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在綠色環保正成為中國紡織業新標簽的當下,植物染(草木染)開始流行起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產品需求與日遞增,穿著植物染色的服裝逐漸成了新時尚。 為傳承植物染的千年文明,展示中國印染技術的歷史魅力,增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自信,營造植物染產業發展的健康環境,提升中國植物染的國際領導地位,5月12日,中國植物染(草木染)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常州大學城鄉礦山研究院、常州美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主辦,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政府承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俞建勇,中國工程院院士、常州大學城鄉礦山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勇,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馮德虎、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楊金純、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朱曉紅,常州市、天寧區有關領導:常州市政府辦公室副秘書長李皓、常州市天寧區委書記宋建偉等,32家聯盟創始成員代表,以及聯盟籌備委員會和專家技術委員會代表,媒體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主任馬志輝主持。 中國植物染(草木染)產業聯盟是以綠色制造、可持續發展為主旨,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政、產、學、研、用為基礎,以知識產權共享為特征,串聯終端產品的標準制定、印染環節的技術攻關、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時尚的有機融合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集成創新組織。聯盟目前共有企業、高校及行業機構共32家創始成員組成。 在此之前舉行的聯盟成立大會預備會上,選舉馮德虎為中國植物染(草木染)產業聯盟主席;陳志華為聯盟專家技術委員會主任;常州美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紀俊玲為聯盟秘書長;聘請俞建勇、陳勇為聯盟顧問。 宋建偉在致歡迎辭中說,常州在棉紡、印染、色織、紡機等八大紡織領域產業基礎雄厚,紡織服裝產業是常州市支柱產業。聯盟的成立意義重大,必將對促進常州紡織服裝企業轉型升級起到積*的作用。 陳勇在講話中說,常州大學城鄉礦山研究院在農林廢棄物提取植物色素成套關鍵技術與高值化應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不少成果,以板栗殼、茶油果殼、板藍枝葉等一系列農林廢棄物為原料,采用自有知識產權的生態綠色提取專利技術,開發出紅、黃、藍、紫、綠、棕等色系的成套植物染料量產技術,為中國草木染產業的繁榮、古老技術的重獲新生莫定了基礎。草木染產業潛力巨大,未來可期。它必將為我國的農村扶貧、新農村建設以及鄉村振興戰略貢獻重要力量。 俞建勇在講話中說,植物染技藝曾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力與藝術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民間染色工藝之精髓,現在我國的植物染技術水平與世界同步。針對植物染料及其應用專題研究,我國已形成了高校、企業、檢測機構聯合體,其中高校起到了**作用。 目前,我國發展植物染技術,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色澤不穩定和色牢度不高、植物染色譜不豐富和色彩體系不完善、缺少植物染料和植物染紡織品的專屬標準。俞建勇建議要在三個方面努力取得突破:一是需要從新型富集色素植物的培育和種植著手,豐富植物染料色譜;二是積*參考國際標準色卡制作程序,對植物染色彩體系展開有效研究,完善植物染的色彩標準;三是加快制定植物染的染料標準、紡織品標準和規范染色工藝,建立適合植物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植物染系列標準。 會議還舉行了聯盟揭牌儀式,與會領導、專家一起見證了聯盟的成立。 馮德虎對聯盟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體安排。**,聯盟要積*與媒體合作,及時發布聯盟在植物染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國內外植物染產業發展新趨勢,展示聯盟實力;第二,匯總現有染料對不同纖維品種、織物結構的成熟工藝技術及產品,發揮聯盟產業鏈集成創新優勢,對成員產品開發中遇到的問題,組織專家團隊進行技術攻關;第三,組建標準制定協調組,將聯盟成員現有企業標準升級為聯盟團體標準,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建立適合于植物染料特性的植物染料染色紡織品的標準體系。同時,加快建設聯盟統計數據庫。 曹學軍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植物染產業聯盟的成立對于植物染產業發展助力推動國內印染行業轉型升級,加快植物染工藝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進程,推進我國紡織產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她表示,工信部已經開展針織物植物染色標準制定,后期將持續關注植物染產業發展,適時推出植物染行業標準制定的相關政策。她建議,植物染要在技術上與消費對接,提高技術水平;植物染要定位在小眾、中高端,做精品;要加強產品規范,培育龍頭企業,讓消費者認可。 大會進行簽約儀式,常州市藝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貴州丹寨藍之藍實業有限公司、陜西安康旬陽高新技術開發區簽約,共同開發生產植物染料產品。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上海嘉麟杰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世濱、蘇州大學教授王祥榮、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郭守麗、水星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守兵等聯盟成員代表相繼發言,大家普遍認為,植物染產品在市場上還屬空白,市場存在巨大機會,大家要攜起手來,一起開拓新的市場。 夏令敏在總結發言中對聯盟串聯終端產品的標準制定、印染環節的技術攻關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集成創新模式表示認可,對聯盟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時尚的有機融合的先進理念表示贊許。他說,中國植物染具有千年歷史,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希望聯盟肩負起傳承文明的重擔,加速植物染產品開發與推廣,適應綠色健康與個性化消費的新理念,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他認為,聯盟**是一個技術創新聯盟,要聯合上下游進行攻關。同時聯盟也是市場拓展聯盟,產業前后道要相互協調,中高端市場定位要準確,要注重誠信,讓消費者放心。聯盟也是文化創新聯盟,要挖掘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夏令敏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把聯盟建成共創、共建、共享的平臺,讓每個成員都有收獲,有發展。二是聯盟工作要務實,注重成效,使之成為對地方經濟有帶動作用,實現精準扶貧。三是要讓傳統技藝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在信息技術支撐下實現產業提升。*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讓實現植物染色健康穩定發展,做出特色,為紡織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