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1月23日,從聊城大學了解到:由聊城大學聯合南京林業大學、山東福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籽棉異纖智能精選生產線,在新疆棉花加工企業安裝調試成功,已投入棉花加工,其異纖檢出率超過國內外皮棉異纖檢出機,成功突破棉花加工產業發展瓶頸,填補棉花加工工藝流程中在籽棉階段進行異性纖維智能精選的技術和裝備空白,得到陳學庚院士等農業機械化工程領域專家的肯定。 中國紡織企業數量世界**,但由于國內棉花種植模式多樣、精選工藝落后,高品質棉花一直依賴進口美棉和澳棉,大大增加企業原料成本,影響國內棉花產業健康發展。幾十年來,異性纖維超標一直是制約我國棉花品質提升的瓶頸,棉花加工企業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人工挑揀,自動化程度和檢出率低。我國棉花加工行業急需在產業鏈的源頭——籽棉階段開發異纖智能精選設備。 聊城大學致力于服務“三農”發展,緊密對接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略部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早在7年前,該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趙嶺博士團隊就開始將研究方向聚焦到籽棉異纖精選技術。歷經五代樣機升級、十幾項工藝突破,趙嶺博士團隊成功研制出籽棉異纖智能精選機,在技術和裝備領域雙雙填補國際空白。該設備融合機械、電子、光學、色譜、氣動等多種技術,實現對籽棉雜質的分類梳理、多級精選,滿足高端紡織企業要求,能夠從源頭提高棉花產品質量,增加棉花加工企業的利潤,實現高檔棉自產自用,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巨大。 為推動該項技術的產業化,聊城大學成立“農產品智能分選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由該校高新技術產業集團投資,在長絨棉之鄉——新疆阿瓦提縣,建設國際首條籽棉異纖智能精選生產線。研發團隊從聊城大學實驗室轉戰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阿瓦提,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半年多的晝夜奮戰和集中攻關,生產線終獲成功運行。該生產線設計加工量8噸/小時,實際產出皮棉60噸/天,日產值152 0173 3840萬元。該高端裝備的成功研發和規?;瘧?,是聊城大學推進人工智能和農業技術深度融合,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的重大成果,正在產業一線發揮作用,有效推動棉花加工產業的發展與技術進步。(新銳大眾)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