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走勢評級:棉花: 震蕩牋 報告日期:2018年12月16日 ★調研目的: 為進一步了解嚴峻的中美貿易形勢下,目前我國棉紡織企業狀況及對未來的預期和應對策略,進行了本次“山東棉紡行業調研”活動。 ★調研情況總結: 1、紡企深陷經營困境,企業破產、關停較多。 2、產業加速轉移至東南亞、非洲。 3、紡織企業設備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提高,用工大大減少。 4、紡織企業普遍利潤薄弱,各環節中,印染環節利潤*好,織布環節利潤*低,紡紗環節相對稍好一點,做差異化的品種利潤要好一些,附加值要高一些。 5、紡企下游訂單不足,產品庫存高企。目前訂單仍不足,貿易商也不敢存貨,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停產限產較多,目前很多中小企業也在準備放春節長假了。 6、企業棉花的庫存狀況不一,部分企業存在補庫需求,但采購仍然謹慎。保稅區庫存較高,貿易商信用證逐步到期,資金面壓力較大,實際成交讓利較多。 7、紡企對未來形勢持悲觀態度。對棉花2019年的行情均表示看不清,心里沒譜。 ★行情展望: 中國農歷春節前,鄭棉維持震蕩筑底的可能性較大,下方面臨著生產成本支撐,且一些紡企剛需補庫、逢低適量買入,下方空間預計已不大,但紡企觀望、謹慎,采購力量不強,產業上紡企紗布庫存、軋花廠棉花庫存、保稅區棉花庫存均較高,且臨近年底企業、貿易商面臨資金面壓力加大,再加上陳新倉單的問題、中美形勢及政策面的不確定性,鄭棉年前上漲難度大,年后需關注政策面的動態和中美談判結果,可能會出現“小陽春”行情,但在全球種植面積增長的預期下,預計上半年上漲的空間仍將有限。 ★風險提示: 中美貿易變數、天氣因素、政策面因素等。 1、調研目的 10月份至今,新棉集中上市,受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影響,紡織行業新單接單不足,棉 花市場“旺季變淡”特征凸顯,籽棉、皮棉、鄭棉、棉紗價格四價齊跌。10月新疆天氣欠佳,南疆棉花單產降低,質量、產量下滑。即使如此也抵擋不住下游需求的疲弱。 此前9月份美國特朗普政府對2000億美元以上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10%,其中涉及到部分紡織品。并且當時還稱,將在2019年1月1日起上升至25%,且表示稱如果中國針對美國農民或其他行業采取報復措施,將會立即啟動“第三階段”,對約267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關稅。 11月30日,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會晤,中美達成階段性緩和協議,暫停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雙方將致力于在未來 90 天內完成談判, 特朗普同意 2019 年 1 月 1 日將關稅稅率維持在 10%不變,不提高至 25%。若 90 天緩沖期(即 3 月初)結束后,屆時雙方仍無法達成協議,10%的關稅稅率將會提高至 25%。中美貿易形勢雖出現階段性的緩解,但未來不確定性仍較大。 為進一步了解嚴峻的中美貿易形勢下,目前我國棉紡織企業狀況(包括資金面、原料庫存、產品庫存、心態等各方面)及對未來的預期和應對策略,本人在山東卓創資訊的組織下,進行了本次“山東棉紡行業調研”活動。 