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6月12日,“2017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面料設計大賽”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江蘇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共同承辦,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人民政府特別支持。 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出席了此次見面會并與媒體進行了交流。 李斌紅主任在會上對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發起的“中國流行面料技術創新聯盟”從152 0173 3840年成立至今涵蓋的生態環保技術、推廣成效進行了介紹。同時,對于如何推動綠色環保理念、生態環保技術、綠色產品開發方向貫穿聯盟的工作始終,李斌紅主任從產品開發的層面進行了深度的專業解答。 產品開發以“科技、時尚、責任”為導 她指出,“科技、時尚、責任”相結合是“中國流行面料”一直倡導的產品開發理念,在技術創新聯盟運作過程中,有效地將三個維度結合在一起。 **、科學分析。專注生態環保材料及技術的特點,經過市場調研對市場需求的分析,以及基于長年積累的中國流行面料數據庫分析,梳理生態環保材料及技術在不同終端應用領域的應用優勢及產品開發方向。 第二、時尚預測。結合新材料、新技術所呈現的特點,從消費者生活方式及消費心理出發,進行流行色彩、流行風格的研究,結合終端品牌需求,確定新產品的綠色理念、設計風格和功能特征。 第三、協同產業鏈。依據生態環保材料及技術的產品開發方向和流行趨勢特點,結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產品類別和客戶群體,合理的匹配合作企業,并根據合作企業的產品特點,細化產品開發方案。 通過以上三個關鍵環節,以及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創新,將生態環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技術價值融合到綠色發展的理念當中,轉化為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商業價值。 “三綠”構建生態環保產品開發體系 李斌紅主任介紹到,中國流行面料技術創新聯盟自152 0173 3840年啟動以來,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指導下以及各專業協會的配合和支持下,先后推廣過13個新型材料及技術,其中涉及生態環保的新材料和新技術有8個。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認為,生態紡織品的生命周期涉及原料生產制造、面料生產加工和成衣處置三個環節,把中國流行面料技術創新聯盟所推廣過的生態環保的新型材料及技術按照三個維度來劃分: **、原料之綠:新材料的原料及生產過程是可再生及生態環保的 (1)舒彈絲纖維。生物基含量為37%,其分子中的丙二醇是以農林副產物為原料,通過生物發酵制得。 (2)生物基錦綸56纖維。生物基高達45%,其原料中的戊二胺是以含淀粉類的谷類及秸稈為原料,通過生物發酵制得。 第二、加工之綠:面料的加工過程是生態環保及節能的 (1)原液著色滌綸短纖的應用,免除印染過程帶來的環境污染。 (2)EcoFRESH Yarn技術實現了無鹽、無堿染色,減少了環境污染。 (3)與常規聚酯相比,儀綸纖維上染率高,且可實現常壓染色,減少了染料、能源使用。 第三、產品之綠:成品廢棄物可快速降解 如天竹纖維在45天分解率為98.6%(天絲在84天分解率為95%。) 助推產業鏈協同創新卓有成效 **、多維度產品開發 針對于生態環保材料及技術的特點,通過紡織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開發了一系列的產品。如“儀綸”紡織產品開發及推廣技術創新聯盟:在2年多年的時間內,開發了180多個品種的面料,完成了100多件樣衣的制作,涵蓋了男裝、女裝、運動、休閑、牛仔、襯衣、家居及家紡等品類。 第二、生態環保理念傳遞 聯盟通過紡織行業媒體對于生態環保材料及技術進行大力宣傳,使得終端的品牌及消費者的認知有了很大提升。 第三、經濟效益 基于整個聯盟通力合作以及堅持不懈的創新精神,聯盟開發了一批**商業賣點的新產品,并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目前已經銜接到宜家、HM等國際大品牌,未來還將介入更多的中國的服裝品牌當中,讓中國的服裝品牌時尚與環保兼具。 總而言之,應該說中國生態環保面料設計大賽,以及我們長期以來孜孜不倦推動的技術創新聯盟,是以時尚、科技、責任為發展理念,同時也是對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實踐。(紡織導報)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