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市場價格超過機構預期95% 置信區間下軌,系統性風險爆發 對路透11月3日發布42家機構Brent油價2018年4Q預測及12月3日發布32家機構Brent油價2018年4Q預測進行統計觀察,顯示如下統計特征: 圖一:11月3日42家機構Brent油價2018年4Q預測價格分布 圖二:12月3日32家機構Brent油價2018年4Q預測價格分布 如圖一、圖二所示,12月3日32家機構發布的Brent油價2018年4Q預期較11月3日發布Brent油價預期發生如下變化(見表一): 1、均值下移:即由79.99美元下跌至74.77美元; 2、標準差拉大:即由2.89美元拉大到5.26美元; 3、95%的置信區間擴大:即由74.33-85.56美元擴大到64.46-85.08美元。 解讀:機構對油價的看法分歧加大且相對悲觀,但遠高于市場價格水平。說明供需不平衡導致預期價格回落,且市場風險增加,但遠不至于如市場實際價格悲觀。12月3日brent原油61.85美元的價格仍低于12月3日發布Brent油價95%置信區間的左側界限,顯示*端小概率風險事件已發生,筆者認為造成系統性風險的核心風險因子有兩個:一是全球石油供需增速錯配,形成供過于求的局面是油價下跌的原動力;特朗普以美國利益出發,利用政治、軍事、經濟等手段干預OPEC國家石油政策,唱空油價是油價下跌的核心推動力,在兩種力量的聯合作用下,Brent油價從80美元上方一口氣跌破60美元。 OPEC+達成減產協議,油價下跌原動力消失殆盡 1.供需差異導致供過于求是均衡價格回落的原動力 如表二路透數據顯示,受供給增速大于需求增速影響,自2018年3Q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持續到2019年底。其中,供需差異如表三所示: 如表三所示,供大于需開始于2018年3季度的18萬桶/天,2018年4季度為69萬桶/天,2019年1季度為78萬桶/天,2019年2季度為118萬桶/天,2019年3季度為20萬桶/天,2019年4季度為34萬桶/天。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放緩,非OPEC原油供給增長過快,導致供需增速錯配,推動了供需均衡價格下移,是造成價格。 下跌的根本原動力。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作為原油市場*具產出成本優勢的OPEC,其產量在全球原油供給的占比卻自2017年4Q開始下降到39.89%,到2018年3Q又下降到38.6%,至2019年4Q還將下降至37.69%,充分說明非OPEC石油供給增長相對過快是供給端過剩的主要提供者。 可見,OPEC減產行為恰恰證明該組織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擔當與責任。從上面供需差異數據看,只要減產幅度大于118萬桶/天,就將有效地遏制住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在OPEC+減產的談判中,必將存在著以美國、俄羅斯為代表的非OPEC產油國與其他OPEC、非OPEC產油國市場份額的重新劃分。 2.OPEC+達成120萬桶/天的減產協議是價格中期上漲原動力 OPEC+減產120萬桶/天自2019年1月至6月,其中OPEC減產80萬桶/天,非OPEC減產40萬桶/天。據此調減供給數據,則全球石油供需增速錯配的矛盾,將徹底瓦解。如表*所示: 如表*所示,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減產120萬桶/天,將實現2019年1季度供應缺口43萬桶/天,2019年2季度供應缺口2萬桶/天,從2019年3季度開始供給過剩-2萬桶/天,2019年4季度供給過剩-34萬桶/天。 可見,減產120萬桶/天,將有效消除供給2019年上半年過剩的下跌原動力,相反還切換為供給不足的上漲原動力,必將推動原油均衡價格向上回歸。 原油開采成本重回成本區間客觀上,形成了原油價格底部支撐 如圖三所示: 1、橫軸:Brent原油各產油區的市場份額; 2、縱軸:Brent原油各產油國開采的平均盈虧平衡點。 3、Brent原油各產油區盈虧平衡點及其份額(表五): 如表五所示,根據不同產地類型的石油產量權重和開采成本,可算出全球平均開采成本(μ)為46.11美元/桶,標準差(δ)15.25。