調研路線:本次調研中國紡織大省---山東,走訪濱州、夏津、聊城、濟寧、泰安等地的中大型紡織企業,與企業進行座談交流,并參觀企業紡織工廠。 2、調研總結 此次對山東地區的棉紡企業調研情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1、紡企深陷經營困境:(1)紡織企業設備耗電量大,而電費普遍較高,目前山東紡企電費多在0.64-0.67元/度,遠高于新疆及周邊東南亞國家;(2)用工成本較高,工資普遍在3000元/月以上(不含社保),人員流動性較大,人難招,用工短缺情況嚴重,工廠工人普遍40歲以上居多,目前有很多紡企尤其中小紡企并未給職工繳納社保,后期若按規定繳納全額社保,企業成本將大增。(3)企業資金壓力大,銀行對中小民企的貸款收緊,對紡企的貸款常常有很多霸王條款,資金成本偏高。(4)一輪一輪的環保風暴也令企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5)市場環境惡化,需求下滑。一方面,隨著東南亞國家紡織業的發展,中國中低端產品受到沖擊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令產業觀望情緒濃厚,影響出口內銷訂單及企業生產。且中美爭端還具有長期性和嚴峻性,令企業倍感危機。受各方面壓力的影響,紡企生存深陷困境,11月末山東有2家紡織民營500強企業申請破產;小型紡織企業關停數量也較多。 2、產業加速轉移。中美貿易形勢惡化,外需訂單正加速向外(東南亞)轉移,中國的紡織產能近年來逐步在向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轉移,現在非洲也成為中國紡織業重點關注的地區。 3、紡織企業設備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提高。在對紡企車間的參觀過程中發現,大中型企業對設備升級投入較大,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均有較大程度的提升,整個車間都看不到幾個人。例如以前車間看到的自動絡筒機都是人工負責剪紗、接線頭,但有的工廠采用自動化絡筒機,自動接頭,速度、產量、質量同樣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用工大大減少。而且政府在設備的升級方面,也給予一定的補貼。如濟寧某紡企2億元建立了國內*先進的智能化車間,政府獎勵2000萬,該智能化車間萬錠用工不到20個人,包含維護清掃等人員。 4、紡織企業普遍利潤薄弱,各環節中,印染環節利潤*好,但受環保治理*嚴,產能受限,而織布環節因門檻較低、產能過剩嚴重,利潤*低,紡紗環節相對稍好一點。現在做傳統的中低支純棉紗線基本也沒多大技術含量了,而且還受到東南亞和新疆紗的沖擊,行業利潤低,內部管理不好就容易虧錢,做差異化的品種利潤要好一些,附加值要高一些。 5、紡企下游訂單不足,產品庫存高企。今年尤其是8月份以來,下游訂單下滑,企業紗布庫存累積,目前紗布庫存仍偏高,尤其坯布庫存壓力較大;紗線價格降幅大于上游棉花降幅,目前訂單仍不足,貿易商也不敢存貨,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停產限產較多,有企業國慶節就曾放了兩周的假,目前很多中小企業也在準備放春節長假了。 6、企業棉花的庫存狀況不一,部分企業存在補庫需求,但采購仍然謹慎。