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這兩年,伴隨著行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行業企業在這期間雖經歷了各種調整之困,轉型之難,但人們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明顯感受到行業質效提升的良好狀態。當然,這樣的狀態仍在繼續,行業企業還要持續面對諸如市場變化快、技術創新難、質量提升乏力以及用工短缺等方面的問題,如何整合更多有價值的創新技術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撐?裝備技術作為其中重要一環一直在為紡企擺脫這些困難而努力。 6月7日,由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中國紡織機械協會主辦,卓郎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立達紡織儀器(上海)有限公司、鄭州宏大新型紡機有限責任公司、青島環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昊昌精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浩銘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市蘭翔膠業有限公司等公司協辦的以“智能創新、高質提效”為主題的“2018棉紡設備技術升級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王樹田、中棉行協副會長葉戩春、中國紡機協會副會長顧平等行業領導出席會議。來自紡織、紡機企業以及相關科研院所的代表逾400人到會,圍繞新品研發、自動化生產、品質提升等行業熱點話題展開交流和討論。上午會議由中國紡織紀協會副會長顧平主持,下午會議由中棉行協副秘書長景慎全主持。 王樹田在大會致辭表示,這兩年中國紡織機械協會與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聯手舉辦棉紡設備技術升級研討會得到了行業企業的積*響應,贏得了良好的企業評價。這兩年,兩協會就該會議的舉辦,一直在努力攜手融合更多資源來推動這一會議的高質量舉行,今年的會議雙方也從年初就著手準備,希望讓更多的與會企業能夠從這個會議上得到更多資源和信息,有效推進產需合作與交流。 作為此次會議的協辦單位,卓郎SPI中國區銷售與服務總監Thomas Kneissl對于兩大協會攜手組織這樣的行業會議表示贊賞。發言中他對卓郎的業務板塊進行了簡要介紹,并表示,卓郎多年來一直在參與中國紡織產業的發展,在多個產業板塊推動行業企業發展,此次大會參觀的岱銀集團也是卓郎的用戶企業,有卓郎先進的設備,希望與會代表大家能夠到現場感受卓郎優秀解決方案的魅力。 高勇在大會發言中圍繞當前紡織工業總體發展形勢,就2018年以來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一帶一路”產業情況、新疆產業政策以及中美貿易等方面的現狀等進行了分析。 據介紹,2018年以來,行業延續了2017年平穩略增的發展態勢。2017行業纖維加工量5430萬噸,是近五年增量*小的一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呈現了4%的增長。高勇表示,行業自身的感受事實上要好于以上數據表現。2017年,行業利潤保持了5%的增長,利潤增長的一半源于化纖行業。分析其中的原因,高勇表示源于2015-2016年化纖行業的低迷,后期因石油和原料價格下降,成就了化纖行業這兩年的良好表現。在棉花方面,因國內外面價差相對穩定,行業保持了3%的發展增速。從2018年4月的經濟運行數據來看,全行都呈現出了降低的態勢,高勇預測,在今年第二三季度,隨著原油漲價,行業利潤空間將被壓縮,同時因貿易形勢的復雜化,也將為行業的出口帶來影響,基于此,行業發展增速可能會下滑。在進出口方面,雖然1-4月出口數據好于以往,但從海關快報的數據看,服裝仍呈現負增長,行業出口主要靠紡織拉動為主。相對以往,服裝拉動出口占比高達70%的狀態,目前,其出口的占比僅為53%,且還在降低,未來出口可能會出現各占一半的狀況。高勇表示,行業當前的良好感受主要源于內需的增長。但隨著國際原料價格的波動,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消費信心可能會在下半年回落,行業高速運行的狀態或將轉向平穩。 就行業當前的質效發展,高勇表示,作為市場化*早的行業,中國紡織業的發展狀態常常能夠先于國家有所表現,紡織行業的調整步伐較其他行業都要快。這兩年,行業轉型升級不斷深入,幾大智能化生產線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這其中棉紡業的發展*快,反映了行業在裝備技術改造提升上的狀態。高勇表示,全世界追求了100年的紡織無人工廠,可能會*早在中國實現。