一種綠色環保的純蠶絲“人工肌肉”,可通過感知濕度實現自動伸縮。這種新型“人造肌肉”,不僅可以用于智能織物,在柔軟機器人研發領域也將大有可為。 將傳統紡織技術和纖維型“人工肌肉”相結合是獲得智能紡織品的方法之一。研究人員介紹,雖然碳納米管、石墨烯、聚乙烯、尼龍等纖維材料已被報道用于制備“人工肌肉”纖維,但這些材料很難用作調節濕度和體溫的智能紡織品。因為,這些材料具有造價昂貴、工藝復雜、舒適性差等缺點。介紹該成果的論文日前發表于材料領域國際權威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上。 劉遵峰團隊利用天然純蠶絲制備了一種新型的“人工肌肉”纖維,不使用化學修飾和添加劑,通過脫膠、加捻、合股、熱定型等常規工業流程制作獲得。蠶絲“人工肌肉”在水霧和濕度驅動下實現了扭轉、拉伸和收縮致動。 為了不需要外界固定就能實現可逆驅動,劉遵峰團隊開發了一種扭矩平衡的纖維結構,通過將扭曲的纖維對折、合股,使得蠶絲纖維實現了自平衡。 記者在該實驗室看到,研究人員用蠶絲伸縮肌肉編織了一件玩偶大小的智能上衣,實現了環境濕度增加時(例如,由于汗水或潮濕環境),智能上衣的衣袖長度收縮至原長度的一半;濕度下降時又恢復如初。這種水分敏感的紡織品,可以通過改變宏觀形狀非常有效地實現水分和熱量的管理功能。 劉遵峰稱,由于蠶絲應用廣泛且具有優異的穿戴舒適性,蠶絲“人工肌肉”的制作流程符合當前工業化程序,不需要化學修飾和額外的添加劑,預計它將在工業應用中開辟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智能紡織品和柔性機器人。(中國新聞網)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