調研的企業中多的能用到2019年3月份,少的20多天,目前補庫仍保持謹慎的態度。由于棉價的持續下跌,此前購買的國儲棉競爭優勢喪失,企業反映國儲棉出庫難、雜費多,到廠成本不低。此外由于內外棉價差縮小,進口棉競爭力缺乏,企業使用配額采購進口棉的積*性大降,配額也越來越不值錢了,以前滑準稅進口配額價格1000-2000元/噸,現在100-200都沒人要;1%關稅的配額往年2000-3000塊錢,今年可能1000不到。此外,保稅區庫存較高,貿易商信用證逐步到期,資金面壓力較大,實際成交讓利較多。 7、紡企對未來形勢持悲觀態度。企業多表示,對下游市場看不到希望,若中美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需求可能更不樂觀,若美國對中國紡織服裝加征關稅,很多訂單都會轉移至東南亞等紡織國,而中國一旦失去這個市場份額,就很難再搶回來。對棉花2019年的行情均表示看不清,心里沒譜。 3、行情展望 外盤方面,1、美棉出口需求持續疲軟,累計簽約出口量已經同比為負,出口簽約進度放緩。 牋牋牋牋 2、印度、巴基斯坦棉紗出口利潤為負,越南紗生產面臨虧損、出口不佳,東南亞國家對美棉采購需求預計階段性偏弱 牋牋牋牋 3、美豆、美玉米與美棉的比價偏低,ICE盤面77-80美分/磅的價格,19/20年度美棉種植面積預計會有少量增加;印度和巴西種棉花相對收益也較好,全球棉花種植面積預期增加,2019年上半年市場將更多關注種植面積(2月的展望論壇、3月的種植意向報告、5月的下年度產需預估、6月實播面積報告等),而在需求形勢堪憂的情況下,國際棉價上半年預計難有大的漲幅,向下的空間需關注中美談判情況及中國是否加大美棉的采購。 國內方面,1、國內新棉銷售不暢,新疆新棉銷售進度緩慢,部分企業反映現貨僅銷售三四成,軋花廠庫存壓力大,紛紛注冊成倉單,鄭棉價格上漲將面臨套保壓力,目前1-5價差拉到700以上,152 0173 3840合約面臨的套保壓力較大。 牋牋牋牋 2、目前已進入12月中旬,陳棉倉單還有5000余張,高升水倉單流出問題仍然存在。 牋牋牋牋 3、港口保稅區進口棉庫存高企,出貨難度大,很多貿易商信用證即將到期,資金面回籠壓力較大。 牋牋牋牋 4、下游紗布市場弱勢依舊,庫存偏高,訂單仍不足,年底資金面壓力大,紡織企業停產、限產較多,一些甚至已經開始放春節長假了,節前原料補庫采購謹慎;但也不是沒有需求,一些紡織廠庫存偏低,在價格合適時也會視機采購一些。 牋牋牋牋 5、政策面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往年這個時候收拋儲政策早就已經出了,但今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消息,市場傳言國儲將輪入進口棉、2019年3月是否拋儲也還不確定。 牋牋牋牋牋 6、中美90天談判結果不確定,產業大多預計不樂觀,但也有人認為90天能達成和解,或達成分步和解。 綜合來看,中國農歷春節前,鄭棉維持震蕩筑底的可能性較大,下方面臨著生產成本支撐,且一些紡企剛需補庫、逢低適量買入,下方空間預計已不大,但紡企謹慎,采購力量不強,產業上紡企紗布庫存、軋花廠棉花庫存、保稅區棉花庫存均較高,且臨近年底企業、貿易商面臨資金面壓力加大,再加上陳新倉單的問題、中美形勢及政策面的不確定性,鄭棉年前上漲難度大,年后需關注政策面的動態和中美談判結果,可能會出現“小陽春”行情,但在全球種植面積增長的預期下,預計上半年上漲的空間仍將有限。 