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10月中旬,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評選的中國紡織服裝改革開放40年標志性事件對外發布,儀征化纖兩事件“江蘇儀征化纖一期工程發行外債建大企業”、“年產1.5萬噸大型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研制成功”同時入選。 改革開放初期,物資還很匱乏,解決中國10多億人的吃飯穿衣問題仍然十分迫切。152 0173 3840年6月,輕工業部提出了在國民經濟“五五”計劃期間,擴建上海金山二期工程和再建一個特大型化纖企業的發展目標。經過國務院批準,儀征化纖列入國家22個重點引進項目之一,決策運作53萬噸產能的儀征化纖項目,這是一個相當于當時全國化纖產能的項目,是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的穿衣問題、緩解國內化纖的供求矛盾、改變中國化纖工業落后面貌的戰略性措施。之后,受國家財力所限,儀征化纖工程被迫緩建。 為了救活儀征化纖項目,儀征化纖建設者敢為人先,大膽創新,運用國家撥款和國外貸款共同經營滌綸一廠。中信公司在日本金融市場發行100億日元債券,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次在國外發行債券,在國際上反應強烈。**筆外債,為儀征化纖籌集到可貴的**期資金。儀征化纖成為中國**家負債經營的大型企業。這種獨特的投資建設方式,被人們稱之為“儀征模式”,開創了國有企業“借債建廠、負債經營”的先河。 儀征化纖一期工程共有16條年產1.5萬噸的紡絲生產線。整體采用的是日本東洋紡的技術。為了降低引進投資,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儀征化纖只整體引進了2條生產線,其余14條線采用技貿合作的方式,引進了國外技術圖紙,由國內生產廠商制造設備,協作攻關。 為了完成國家確定的這一重大攻關項目,儀征化纖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全力予以支持,并在攻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1982年8月轉換引進圖紙,到1985年7月**條國產紡絲線投料成功,僅用了3年時間就完成了攻關任務。1986年4月,年產1.5萬噸滌綸短纖維攻關項目通過了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國家經委、紡織部聯合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由此,我國進入了用國產大型、成套化纖設備裝備化纖工業的新時期。1987年12月25日,國家重大裝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全國重大裝備表彰大會,儀征化纖年產1.5萬噸滌綸短纖維攻關項目獲國家重大裝備辦公室頒發的嘉獎令。這一套長國人志氣的重大裝備的研制成功和其后的持續發展,*大地鼓舞了我國紡織工業堅持自主創新,瞄準國際先進技術,加快化纖設備國產化的信心。(中國石化新聞網)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