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10月14日,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棉紡織大會暨第五屆第四次理事擴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以“質量變革、提升效率、動能轉化”為主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在致辭中分析了棉紡織行業的現狀及面臨的挑戰。她表示,棉紡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時期,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設備向著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勞動環境有很大改善,紗線品種愈加豐富,但同時也應正視面臨的挑戰,如產品市場受擠壓。今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棉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9%,利潤同比下降1.7%;設備發展水平差異大,自動化成本高;中美貿易摩擦對紡企經營信心的影響等。 一直以來,棉花和化纖關系緊密,兩者存在著替代和競爭的關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在主題報告中做了具體分析。他表示,過去收儲導致中國內外棉價差擴大,而粘膠短纖保持了相對平穩合理的價格走勢,對消化內外棉價差起到非常積*的作用,維持了中國棉紡產業原料市場的平衡。2017年,我國非棉纖維用量總量達到1270萬噸。 端小平認為,從過去10年看化纖與棉花的競爭,雖然化纖占據了一定優勢,但基本是良性的,競爭促進了各自產業的技術進步。未來化纖、棉花會和平共處,占據各自市場,但增量主要靠化纖。我國將會進一步放開棉花的進口,增加配額數量。國家輪入輪出制度將會在適當時機啟動(國儲棉儲備到還有250萬噸左右),具體操作將更加市場化。 關于美棉加征關稅的影響,端小平表示,我國進口美棉數量占比**,2017年占比超過40%。加征25%關稅后將大幅增加用棉成本,棉紡企業一方面將尋找其他進口源代替美棉,無污染的澳棉和巴西棉比較可能取代美棉,印度棉為次選,另一方面將調整產品結構,加大非棉纖維應用開發,這對非棉纖維來說是一次意外的機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會長徐迎新分享了中美貿易戰對紡織行業的影響和應對措施。他表示,中美貿易不只是貿易戰,而是更深層次的改革戰、戰略站。建議政策有:建議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妥善處理中美貿易摩擦。穩定人民幣匯率。開拓多元銷售市場。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企業則要積*進行資源整和和全球資源配置,在產品研發上下功夫。 關于企業所關心的棉花配額問題,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商品平衡二處處長尹堅在會上強調,要做好棉花配額工作,企業誠信申報是基礎,在初次申報中,許多中小企業虛報產能、用棉量的問題突出。尹堅還表示,棉花進口管理要以服務于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原則,要考慮上下游的關系,既可以滿足企業用棉需求,降低用棉成本,增強紡企競爭力,也要保障新疆棉農的利益。未來棉花進口管理的方案會減少政府干預,把自主權交給企業,發改委會盡快形成合理方案,提早出臺方案。 紡織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趙明霞從紡織服裝產業經濟走向角度出發進行了分析。數據表明,我國紡織行業經濟增長速度穩中趨緩,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效益持續中低速增長,紡織行業運行質效情況穩定,產業鏈結構優化,紡織品服裝內銷持續增長,內需市場消費升級特征顯現??傮w來講,外部環境變數增多,運行壓力有所增加,企業競爭力發揮決定性作用。 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倫進在會上介紹了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