4、調研內容 4.1、DAY 1:2018年12月10日,調研的**天 4.1.1、濱州某紡企A 1、企業情況:該企業既有紗廠也有布廠,紗廠為全氣流紡,紡紗車間全是新設備,共10臺,其中8臺純棉氣流紡,2臺混紡,基本保證無三絲,年產紗線6000噸。主要生產全棉、滌棉、棉滌高配針織機織6-24支氣流紡紗。生產的紗60%外售,40%自用織布。該企業布廠現有織機240臺,主要生產全棉類、滌棉類的提花、紗卡、帆布、府綢方格布、雙經雙緯布等服裝面料,年生產各種坯布1200萬米。 2、原料:主要采購地產棉、競拍國儲地產棉以及一部分精梳落棉等。目前原料庫存還有9月采購國儲地產棉2700多噸,因國儲庫出庫各種費用高,到廠價也達到14200-14300元/噸,而現在地產棉也就14500元/噸左右,且現在經銷商手中的國儲地產棉也降價銷售了,因此競拍的國儲棉成本優勢現在也很小了;庫存的精梳落棉成本在14000左右;近期也采購了一部分地產新花,指標在雙27以上,強力27.5-28之間,到廠價14200-14300元/噸。目前庫存量共有1千噸左右的棉花,基本2個月的用量,不急于采購。 3、產品:紗線、坯布庫存比較大,紗線庫存在一個月左右,布庫存在一個半月至二個月,正常情況,一個月以內或者20天以內算比較正常的,目前產品庫存偏高,紗要好一些,布的問題較大。企業負責人反映,21支氣流紡紗線從19000-19200元/噸降至18000左右,降了1000多元/噸,而棉花才降價500元/噸左右,近期紗線開始虧損,大概虧300-500元/噸;布的情況更糟,目前銷售非常差,一般春節之前貿易商都會有存貨的,但是現在貿易商不敢存貨,下游訂單少,且多為小批量。布的銷售常年有賬期,老客戶為主,回款慢。國慶節的時候因為庫存偏高,曾經放假兩個周,本周計劃限產,縮布三分之一的產量。紗的問題相對好一些,春節計劃徹底停產,要根據實際情況主動來調整產量。目前市場需求不行,訂單都開始往東南亞轉移,高端紗線稍好些。 該企業不生產純粘膠紗主要是因為新疆的純粘膠紗線優勢比較多,電費低,且有各種補貼,價格非常低,內地競爭不過。純棉紗價格1萬出頭的低端紗線也還能做,但是印度紗線對于國內市場沖擊非常大,浙江蒼南、溫州人去印度開廠的比較多。 4、資金面:雖然目前行業內整體企業資金壓力都很大,但該企業資金壓力不大。企業買棉花滌綸原料用現款,但是紗線、坯布銷售都是賒欠款。除了原料采購成本以外,企業的固定的費用比較少,比如說廠房、地是企業自有,目前有土地稅一平方12元,電費的話是6毛6到6毛7,選擇避峰生產。企業職工主要以周邊村民為主,年齡偏大(40歲以上),流動性也比較大,目前是八小時工作制工資是4000多,不繳納社保。該企業是當初政府招商引資過來的,目前銀行貸款大概有300到500萬左右,且隨時可貸,利息也很低,不超過4.8%,資金流還不錯。 5、對明年行業前景預期: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很不樂觀,看不到賺錢的希望。 4.1.2、濱州某國有大型紡企B 1、企業情況:屬于國有企業,企業產業涉及紡紗、印染(主業)、服裝等環節,無織布環節。目前紗廠有職工260人,全廠5600人,企業用工緊張,常年缺口600人左右。紗廠產能5萬錠(之前是按12萬錠建的,紡織設備折舊高),量比較少,不外銷,都是自用,主要紡40支紗線,把質量控制好,少出降等品。如果生產的紗線不夠用,企業還會進口紗線;布的話是定制化生產,找其他工廠代加工,也采購布;服裝面料上有粘膠和化纖混紡的,也有全棉的。生產的服裝面料主要出口美國,中美貿易爭端對企業銷售暫時影響不大,家紡產品直接出口美國。該企業印染布的下游主要是工裝(時裝只占一小部分),以醫療,學生服為主,一般是出口至別的國家加工廠加工成服裝,再出口到美國,而這些加工廠一般都是美國客戶指定的,結算方式主要是信用證結算。 