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2017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紡織之光”201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上,表彰了201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教育、技能人才、針織內衣創新方面的獲獎代表。 會議現場 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隆重頒出 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方面,2017年“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共收到41個申報項目,經形式審查、專家評審、聯合會批準,13個項目被授予“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 “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 據了解,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是在“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礎上,2008 年經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紡織行業性基金會,注冊資金2000 萬元。“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是為了繼承和發揚錢之光開拓新中國紡織實業的艱苦創業精神,推動科教興紡,1996 年由六家國有大型企業為主體出資設立。2011 年和2016 年經民政部評估,獲評3A 級社會組織,2017 年被民政部認定為慈善組織,連續8 年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 楊紀朝宣讀《關于授予“紡織之光”201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的決定》 2010 年1 月,鄭敏泰向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000 萬元,設立“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鄭敏泰中國針織(內衣)基金”,并于2014 年再次捐贈人民幣100 萬元,共計1100 萬元,用于開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等針織行業科技公益項目。旨在鼓勵針織內衣行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促進針織內衣行業科技創新、人才創新、品牌創新作出更大的貢獻。 “天工染”**實現植物染色產業化生產 今年獲獎項目持有的專利數量和科技含量較往年都有所提高,集中代表了針織內衣行業在新材料應用、功能性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對針織內衣行業的技術創新起到了**和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針織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 其中,由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提出申請申報,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武漢紡織大學、立信染整機械(深圳)有限公司三家合作完成的“高檔環保針織內衣面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成為了這13項獲獎項目之一,并吸引了行業的強烈關注。 據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業林紡織”)董事長衛金龍介紹,該項目的主要內容為:以高檔棉型針織內衣面料的生產為項目載體,以具備綠色特征的天然植物染料為切入點,通過與高新技術的融合,以信息化、自動化針織染整設備和節能、減排、綠色生產技術為重點,針對存在的核心關鍵技術難點,根據項目的開發需求和總體研究內容,實現高檔棉型針織面料關鍵工藝技術的創新和綠色化改造。 業林紡織潛心研發的這個項目取名“天工染”,符合綠色環保、節能降耗、可持續發展的產品開發理念,并**實現了植物染色產業化生產,并獲得了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中環聯合認證中心認證的中國環境標志(二型)產品認證,成為了目前中國**、也是**一家獲此認證的紡織品生產企業。 上海絲誠實業有限公司天工染事業部項目總監陳小艷 植物染色將帶來綠色制造新效益 眾所周知,推進綠色制造、生產綠色產品、倡導綠色消費,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潮流所向,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現制造強國、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并將綠色發展擺在了突出位置;《中國制造2025》、《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和《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對綠色制造做了相關部署,明確提出推進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形成發展新動能,創造競爭新優勢,促進紡織產業邁向中高端,初步建成紡織強國。可見,綠色制造已成為我國紡織行業破解發展瓶頸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歷經多年發展,我國針織工業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貿易總量上均在全球針織產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針織服裝出口量甚至超過梭織服裝。但是針織印染行業歷來是能耗高、水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大的行業;且受間歇式加工模式的影響,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偏低。因此,距《中國制造2025》的綠色制造目標要求存在明顯差距。 受織物組織結構的影響,針織面料具有良好的貼膚性、柔軟性,因此成為內衣與嬰幼兒服裝的**面料。但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有鑒于該類面料與皮膚接觸的特點,人們對其安全性、保健性等反映內在服用質量的性能以及產品的生態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人們除積*探索具有相對生態特征的活性染料之外,植物染料的開發應用研究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植物染料來自于大自然,易于生物降解,環境負荷小;而且植物染料又多來源于中草藥材,因此對人體安全,且具有的抗氧化能力,使其表現出一定的保健功能;多數的植物染料具有抗菌功能,部分染料具備抗紫外特征。由此,植物染料這種傳統而古老的染料重新得以回歸,納入視線,人們期待通過與現代加工技術的結合使之重新煥發異彩。 應當說,像業林紡織的 “天工染”這類項目建成后,將**行業內相關企業提升綠色制造水平,實現整個行業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共贏。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