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清梳聯紡差別化纖維棉結的控制探討 陳玉峰1牋劉夢雨2 (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1牋神禹紡織有限公司2) 摘要:介紹了清梳聯化學纖維棉結出現的原因,在實踐中進行了回花控制,優化各單機效率,調整棉箱工藝,合理導流棉箱氣流,優化梳棉機工藝隔距,優選高性能針布,合理控制溫濕度,能夠有效控制清梳聯紡差別化纖維時的棉結。 關鍵詞:清梳聯;差別化纖維;梳棉;工藝;隔距;針布;棉結 高產型清梳聯紡化學纖維和差別化纖維時,經常出現棉結過高的現象,從而造成自動絡筒A1紗疵過多,影響成紗指標和布面效果。因此,加強清梳聯紡差別化纖維時的棉結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犜料和工藝流程 1.1犌迨崍主機工藝流程 JWF1009自動往復式抓棉機→JWF1029多倉混棉機→JWF1115-160精開棉機→JWF1171喂棉箱+JWF1207梳棉機×8臺 1.2原料配比 洛陽石化1.33×38mm,比例57%;江蘇虎跑1.56×38mm,比例28.5%;洛陽石化1.56×38mm比例14.5%;共計7600kg。 2犌迨崍紡紗過程中棉結過高的原因分析 2.1犜料方面 原料內回花過多(濾塵花、細紗風箱花超過5%),濾塵花經壓實器反復揉搓產生了更多的棉結和索絲。 2.2犜俗效率方面 JWF1009抓棉機運轉效率過低(一般在80%左右),抓取量過大,給開松造成一定的壓力;JWF1115-160精開棉機給棉羅拉運轉效率低(80%左右),喂給量過大,造成開松不充分;由于流程中沒有FA151微濾塵機,靠風機輸送棉流,連續喂給受到影響,經常出現間歇性給棉,棉箱內的氣流忽高忽低,不穩定。同時容易出現噎車返花現象,造成棉結增加。JWF1171喂棉箱上給棉羅拉運轉不均勻,棉箱內壓力不穩定,有大塊纖維落下,棉箱內有掛花;喂棉時兩端給棉量不一致。同時風力分配不勻造成了機臺棉塊集聚。 2.3犝氬佳∨浞矯 JWF1207型梳棉機針布選用不合理,原配備為棉型化纖,工藝隔距設置與化纖要求有很大差異;化學纖維由于天然轉曲少,纖維的摩擦因數大,容易產生靜電,造成生產中出現纏掛繞等問題,增加了棉結。化學纖維容易沉到針齒下部,因而蓋板針布針密應減稀,梳針應短些,直徑應粗些,以提高梳針的抗彎性能。*好采用稀密型蓋板針布或扁鋼絲針布?;瘜W纖維也需要足夠的梳理度,齒密過稀則達不到要求。 2.4牴ひ沼嘔方面 梳理工藝一般是貫徹“緊隔距、強分梳、滑變隔距”的原則,但是在生產化學纖維時易產生靜電,造成繞錫林等問題,因此優化工藝非常重要。 2.5犖率度管理方面 車間內部溫濕度控制不好,忽高忽低,溫濕度波動較大,夜班65%左右,早班50%左右。 3犌迨崍棉結控制措施 3.1牸跎倩鼗ㄊ褂 原料內回花按規定使用量不能超過原料的5%,但實際使用量已超標?;鼗ㄖ泻惺崦奚w板花、漏底花、細紗風箱花。針對這種情況,利用A186改造的簡易清梳聯,把濾塵花(包含蓋板花、漏底花)、細沙風箱花打包進行處理后使用,處理后產生的回花不在使用。針對濾塵會回收纖維造成棉結增加的問題,對濾塵壓實器進行了改造,去除了壓實器,增加了FT245F梳棉風機,外接高密度140目尼龍濾網,對纖維進行回收,有效減少了回花中的棉結。 3.2提高抓棉機效率 JWF1009往復式抓棉機運轉效率過低,抓棉深度過深,行走速度過慢,容易造成抓取纖維快過大,打手伸出肋條距離改為-2mm。小車行走速度由12米/min調為16米/min,使抓棉效率達到90%,保證抓棉機“勤抓、細抓、抓小、抓全、抓均”。 3.3犔岣呔開棉機效率 JWF1115-160精開棉機給棉羅拉運轉效率低,通過調整棉箱給棉量,使其“少喂、勤喂”,充分開松。梳針打手轉速由506r/min改為570r/min。 3.4牸憂棵尷湮護,統一棉箱儲棉高度和密度的一致性 JWF1171喂棉箱存在的問題較多,**多臺棉箱上給棉羅拉纏花,有些是一側纏花另一側不纏,造成上給棉羅拉隔距不一致。棉箱內壓力不穩定。為此結合保養周期每月定期清理給棉羅拉纏花,保證羅拉無纏花,隔距一致。要求機臺責任人每天巡回檢修棉箱內掛花問題,發現后及時處理,并對掛花部位進行修整打磨光潔。棉箱內有大塊纖維落下是因為上吹風機的氣流不暢,正壓過小,濾塵負壓過大,回風和棉道氣流失衡,棉箱內的氣流下瀉受阻,造成纖維吸附在網眼板上不能及時落下,等積到一定程度后才落下,造成棉層密度大小不一致,梳理不良造成棉網云斑。