其中中東地區為27美元/桶,剔除中東地區后平均成本為50.88美元/桶。 當Brent原油價格跌破60美元甚至更低時,將導致全球石油開采勘探行業的市場價格已經或逐步瀕臨各自的勘探成本線,特別是OPEC和非OPEC中一些成本不具優勢的產油國短期就將面臨被動減產。 這種下跌趨勢預期,一方面導致不具備成本優勢的產油國被動減產,并縮減2019年原油勘探的投資預算,有可能出現2019年原油供給不足;另一方面也將縮減以自然年為財年度的石油生產國縮減2019年石油勘探投資預算。這種小產油國的不確定性減產和2019年石油產量投資不足,將顯著提升潛在斷供的預期,促使Brent油價受到實質性的客觀支撐,形成價格底部。因此Brent原油在60美元以下喪失下跌慣性。 特朗普唱空原油的動因,是促成聯儲推遲加息 眾所周知,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今年10月份以來的言論鼓吹油價過高,并認為美聯儲不應該加息。 1.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制定背景 從之前的預期看,聯儲原本是要今年的12月議息會議上再次加息,同時預計2019年將加息3次。但國際油價暴跌后,以及12月7日公布的美國11月非農數據顯示,聯儲在12月將有可能推遲加息。 眾所周知,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是防御通脹和促進 2.油價暴跌后,美國通脹水平有效回落 圖四所示,美國一年期通脹率11月份發布值為2.5%,預期2.5%,前值2.3%,低于3%預期通脹率,但高于2%的長期通脹率目標。 其中CPI在10月份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為2.5%。圖五顯示10月CPI增長主要來自能源價格貢獻。 因此如表六所示,10月份Brent原油全月均價80.63美元/桶,同比增長39.9%,WTI原油全月均價70.76美元/桶,同比增長37%;11月Brent原油全月均價65.95美元/桶,同比增長4.9%,環比下降18.2%,11月WTI原油全月均價56.69美元/桶,同比增長3.1%,環比下降19.88%。 在價格傳導機制作用下12月公布的11月CPI同比漲幅預計將回落約0.2%至0.03%。同時在2017年10月低基數作用下,2018年10月Brent同比上漲40%,影響2018年11月公布10月CPI同比上漲約0.24%;而2018年11月Brent同比上漲僅5%,預計將影響12月公布11月CPI同比上漲約0.03%,且同比將大幅下降。 足見,美國通過打壓11月的國際原油價格,成功使11月的Brent原油的全月均價低于66美元/桶,進而有效傳導美國國家統計局將于12月14日公布的11月CPI數據,加之,美國12月7日非農數據將拖累美國經濟產出預期,都將有效作用到2018年12月17-18日召開的聯儲議息會議,促使聯儲做出不加息的決定。 另外,即便12月Brent原油價格在從當前價格反彈至11月初的72美元/桶,Brent原油的12月全月均價也依然低于66美元/桶,這種結果依然可繼續壓制2019年1月公布的2018年12月的CPI,并影響2019年1月的美聯儲會議的言論,實現美元穩健平緩升值和美元資金成本的下降,促進美國及全球經濟持續繁榮,沖抵中美貿易戰的不利影響。 因此,為了實現2018年12月不加息并深遠影響2019年美國通脹預期的目的已經達到,特朗普總統繼續唱空國際油價顯然已是偽命題。也就是說,12月份國際油價大幅反彈也將不會干擾到美國的核心利益。相信伴隨著國際原油下跌推動力的徹底瓦解,以及美聯儲不加息政策的落地,國際油價反轉走高也將順理成章。 WTI原油價格回歸的量化方程 對8月6日至12月5日WTI每日價格與其時間序列項(滯后1天、2天、3天、4天、5天的價格)以及啞變量(是否為周三EIA庫存數據增加)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到方程:Y=-0.7089+0.8448X1+0.2417X2-0.0642X3–0.0828X4+0.0703 X5–1.0941X6;用下列變量對Y的趨勢性、周期性進行預測描述,見下表: 方程解釋力度96.94%、方差分析F檢驗通過,系數分析T檢驗斜率項b1、b6通過,因此方程可靠,見下表: Brent原油價格預測 預計Brent原油將在2019年1月底前重回70美元上方。(撲克投資家)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