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日前有朋友圈截圖顯示,騰訊董事長馬化騰表示已經在推進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進度,爭取加快速度與公眾號作者見面。對此,微信回應稱,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確實在推進中,已經在做測試,相信近期會和大家見面。 在IT評論人洪波的一條評論公眾號內容創業的朋友圈下,馬化騰評論稱“應該等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啊”,洪波表示“你們這個測試太久了……”馬化騰回應表示“已經反饋了,爭取加快”。 有網友放出了一張測試中的公眾號截圖,截圖顯示,從2016年8月起,公眾號付費訂閱的功能就已經上線測試。在公眾號的詳細信息界面,*下欄增加了“付費訂閱”的按鈕,該截圖顯示“未開通”字樣。 對此,微信方面對北青報記者回應表示,“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確實在推進中,已經在做測試,相信近期會和大家見面。” 事實上,內容付費已并非新鮮事,在行的“分答”,知乎的“值乎”、“知乎live”等,都是內容付費平臺。此外,羅振宇運營的“得到”APP上,一共有18個收費專欄,大多按照152 0173 3840元/年收費。而音頻平臺“喜馬拉雅”在去年做了“123知識狂歡節”,當天實現5000多萬的流水,此外,許多音頻目前都是要收費的。 大多數網友對于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表示并不意外。有網友認為,愿意為好的內容買單,付費訂閱促進作者按時、保質為讀者提供好的內容產品,同時也避免看一些軟文和廣告。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