2、原料:主要采購進口棉,包括印度,巴西、西非等地的棉花,印度棉含雜且回潮太大,性價比低,能避開盡量避開。以前有采購國儲地產棉,但受傷很大,現在已經不感興趣,今年出庫等一些雜費算下來得加800元/噸,這樣到廠成本也不低了。目前棉花庫存比較高,可以用到明年3月份,多為8-9月份采購,買了半年的用量,10月份也有采購一些。進口有棉花配額6000到7000噸。價格方面,棉花價格在15000以下到廠可以接受,印度棉*近采購價格是14100。企業主要生產40支以下的紗線銷往非洲,所以不用質量非常好的棉花,很少用新疆棉。 3、生產:該企業基本都是按訂單生產,以銷定產,沒有庫存。今年紗線的利潤比較高,凈利潤能到1000元/噸(扣除折舊費后),主要依賴廉價的原料以及訂單式的生產。目前服裝面料銷售訂單還可以,但家紡的訂單從三月就開始不好了,一直到現在也沒有起色。印染環節利潤比較好,該企業污水處理費用一噸十元左右,雖然比以前的6-8元有所增加,但是這個費用在業內算比較低的,目前業內大部分的都在11元/噸及以上。 該企業的接貨訂單是一年一談(國外大買家),因此12月份就要開始談2019年的貨單了。對企業來講的話,原材料麻、天絲棉、莫代爾漲太多,這種簽訂單方式對企業不利,但是*近的人民幣持續貶值,反而出口是利好了,這對沖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4、對中美貿易爭端的看法:該企業表示,希望能盡早有個結果,遲遲不落地,導致大家都比較觀望,下游客戶也不敢下訂單,他們生產也很謹慎。就算美國決定對中國紡織服裝加關稅,出口方面可能還是會找到一些其他非正規的途徑來解決,就怕一直懸而不決。 5、資金面:目前企業資金流還好,賬上還有6-7億元,資金沒問題,訂單目前尚可,但若美國后面繼續對2760億商品加征關稅的話,就不好說了。 6、對行業形勢看法:目前行業內織造環節比較差,該企業認為主要是因為織造門檻比較低,布產能過剩,目前很多布廠普遍開四停三、開五停二,部分布廠已經陸陸續續開始放長假了;紗廠門檻要高一些,情況還稍微好一些,但今年比去年差。目前市場外需很多都往外轉了,印度對中國的家紡市場是*大的威脅,印度、巴基斯坦他們的設備也比較好,基本上都是歐洲的先進設備,人工工資比較低,雖然*近也漲到了2000塊錢的工資還是比中國的有優勢。目前該企業也有計劃去越南建廠,但是越南環保現在管得嚴了,所以印染廠還在走流程。 目前南通三棉已經賣給大通集團,聽說華潤準備退出紡織市場,濰坊華潤、臨清華潤、正定華潤目前基本上人都很少了,可能關的比較晚的是聊城華潤、濱州華潤二棉,因為他們現在還有盈利。聽說 7、未來展望:該企業稱,下游市場看不到希望,認為2019年棉花現貨價格(新疆棉)在15000以下比較合理,因印度棉不到14100,新疆棉高個1000元/噸,國內紡企能接受,再高就有難度了。若中美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需求可能更不樂觀,若美國對中國紡織服裝加征關稅,很多訂單都會轉移至東南亞等紡織國,而中國一旦失去這個市場份額,就很難再搶回來。 4.2、DAY 2:2018年12月112日,調研的第二天 4.2.1、聊城某中型紡織企業C 1、企業情況:該企業專門生產紗線,緊密環錠紡、緊密賽絡紡,以生產純棉為主,也有添了彩棉、粘膠、莫代爾的混紡(占比少,不到5萬錠),總產能不到15萬錠,共四個車間,該企業紗產能**能產40多噸。該廠銷售團隊比較強,在廣東、蕭山、南昌、青島、廣東、江陰等都有辦事處,每個辦事處都有銷售任務的。 