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期,印度CAI、政府部門紛紛將2018/19年度印度棉花總產量從600萬噸以上下調至560-570萬噸(古吉拉特、馬邦等地部分軋花廠認為印度實際產量或在550萬噸左右),本年度印度棉花可供出口量隨之大幅下滑至60-70萬噸,加上本年度印度政府大幅上調MSP支撐價、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由貶轉升,因此近1個月來印度棉花價格走勢顯然與ICE期棉和美棉、澳棉、巴西棉、西非棉現貨步調不一致。 據統計,12月中旬以來ICE期棉主力合約先后破80美分、78美分、75美分等整數關口。截止目前,美棉C/A、EMOT/MOT較12月上旬整體下調4.5-4.8美分/磅,SM級澳棉下調4-4.2美分/磅,西非棉、巴西棉下調4.2-4.5美分/磅,印度棉S-6 1-5/32"報價下調1-1.2美分/磅,跌幅不足1.4%,表現出強穩定性和抗跌性。從外商、進口企業報價來看,近幾日S-6 1-5/32"印度棉報價已高于EMOT/MOT SM美棉2.4-2.5美分/磅,與SM巴西棉、SM西棉報價基本持平(CNF報價),價格和品質的競爭力不斷下滑。 青島、張家港等地棉花貿易企業反映,1月以來港口保稅庫除澳棉詢價、看貨、成交、出庫較活躍外,2017/18年度中高品質西非棉、美棉也少量出貨,但被出口商、貿易企業、紡織企業給予厚望的巴西棉、印度棉卻基本處于鮮有問津,抵港、入庫數量不斷增加。黃島某棉花企業表示,造成印度棉出貨困難原因除價格高,相對其它產地外棉處于劣勢外,還有12/1月抵港交貨的印度棉產地非古吉拉特,棉花各柜、同柜間品質差異大,可紡性下降;另外由于2018/19年度產量、品質雙降,擔心政府出臺政策限制棉花出口,因此一些印度加工廠、出口商提前向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消費國裝船、發運,以期獲得更高利潤。(中國棉花網)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