同時,根據棉流方向對棉箱的濾網進行氣流引導,減少輸棉管道堵塞或者分布不勻現象。具體參見圖1。 圖1棉流疏導分布圖 3.5牸憂渴崦薰ひ展芾恚保證針布型號和隔距的統一 3.5.1犠齪沒礎工作,保證四鋒一準 梳棉要握以下幾個關鍵點: (1)針布上車前仔細檢查錫林的圓整度和蓋板鐵骨的平直度,踵趾面是否磨損,在包覆針布后要檢查針布表面的平整度。 (2)保證工藝上車,避免隔距不準確、一側大一側小等問題,防止氣流帶動纖維向隔距大的一側轉移造成棉結。 3.5.2牶俠硌∮謎氬 機上原配針布為:刺輥針布AT5010×05030;錫林針布AC2030×0.5,蓋板MCZ32。調整為大白鯊錐齒刺輥針布AT5005×05030V;錐齒錫林針布AC2520×01550。錐齒針布齒尖為錐齒狀,齒頂面積小,針齒光潔度好,棱邊為圓弧過渡,緩和了對纖維的沖擊力,同時表面光滑,易于氣流通過,減少了對纖維的阻力,使用壽命長。纖維在梳理區受到的分梳力強,又不損失纖維,可以在適當的隔距下分梳開纖維,避開了緊隔距強分梳造成的纖維潛在損傷,提高了生條內在質量。圓弧錐齒也有利于釋放纖維,提高一次轉移率。 3.5.3犙∮媒ッ芐透前 JWF1207梳棉機加工1.33dtex×38mm滌綸纖維,定量25g/5m,出條速度180m/min,在使用MCZ24蓋板過程中出現了棉結高的問題,收緊隔距后出現繞錫林現象。改用MCH32蓋板,梳理效果良好。梳棉工藝優化結果見表1。 表1 MCH牻ッ芐透前逶詰勇諳宋的應用
牋在紡滌綸纖維時,隔距要進行優化。重點是后固定蓋板和主區入口的隔距,要避免隔距偏緊,改為漸進分梳隔距,原工藝設計入口隔距小,分梳過程阻力大阻力大,纖維出現橫向轉移,落棉不勻且多。采用漸進隔距后,進口處纖維的轉移阻力減少,實現了漸進分梳,預分梳區加強梳理效果,為主分梳區提供了條件,配合罩板落棉控制措施,落棉均勻合理。 3.5.4優化MCH蓋板針布角度,控制落棉、降低棉結 在JWF1207梳棉機上加工70%的1.1dtex×38mm、30%的1.33dtex×38mm滌綸纖維時,出現落棉增加多,質量不明顯的問題。優化后,效果明顯。具體見表2。 表2牳前逭氬夾禿哦災柿康撓跋於員
牋由表2可見:截切型蓋板的角度為75°,錫林和蓋板間纖維容易轉移,雜質和棉結易轉移出分梳區,且落棉較少,清潔效果好、不嵌雜,但是梳理效果差。采用漸密型蓋板后,增大了蓋板的角度,減少了控制強度,增加了齒密;同時刺輥速度適度增加,提高梳理度,為增加產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取得了良好的梳理效果。 3.6合理溫濕度控制 化纖比較蓬松,易產生靜電。所以車間濕度不宜過低,要控制在55-62%之間;冬季溫度不能過低,控制在在28-32°之間,否則容易造成各部位的掛花,短絨集聚粘塞,造成氣流不暢,影響分梳效果。牋 3.7牋優化后結果 以上采取的措施及針布選型改進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改后質量指標見表3。 表3牋優化改進后效果
4牻嵊 清流聯是一套系統性工程。降低棉結要保證每個部位的正常運轉,勤觀察,勤摸索,大膽求證,小心實驗。通過實踐:合理回花使用,優化各單機效率,增加開松效果;調整棉箱工藝,使棉箱儲棉高度統一;優化梳棉機工藝隔距,實現漸緊分梳;優選高性能針布,提高穿刺能力;合理控制溫濕度,能夠有效降低清梳聯紡化學纖維時的棉結。 參考文獻 [1]張文賡,郁崇文.梳理的基本理論[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1:36-42. [2]孫鵬子.梳棉機工藝技術研究[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2:66-73. [3]陳玉峰,陸振挺.標準蓋板均勻分梳工藝的探討[J].紡織器材,2012,39(1):27-32. [4]費青,闕浩英,陳海濤,吳其煌.梳理針布的工藝特性、制造和使用[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16-49. [5]孫鵬子,王蘭,張志丹等.刺輥予分梳板隔距對生條質量的影響[J].棉紡織技術,2007,35(8):6-8. [6]費青.高產梳棉機提高除雜作用的研究與分析[J].棉紡織技術,2007,35(8):1-5.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