2、原料:全是新疆棉,目前庫存中新棉占80%,陳棉占20%,差一年差半級;也拍國儲棉。五年前有進口,現在不用進口棉,因進口與國產價格差不太多,質量上進口也沒多大保障。目前棉花庫存不到3個月用量,春節前供應沒有問題,春節后一個月內就得開始買了。 3、產品:現在純棉紗庫存不小,市場行情這段時間很不穩定,一個多月的庫存;混紡紗的庫存要少一些,主要是該廠混紡產量少。 4、生產管理:直接與發電廠簽的合同,繳費還是交到電局,錯峰生產,前紡夜班開得多,6毛五一度左右。工人工資3500元/月,社保交了部分,明年要全部交。 4.2.2、聊城冠縣某中型紡織企業D 1、企業情況:該企業以前是國有企業,1999年后成為民營企業。有兩個廠區,紗產能80萬錠,以32支、40支的精梳環錠紡為主,設備是按生產40支的水平來配置的,全部為純棉紗,無混紡紗,有固定的客戶。按訂單生產的不多,大路貨比較多。產品都是內銷,款到發貨,資金回流快;前幾年出口,這兩年核算下利潤差不多,就內銷,國內市場也很大,有些品種供不應求,出口環節比較麻煩,押的款比較多。還是看利潤而定,出口效益好就出口,內銷效益好就內銷。這幾年新疆那邊扶持紡織力度大,對該企業紗線銷售有些影響。500臺噴氣織布機,2016年上的設備,該企業所有織布都用自己的紗,基本不外購,以家紡的為主,基本占到4/5。 2、原料:一部分進口棉(澳棉用得多),有幾千噸的配額,有滑準稅配額時多一些,常年采購新疆棉,現在原料庫存仍以國儲棉為主,采點高檔的新疆棉、澳棉作配棉。目前總棉花庫存4000多噸,可以用一個多月。 3、產品:目前紗線庫存200多噸,基本沒什么庫存;布庫存兩百來萬米,高于該企業以前70-80萬米的水平;紗線生產利潤還可以,至少不虧錢,有些品種供不應求。中美貿易爭端對該廠訂單目前影響不大。該企業普梳40支、32支紗線售價分別在25900-26000和24300元/噸左右,性價比比較高,用的原料也比較好,都是用的雙28以上的棉花。現在做傳統的30-40-50-60支純棉紗線基本也沒多大技術含量了,行業利潤低,內部管理不好就容易虧錢,做差異化的品種利潤要好一些,附加值要高一些。 坯布方面,今年床品銷量不錯,主要發往南通、濰坊、廣東,中偏高檔。布的訂單主要是40天的訂單,超過40天的訂單做的比較少,目前生產效益還可以,但比前段時間要差一些。 4、展望:該企業領導認為棉花不好漲,至少19年上半年是漲不了不太多,中美貿易爭端的事件影響,棉花行情不確定性大,看不清后市。 4.3、DAY 3:2018年12月12日,調研的第三天 4.3.1、濟寧某大型紡織服裝集團E座談會 1、紡織服裝集團E:以純棉產品為主,*低是40支,精梳為主,普40現在報25000-25500;織機目前開得比較少,新疆那邊有三四百臺,錦州那邊還有一百來臺,主要做家紡的白坯,還有服裝面料。現在公司坯布做的少,主要產品在色織面料。目前棉花庫存20-30天,不多。現在新疆兵團還是報15800加質量升貼水,這個價格是很高了,新疆地方報15200-15300,但沒有主體級,公司不一定能用得上。資金流偏緊,主要是因為這兩年紗產能擴張太快,目前已經到200萬錠左右產能。 2、某綜合型投資管理集團F旗下的物產公司的發言: (1)該物產公司農產品部棉花棉紗負責人表示,之前買了不少老倉單,現在一直在點價賣。9月份在期貨1809上接的倉單,從倉單情況上看確實升水都非常高,以1200的升水為主,50多張倉單有30多張是1200左右升水的倉單,6-7張是地產棉,接的全是鹽城庫的倉單,是交易所隨機抽取匹配的,出現的情況就是二檢的數據比一檢的數據要好很多,升水溢價更高了,因此期貨可能會維持在比較低的位置。