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百業待興的新中國,有一群云朵般聘婷的姑娘,他們身穿潔白的工服,整日在車間巡回游走。不懂行的人,只當她們在四季如春的環境里工作輕松愜意,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她們在棉毛密布、高溫悶熱、面對面都需要扯著嗓子喊話的巨大噪聲中工作有多么不易。就是這樣一群以女工為主的紡織人,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為新中國的紡織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時至今日,他們的精神依然值得所有人學習。
《織夢年代》影片截圖
6月28日,在北京市朝陽區耀萊影城(慈云寺店)舉行了新中國紡織業紀實電影《織夢年代》首映儀式。本片由朝陽區八里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京棉紡織集團、中廣天下(北京)文化發展中心聯合出品,中廣天下(北京)文化發展中心攝制,山東省冠星紡織集團協助拍攝。電影頻道主持人謝映玲主持本次活動。
首映式現場
《織夢年代》以曾坐落在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的北京京棉紡織集團前身——北京棉紡織一、二、三廠為故事原型,講述了新中國*早一批大型棉紡織工業基地的奮斗和崛起之路,重溫了幾代棉紡織人的共同記憶。該片旨在傳承弘揚“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紡織工匠精神和紡織文化,向建黨百年獻禮。
《織夢年代》電影海報
在故事發掘方面,《織夢年代》著眼于北京棉紡織一、二、三廠建廠、發展、改制三個歷史階段,通過調研采訪近百位棉紡織系統老職工、凝練出三代棉紡織人的工作生活故事。以大歷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生活,反映出熱火朝天建設祖國的時代風貌。
《織夢年代》劇照
在影像表達方面,《織夢年代》創新的采用原型人物采訪拍攝,結合演員表演再現的表現手法,將真實的歷史與藝術的表達融合,產生了別樣的影像韻味。
在首映儀式上,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福來說,《織夢年代》這部紀實微電影是八里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向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獻禮之作,也是向曾經奮斗在八里莊這片共和國老紡織基地的同志們致敬的誠意之作。他們是我們寶貴的財富,他們為北京、為新中國的工業發展作出了**的貢獻。未來,我們將繼續在城市中心發展中探索產業升級,聚焦老舊小區改造,傳承一代紡織人的奮斗精神,為八里莊地區各項事業發展謀求新的篇章。
《織夢年代》總導演朱修陽致辭
“從開機到后期編輯,其實整個過程都是我們學習的經歷,我們通過走訪老同志、翻看老物件、實地拍攝老廠區,感受到老一輩人他們那種初心、那種奉獻精神,因此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我們也是帶著這種感動,力求真實地還原一代人的織夢年華。”首映儀式上,影片導演朱修陽在現場分享了創作歷程。
在致辭中,朱修陽導演表示,關于新中國紡織業的發展歷史,還有很多故事等待著我們去發掘,下一步,他希望能夠得到社會各界支持,以本片為開始,著手改編系列電視連續劇和院線電影。
朱修陽導演是國內**的導演和策劃人,曾組織策劃過多部大型紀實類作品,如中宣部“一帶一路”國家外宣片《新絲路密碼》《千年非遺》,央視紀錄片《鮮味的秘密》《法治烏蘭牧騎》等,此次擔綱《織夢年代》總導演,既是對他過往紀實題材影片和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體現,也是對全新影像風格的一種探索和嘗試。
紡織廠老職工代表王獻春發言
“今天看了這部電影,我非常激動,感覺又回到了那個年代,大家都在無私的奉獻,工廠里到處都是熱火朝天,感謝咱們街道和主創團隊,能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將我們這些老同志啊,又聚到一塊,還能看到屬于我們自己的電影,真的點贊!”觀影后,曾經的“紡織人”王獻春激動地說。
北京市朝陽區文旅局和文化館、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街道、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地區企業代表、部分紡織廠老職工代表,本片主演字馬妘奕、吳東鍵等影片主創人員代表等共160多人參加首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