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兩個月以來,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快速惡化成為全球抗疫*受矚目的事件。疫情的肆虐,使得印度很多工廠關閉,眾多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陷入困境。
印度相關企業丟掉了大量的服裝出口合同
據央視報道,5月28日,印度服裝行業業內人士稱,受疫情期間的封鎖措施的影響,印度服裝行業出口萎縮嚴重,2020年印度服裝行業出口減少24%。而在新一輪疫情下,由于工人無法到崗,印度相關企業丟掉了大量的服裝出口合同。位于印度旁遮普邦北部城市盧迪亞納市的襪業中心出口量減少了35%。相關數據顯示,在服裝重鎮德里和班加羅爾,服裝業勞工缺勤率高達50%。業內人士表示,通常情況下每年這個時候都是下單高峰期,但現在各路買家都比較謹慎。
印度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下滑12.99%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疫情迅速蔓延,使得印度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公園里、恒河河畔、大街邊,民眾焚燒尸體的畫面觸目驚心。目前,印度全國超一半的地方政府已選擇“封城”,生產生活紛紛停擺,印度的多個支柱產業也面臨著嚴重的沖擊。
蘇拉特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城里大部分人從事跟紡織業相關的工作。疫情來勢洶洶,印度多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措施,部分蘇拉特紡織品交易商表示,自己的生意差不多減少了九成。
印度蘇拉特紡織品交易商迪內希·卡塔里亞說:蘇拉特有6.5萬名紡織交易商,如果按照平均數計算的話,蘇拉特紡織業至少每天損失4800萬美元左右。
蘇拉特的現狀只是印度紡織業的縮影,整個印度的紡織產業面臨急速下滑狀態。疫情的二次暴發,疊加海外經濟活動放開以后對服裝的強烈需求,大量歐美紡織訂單都發生了轉移。
中國某紡織企業銷售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企業做毛巾、浴巾紡織品,相對來說,近幾個月,國外訂單不管是詢價還是正常訂單,都比往年要多很多,印度詢價特別多,我感覺應該是印度的生產市場跟不上。”
從去年四月到今年三月,印度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較此前一年相比,下滑了12.99%,從338.5億美元降至294.5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下滑20.8%,紡織品出口下滑6.43%。
印度工業體系配套很缺乏
印度紡織業在全球紡織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是全球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紡織品生產國;印度目前還是全球*大的產棉國、全球*大的黃麻生產國、全球第二大絲綢生產國,其紗線產能占全球22%。紡織服裝業是印度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印度*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紡織行業出口占印度出口總收入的15%左右。據印度紡織部年度報告介紹,紡織業在印度GDP中占比2%。印度紡織業產業鏈總就業人數超過一億之多,是僅次于農業的第二大就業職位提供者。疫情對印度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疫情下印度企業訂單大量減少,生存艱難,將可能直接導致印度紡織業裁員近1000萬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認為:印度工業體系配套很缺乏,特別是變化能力很弱,這些企業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改造產業鏈生產時,適應性很差。
印度政府不是沒有看到制造業薄弱的問題。2011年,印度制造業占GDP的份額約為16%。印度政府陸續推出計劃希望將制造業占GDP的份額在2022年時提升到22%。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這一份額在原地踏步,只有17%。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小雪表示,現代制造業是一個龐大體系,土地、勞動力、基建是必要配套條件。印度70%的土地為私人所有,人口優勢也沒有轉化為勞動力優勢。疊加疫情期間印度政府采用金融杠桿手段,致使外債增多。
有經濟學家預計,目前印度每周經濟損失達40億美元,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每周可能會面臨5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東南亞多國疫情告急
另外,近段時間,亞洲其他國家疫情也出現升溫跡象,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柬埔寨、越南等亞洲國家也在遭受新冠疫情沖擊。作為全球市場關鍵的生產、制造基地,這些地方的疫情持續發酵,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而從全球紡織品服裝演變趨勢來看,東南亞地區紡織品服裝出口占比較高,疫情或將導致訂單轉移。
孟加拉國
5月*后一周,孟加拉國新冠病例日均增加152 0173 3840例,感染比例為十萬分之三,累計確診數量為78.2萬,死亡病例1.22萬。新冠疫情導致商場和工廠關門,失業問題嚴重,部分品牌半價銷售,工人工資減少三分之一。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近一周的確診數量增加,每天平均增加3200左右,高于前一周的2600例。累計確診病例為90.8萬例,死亡2萬例。受全面封鎖和各省之間運輸的嚴格限制,目前工人無法上班。該國紡織業將蒙受巨大損失,生產將明顯下降。
柬埔寨
*近一周,柬埔寨新冠疫情確診數量增加,日均增加529例,高于前一周的400例。截至5月27日,該國累計報告新冠確診病例2.7萬例,死亡190例。柬埔寨服裝業從業人數為85萬,是優先接種疫苗的對象,*嚴重地區已有一半服裝工人接種疫苗。
越南
越南新冠確診病例達到高峰。5月27日,該國衛生部報告6086例確診,45例死亡。許多大城市均出現了社區交叉感染,文福省實行了封鎖。目前,越南紡織公司很難找到工人。由于人員流動的限制加強,下龍灣和蘭下龍灣已關閉,直至另行通知。越南政府已暫停了對所有外國人的入境手續。
印度尼西亞
上周,印度尼西亞新冠疫情感染比例為十萬分之十四,每日平均新報告5450例,感染比例略微高于前周的十萬分之九。截止到5月27日,印度尼西亞累計報告4.98萬死亡病例。目前,印度尼西亞繼續實行部分封鎖,受部分封鎖影響,該國工人上班困難,需要檢測報告為陰性,但大多數人無法經常性得到檢測報告。該國紡織業計劃在2021-2026的五年里實現年均增長5%,出口是紡織業增長的源動力。
近年來,因東南亞地區在人力成本上有比較優勢,紡織業呈現向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趨勢,尤其是一些服裝產業轉移更為明顯,因為服裝廠的勞動力需求大。
但是轉移出去的企業也碰到不小的困難,一是因為東南亞地區的供應鏈配套不完整,在整個供應鏈上的成本加起來也許會大于中國;另外一個原因是東南亞地區的政局多變,疫情反復使其行業復蘇更具不確定性。
有業內人士認為,印度的紡織業訂單大量轉移到中國的現象,或將維持兩到三年時間。因為受制于印度的疫情和供應鏈管理的慣性,海外企業很難在生產者之間隨時切換。
中國紗線網編者后記
宋代時,中國東南沿海就有龐大的紡織業,中國紡織業有很完備的供應鏈,她的抗壓以及抗風險能力都非常強。印度疫情很難在短期內結束,未來或許會有更多企業被迫把供應鏈轉到中國來,一旦轉移到中國來,這些訂單就將維持一段時間,哪怕印度生產商將來可以重新接單,切換也將是個緩慢的過程。相比于印度的人力成本比較優勢,我們擁有生產管理產業鏈的綜合優勢,我們還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能夠提供更高科技、更高端的產品。這才是將訂單留在中國的長久之策。
來源:部分內容整理撰寫自央視財經、吳曉波頻道、中國棉花網,由中國紗線網整理撰寫,轉載請注明中國紗線網(ID:newyarn)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