**波14800開始反彈到15200時,詢價增多,點價賣了部分升水低一點的倉單;后來到14500左右時,1100-1200升水的倉單又賣了部分。現在對買倉單的客戶來說,再可挑選的空間已經不大了,而交易所還有6000多張,20多萬噸的陳棉倉單量。比如和田的手摘棉,強力只有26左右,長度27-28,顏色級是21,這樣的棉花品質升水*高有到1900,本來和田的棉花就比別地方棉花賣得要便宜一些,從可紡性——強力、長度指標都不是很好,但它這個升水這么高,這樣的倉單,即使期貨到14500也是賣不出去的,該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手里剩的幾個批次都是這樣的,現貨上賣是很難賣掉的,只能把它拋回到1901上。 (2)現貨市場上,可紡性比較好的,北疆的機采雙29、雙28基本上不會到期貨市場上去交割,交割的都是對紡企來說性價比不好的,但作為交割來說,卻是性價比高的,主要是顏色級升水比較多,尤其是南疆的手摘棉,顏色級升水很高,本來紡企就對南疆手摘棉三絲擔憂比較多,但花了這個高的升水卻只是買了它的顏色級,紡企是比較不接受這一點的。所以只能是把盤面價格往下打一打,這些高升水陳棉倉單才能流出去。 (3)進口棉方面,以青島港為例,現在澳棉、巴西棉、西非棉為主,少量的印度棉,量*大的是澳棉和巴西棉,保稅庫目前的情況是有貨進來,但沒有地方放,現在還堆積著大量的澳棉和巴西棉,庫存比較高,小貿易商虧損比較嚴重,到底什么時候拋貨,取決于其信用證什么時候到期,12月中下旬很多信用證要到期,巴西棉早的10月份開始裝船,一般是90天信用證,澳棉很多都已經到期了,雖然到期可以再找另外一家開證公司兌開,但這個費用是非常高的,而且現在開證公司對保稅現貨再次開證很多都不開,因此現在很多貿易商開始對外拋棉回籠資金以兌付開證公司的款項,澳棉現在降價很多,信用證到期后超3個月,開證公司罰息會很高,基本上要受到月息1%。從內外棉差價看已經不大,滑準稅配額沒有優勢,接貨也少了,所以港口進口棉價格降價壓力就大了。滑準稅2月份到期,估計用不完的,目前中國新棉、倉單棉、進口棉這三者中性價比*高的是陳棉倉單棉,也是現在賣得*好的,新疆新棉賣不動。 (4)外盤托底的主要是印度MSP,目前遠期貨賣到84-85左右,這個價格還遠遠沒到印度MSP收購價,盧比貶值也比較厲害,按照盧比目前匯率,折算印度托底價是在79左右,現在盤面價格可能還要往下4美分左右,印度才能啟動MSP收購。 (5)中儲棉據說是買了些外棉,但是以公司的商業行為在買的,不是國家行為。傳聞國儲可能要收儲。 3、沛縣某小型混紡企業:混紡訂單還可以,比純棉訂單要穩一些。 4、紹興某貿易公司:進口紗氣流紡價格比較低,港口進口紗甩貨很厲害,主要是新疆低支紗沖擊了國內低支紗市場 4.3.2、濟寧某知名紡企G 1、企業情況:紗線產能20萬錠,其中一小部分(5萬錠)為緊密賽絡混紡,目前報價13700,40-50支為主;主要是做純棉紗,60-80支居多,去年生產80支純棉紗多,今年因80支滯銷,降到60支(多數為緊密賽絡紡)。純棉紗40支的也有,以機織為主,也有50支的。有氣流紡,生產12支粗支紗,原料是精梳落棉,主要用于手套、毛巾。此外,該企業擁有國內*先進的智能化車間,萬錠用工不到20個人,包含維護清掃等人員,企業為該智能化設備一共投資2億元,政府獎勵2000萬,被政府列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標桿企業。 2、原料:主要是新疆機采棉(雙29以上,質量要求比較高),一部分魯西南的地產棉,一部分進口棉(主要是巴西進口棉)。