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3月4日下午,2017年紡織行業“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兩會代表、委員就各自所在的分行業情況及本次參會的主要議案、提案進行交流,并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用一句“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道出當前我國紡織行業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前景。隨后,他總結了行業目前的情況:2016年,中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呈現出“增長放緩,緩中有難,難中有穩、穩中有進”的總體態勢。具體來說,就是規模效益平穩趨緩、投資增速回落較大、內外市場壓力依然較大、重點領域運行質量穩定、行業質效穩中趨好。 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對于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整體回顧,提出了2017年重點工作和任務目標。來自紡織行業的兩會代表委員們,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以創新**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面提升質量水平等內容,共鳴強烈。 全國人大代表 山東如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邱亞夫 如意是152 0173 3840年建成的國有企業,在毛紡產業中算是比較大的企業,近年來,如意沿著科技、時尚品牌兩條道路引導企業發展,用高新技術改造企業,使得如意實現了從毛紡、棉紡到終端服裝的戰略目標。 在科技紡織、智能制造方面,如意投入200億元進行布局,其中,有150億元的產能已經投產。而如意通過高新技術改造,效益實現了翻倍增長。 近年來,如意在上游制造領域獲得了產業的*大認可,但在終端時尚設計方面卻有所欠缺,因此,如意通過境外并購,以200億元人民幣,在英、法、日、德等國收購一系列時尚品牌,實現了300億服裝零售終端的布局。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夢蘭集團董事長錢月寶表示,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當前形勢下,實體經濟存在著下行壓力沉重、結構調整滯后、投資持續低迷、運行成本高企等矛盾和困擾,尤其是中小企業承受著更大的壓力,運行情況艱辛,對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阻礙,迫切需要全社會的全力扶持和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要有“工匠精神”和做“中國品牌”。這兩件事對中國紡織行業來說是相輔相成的。樹立品牌必須有一個長期培育的過程,工匠精神也是要長期專注于一件事情,把事情做好、做美、做久,這樣才能真正把中國工匠精神轉化為中國品牌。他表示,中國絲綢博物館未來也會在這方面做充分的配合,博物館里陳列的應該是體現出“*好、*美的中國傳統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德康表示,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由“大”向“大而強”的深度轉型,智能制造成為產業升級重要的創新驅動力。波司登在先進制造創新方面,加快推動“機器換人”和“智能工廠”創建,對六大直屬生產基地升級改造,全面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智能制造水平。投資5600萬元對倉儲進行智能自動化改造,在倉儲業務量同比翻一番的情況下,用工數量不升反降,生產效率提高近2倍。投資近千萬元添置自動化模板機150臺套,節約流水線勞動力18%,生產效率提高近30%。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芬表示,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于推動我國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實現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她建議政府大力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協同機制建設,督促行業協會等組織站在產業發展的高度制定智能制造標準,培育行業智能制造示范龍頭企業;集中政策資金的支持,加大中央財政對行業龍頭企業改造項目的精準扶持,加速全行業智能制造的全面落地;加速信息化與裝備制造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實施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網絡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水平;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提供與智能制造政策導向和企業需求匹配的產品和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 1.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綜合性改革配套措施,做好政策性支持和引導; 2.創新金融扶持方式,鼓勵社會風險投資、股權投資投向智能制造領域; 3.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發展應收賬款融資,降低企業財務成本。 (資料整合自紡織服裝周刊、中國紡織報)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