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牋 12月1日至2日,全國化纖紡織行業節能減排與水環境綜合治理“新工藝、新技術、新模式”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生態環境部、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浙江華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與會專家、企業代表就我國化纖紡織行業節水節電、污染治理、產業升級等話題展開研討,特別是重點關注化纖紡織行業印染的節水問題,為化纖紡織行業的綠色發展出謀劃策。 據了解,我國紡織化纖產業染色工藝是*大的污染源。傳統化纖后染色工藝生產每噸需消耗152 0173 3840噸水、8300度電、130公斤染輔料,不僅污染嚴重,而且價格高,成為高污染、高消耗的行業。據生態環境部統計,我國印染行業排放廢水總量位于全國制造業排放總量的前5名,印染業的單位產品耗水量大約是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每噸產品取水量250噸以上,產生污水232.5噸,水的重復利用率僅為7%。目前,我國化纖年產量大約5000萬噸,其中只有10%是原液著色使用色母粒,80%仍為傳統印染或其它染色方式處理。 節能減排、污染治理是我國上下關心的主題。在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要求下,需要有責任心的企業積*參與到節能減排、低碳環保行動中來。作為全國節能減排領軍企業的浙江華欣集團,從2003年進入化纖紡織行業以來,累積投入20億元巨資通過對傳統化纖產品進行工藝技術創新,創造了一套用原液著色技術,被著色體在熔融狀態下注入著色劑(色粉、色漿、色母粒等)進行著色,直接生產各種顏色的彩色化纖絲,改變原來纖維或面料上色需要進行印染和后加工整理的傳統方式,省去了染前處理、高溫高壓染色及染后處理等高耗能、高排放的工序,把過去由3家企業完成的傳統生產流程,縮減成1家企業單獨完成的新工藝流程。 按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提供數據和國家發改委的公告,以化纖紡織產業鏈比較計算,采用原液著色技術,生產每噸產品可節水152 0173 3840噸、節電8300度、節省化工染輔料130公斤。以華欣集團自投產以來累計生產500萬噸產品計算,節電,節省耗電500億度;節水,減少污水排放近10億噸;環保,節省化工染輔料超過50萬噸,實現了一個高能耗高污染紡織化纖印染行業向低能耗零排放轉變,一個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向低能耗零排放的轉變。 針對化纖紡織行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研究員程會強表示,原液著色新工藝替代高耗高污染的染色工藝技術模式是綠色化的重要體現,對從源頭上控制、減少污染源,實現污染的科學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華欣集團通過原液著色技術只需要7.5公斤顏料粉替代了后染色需要130公斤的化工染輔料,在生產加工中不消耗一滴水,從源頭上找到了控制污染源的方式,為國家找到了真正治理污染源的新路徑。 由(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市場雜志社主辦的此次研討會非常及時必要。原液著色技術具有不用水、排污少、能耗低的優勢,是化纖紡織行業環保轉型升級的一次革命。華欣集團實現從傳統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向低能耗、“零”排放轉變的新模式。這一模式是傳統行業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升級典范,可作為國家推行綠色GDP考核的依據。環境生態部專家肖根旺這樣認為。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曲睿晶表示,通過原液著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國家無需強制關停那些嚴重污染環境的化工廠、印染廠,通過市場自然調節的方式可將他們淘汰出局,這符合《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推廣綠色技術,符合我國倡導的可持續發展要求。 今年10月12日,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聶衛國帶隊10余人專門調研華欣集團的節水節能新模式。水利部河長辦副主任、河湖管理司副巡視員劉六宴調研后認為,原液著色技術不僅在生產環節中不消耗一滴水,更重要的是,不用再花費巨資去治理印染后排放河湖中的污水,這對我國河湖治理提供了一種新嘗試。(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