現在內外棉價格差不太多,進口棉采得少。目前棉花庫存不到一個月。 3、產品:紗線基本按訂單生產,有長期適用的客戶,一般比較穩定,大路貨少。棉紗都是內銷,棉紗20多天庫存,屬于正常水平。下游需求總體都差,棉紗降價幅度比棉花大,明年形勢特別不明朗。該企業生產電價0.64-0.65元/度。 4、企業壓力:該企業今年現金流情況還可以,但企業負責人表示,整個行業內紡企資金壓力普遍大,紡織企業在銀行貸款排名第四類,**類是央企,第二類是國有企業,第三類是煤炭電力,第四類才是紡企。對紡企的貸款有很多霸王條款,資金成本偏高。另外,繳社保對紡企也增加了很大一部分壓力,目前民營企業這么困難,中央也是看到了,指出不搞一刀切,社保這個問題估計會循序漸進來解決,先繳部分社保;另外,職工自己其實也不想繳納個人那部分,現在職工年紀都比較大了,大多都40歲以上,交不夠年限,就領不到養老保險。 5、未來形勢展望:該企業領導表示,對后期行情看不懂,心理沒譜。認為現在屬于冬藏蟄伏階段,堅持、活著就好。舉例稱, 6、應對明年不樂觀的形勢的舉措:運用期貨避險工具,嘗試使用套期保值;另外,采購時利用期貨點價方式,在價格比較低的時候提前鎖定一部分資源;再就是考慮使用期權避險。根據需求隨用隨買,不留太大的庫存。雖然企業有很多老客戶,但這個行業客戶的粘性不是很大,紗線可替代性特別強,質量差不多的時候,價格決定客戶的去留,空間*多200元/噸,超過200,客戶肯定就選擇別家了。 4.4、DAY 4:2018年12月13日,調研的第四天 4.4.1、泰安某大型紡織服裝集團H 1、企業情況:該集團是一家集紡紗、織布、服裝、進出口貿易、跨國生產經營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產能50萬紗錠、10000頭氣流紡、20臺織機、35000套縫制設備。據悉,該企業今年增加了10萬錠紗線產能,但銷售不佳,停了一個濟南保稅區的一個廠;此外,該公司在馬來西亞的一個紗廠,虧損較大。此馬來西亞廠220萬噸/年的產能,主要做32、40支紗的居多。 2、原料:采購國儲棉、濟寧地產棉、新疆棉,還有少量外棉,一般要求無三絲的美棉、澳棉,今年中美貿易戰對原料采購沒什么影響,沒有采購進口棉,進口棉價格沒有優勢,以前進口配額價格1000-2000元/噸,現在100-200都沒人要。目前庫存一個半月左右,平時會隨時補充庫存,其中新疆棉有上限,不超過15天,這列入公司考核標準。一般春節期間,企業應補充庫存至用到正月十五。 拍儲的新疆棉價格16000多,主要是挑選其中質量好的,質量指標要求嚴格:長度29以上,強力29.5以上,整齊度83.5,B2的馬值;機采新疆棉要求雙30以上,雜質小于3%,含雜超過的也不要。但拍儲選擇庫點很重要,有的庫出庫難度大、亂收費,這種庫存必須規避。 3、產品:主要是訂單式生產,棉、麻、毛、絲、羊絨產品都做,除了棉花,其他原料都是通過自己的招標網站招標。既生產有純棉紗,又有混紡紗,多品種經營。紗線月產9000噸,其中該企業的牛仔布廠要用600-700噸,其余的外銷。目前棉紗庫存15天左右,不高。現在訂單情況都不太好。 4、資金面:該企業今年資金面沒有問題。 5、對未來預期:認為中美貿易摩擦不可能緩解,估計明年行業形勢夠嗆,棉花期貨預計還得跌,需關注是否收放儲。業界傳聞,12月12日中儲棉領導開會,計劃輪入進口棉100萬噸左右。預計2019年3月左右還是會繼續輪出庫存儲備棉,質量堪憂,數量不確定。(來源:東證衍生品研究院 作者:方慧玲)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