此外,行業目前的1.3億錠的存量改造提升上應該給予更多關注,應加快提升。 就“一帶一路”產業情況,高勇表示,作為前兩年很熱的話題,行業“走出去”呈現出了兩大類,一類是受國內高棉價影響,紡紗企業走出去,隨著國內外棉價差的平穩這樣的對外投資在放緩。另一類,則是如岱銀集團的馬來西亞項目一樣,出于企業全球化發展的戰略投資。高勇表示,行業未來能夠持續走出去的將仍舊是服裝類產品。據悉,高勇前不久對一些中亞、東南亞,非洲和中東地區的考察中,發現即便是如中東這樣戰火紛飛的國家,仍有臺灣和大陸企業建服裝廠,分析來看,這樣的舉動完全因為對歐洲和美國的出口優惠政策。而這樣的狀況也很好地解釋了當前中國紡織和服裝出口的表現,服裝轉移帶來了服裝出口下降,但因這些項目的面料主要源于中國,形成了行業面料產品出口比重的增長。 對于新疆產業政策,高勇表示應該放到“一帶一路”框架下去思考。這幾年新疆的產業發展帶動了行業。源于新疆的產業支持政策在紡紗環節比較明確,但在服裝方面的支持政策相對不夠明確的狀況,使得新疆地區產業布局在紡紗環節推進較快,其他厚道加工工序的速度相對慢。從中紡聯的調研情況看,目前新疆實際投產的紡紗產能約152 0173 3840萬錠,加上在建項目規模約1800萬錠。中紡聯建議,新疆地區在棉紡環節的支持政策采用急剎車不妥,對于地區產業持續發展不利,經過溝通,目前的新疆的產業支持政策進行了調整,目前紡紗項目的政策分三類推進:在建項目享受政策,有備案項目也享受政策,沒有建設且沒有備案的項目不享受政策支持。 葉戩春在會上就我國棉紡織市場運行,從棉紡織行業整體發展概況、棉紡原料情況、棉紡產品進出口情況、新年度棉紡織行業發展影響因素以及相關政策建議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據介紹,棉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穩定增長,產品產量穩定提升,行業景氣指數穩中有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1054萬億元,同比增長3.03%;利潤總額1037億元,同比增長1%;出口交貨值922億元,同比增長6.86%。同期,行業紗線產量1929萬噸,同比增長2.4%,布產量610億米,同期持平。2018年1-4月,骨干企業紗產量同比增長3.3%,布產量同比增長3.6%。2017年行業景氣指數平均值為49.4,較上一年度均值提高1.5,2018年一季度景氣指數保持上升。 在棉紡原料方面,2018年自3月12日儲備棉投放至5月24日止,共累計投放156萬噸,成交94.3萬噸,成交率60.44%,其中新疆棉成交53.3萬噸,占成交總量的56.56%。2017年我國進口棉花115.48萬噸,上年度為89.66萬噸,2018年一季度我國進口棉花數量34.37萬噸,同比下降8.34%。2017年行業化學短纖使用1270萬噸,行業占比達63%。棉花價格整體穩定在15000-16000元/噸之間,波動幅度不大。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價格波動高于棉花。2018年1-4月,棉價整體呈現內穩外蕩特點。 2017年度,我國棉制紡織品及服裝進出口貿易總額917.72億美元。2018年一季度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1億美元,同比增長1.5%。2017年我國進口棉紗線共計198.36萬噸,同比增長0.78%。越南和印度、巴基斯坦位居前三,在越南出口到我國的棉紗線中,80%為中資企業生產。2018年1-3月我國進口棉紗線46萬噸,同比下降13.24%;出口棉紗線10.46萬噸,同比增長21.81%。 從中棉行協調研情況分析,2018年行業開局良好,企業家信心充足,對市場形勢較為看好,但在2018年度依然面臨如匯率、原料價格波動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東華大學程隆棣教授作為紡紗行行業專家,在會上分享了他在智能紡紗技術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在對行業智能化發展的宏觀背景進行了分析后,程隆棣從紡紗流程的紡前處理、紡紗流程、紡紗后加工等工序入手分析了智能化在紡紗環節如何推進。 圍繞智能化存在的技術瓶頸,程隆棣教授從紡紗過程的連續化、紡紗質量監控智能化以及紡紗管理智能化幾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其中包括了裝備連續化方面的智能化上包、梳并聯、并粗聯等尚待提升的環節。在紡紗質量監控智能化方面,包括在線檢測和分類、在線檢測修正、管紗在線檢測和分類、筒紗在線按質歸類等方面。針對紡紗管理智能化,則包括了工藝管理的智能化、原料上包管理的智能化、細紗在線人工干預管理的智能化以及環境工藝的智能化。 此外,就紡紗智能化的技術突破,程隆棣教授表示行業尚需在紡紗過程的連續化、紡紗過程智能化待續、智能化紡紗的短流程技術以及紡紗工藝自動尋優系統等方面進行持續提升。(紡織機械)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