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 ? ?2021年9月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2021年第二季度廣州市流通領域紡織面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2021年第2季度,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流通領域紡織面料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20批次樣品,經檢驗,有4批次樣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 ? ? ?本次抽查依據GB 152 0173 3840-2010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T 29862-2013 《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標準以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現行有效的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及產品明示質量要求,對紡織面料產品的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等7個項目進行了考核。
? ? ? ?主要不合格項目及情況分析
? ? ? ?1、纖維含量
? ? ? ?纖維含量是紡織面料的重要品質指標之一,原料成分的優劣是決定面料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消費者在選購面料時往往是依據明示纖維成分含量進行選購,纖維含量未標注或標注不正確,將直接影響消費者對面料的選購。本次抽查有4批次產品纖維含量不合格,即產品標注或宣稱的纖維成分與實測值不一致,或纖維含量超出了標準允差范圍,其中3份面料均標稱棉30%,實測均為粘纖和聚酯纖維,該3批次均為個體工商戶經營產品;1批次面料標稱桑蠶絲95%、氨綸5%,實測桑蠶絲****,該批次為企業經營產品。本次纖維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個體工商戶的產品質量意識較薄弱,缺乏專業技術知識。另外,本次抽查中有6批次樣品未能提供纖維成分含量,導致報告未對樣品的纖維含量進行判定。究其原因:一是未提供纖維成分含量的企業屬于個體工商戶,缺乏產品質量意識。二是相關市場經營管理方的監管、產品質量的宣傳和引導工作還有待加強。
? ? ? ?2、色牢度項目
? ? ? ?本次色牢度抽查項目中耐水色牢度和耐汗漬色牢度項目出現不合格。色牢度項目不合格,一方面嚴重影響服裝美觀和服用性能,另一方面衣服上的染料容易通過汗液從紡織品轉移到人體皮膚上,染料分子和重金屬離子可能通過人體的皮膚被人體所吸收,危害人體健康。
? ? ? ?耐水色牢度反映紡織品在一定水分、壓力和溫度的共同作用下,自身變色和對貼襯織物的沾色情況。本次抽查中有1批次產品耐水色牢度不合格,GB 152 0173 3840-2010要求C類產品變色和沾色≥3,實測桑蠶絲沾色不合格,沾色為2-3。耐汗漬色牢度是模擬紡織品耐人工汗液的顏色堅牢程度。人體汗液的組成成分是復雜的,其中主要成分為鹽,因人而異,汗液有酸性的,也有堿性的。本次抽查中有2批次耐汗漬色牢度不合格,GB 152 0173 3840-2010要求C類產品變色和沾色≥3,1批次產品(面料纖維含量為桑蠶絲****)桑蠶絲沾色不合格,實測為:2-3(酸性汗液)、2(堿性汗液);1批次產品(面料纖維含量為聚酯纖維59.5%、粘纖40.5%)粘纖沾色不合格,實測為:2(酸性汗液)、2(堿性汗液)。桑蠶絲是蛋白質纖維,只能用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染料跟纖維的結合方式主要是離子鍵,牢度不強。粘纖化學組成與棉相似,所以較耐堿而不耐酸,但耐堿耐酸性均較棉差,普通粘纖還存在色牢度差的缺點。除了面料本身原因導致色牢度不合格外,織物表面有過多的未與纖維穩定結合的染料浮色時;染色和后處理時加入的一些助劑,在染后沒有去除干凈;在染色過程中加入的緩染劑在起到勻染作用的同時也會減弱染料和纖維的結合力等也會導致色牢度不達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