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 ? 2021年5月26日,駐芬蘭大使陳立在芬蘭媒體《芬蘭日報》發表題為《有關涉疆問題的邏輯和悖論》署名文章,中文全文如下: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媒體上圍繞中國新疆的負面報道不絕于耳。“種族滅絕”“強迫勞動”等聳人聽聞的字眼足以令不了解新疆的人感到不安。新疆到底是怎樣的地方?維吾爾族人的境況如何?新疆棉花是否有問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的一個省,有2500多萬人口,生活著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幾十個民族。60多年來,新疆人均預期壽命從30歲提高到了72歲。維吾爾族人口40多年來增長了1倍多,僅2010年到2018年間就增長25.04%,遠高于同期全疆13.99%的增幅,更是比漢族2.2%的增幅高出近12倍。截至2018年,新疆維吾爾族人口1272萬人,占全疆人口51%。新疆建有2.4萬多座清真寺,平均每530位穆斯林就一座;使用7種語言開展中小學教育,5種少數民族語言播出電視廣播節目。
在新疆,采棉花是高收入崗位。過去每到棉花成熟的季節,除了吸引本地各族農民工外,來自其他省份的農民工也會到新疆采棉。他們在平等自愿基礎上與棉花種植戶簽訂勞動合同,短短一兩個月的采棉收入可能比普通工作一年的收入還高。近年來,新疆棉花生產已實現高度機械化,2020年機械采摘率已達70%,今年預計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率可達88%,根本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人。
新疆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2019年共接待游客超過2億人次,2020年達1.58億人次,足跡遍及全疆各地。近幾年,來自100多個國家的1200多名外國記者、外交官、國際組織官員、宗教人士受邀訪疆,很多在華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也會定期赴新疆參訪供應商的生產線,進出新疆毫無障礙。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口持續增長、社會安定開放、人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怎么會與“種族滅絕”“強迫勞動”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指控究竟從何而來?事實上,“種族滅絕”是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離任前**拋出來的,根據是個別近年來未去過新疆的反華*端分子炮制編造的報告以及幾個所謂“證人”“證詞”(后被證實是被利用培訓出來的“演員”,有的甚至與“東突”分裂勢力有關系)。這本身就讓人懷疑是否存在政治目的。這些言論被反復炒作,以達到“謊言重復一千遍就能成為真理”的效果。我們是該相信這幾十個人的說法,還是相信幾億去過新疆的人士的現身說法,答案不言自明。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辦公室主任勞倫斯?威爾克森在2018年的一次演講中說,“如果中情局能利用好這些維吾爾族人,與這些維吾爾族人一起不斷刺激北京,這樣無需外力,就可直接從內部搞垮中國”。他的說法捅破了窗戶紙,暴露出他們的真實目的不是真正關心人權,而是通過打“人權牌”搞政治操弄,搞亂新疆,打壓遏制中國發展。這本身就是反人權,在道德上是有問題的。
新疆曾深受恐怖主義、宗教*端主義之害,發生了數千起暴力恐怖事件,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政府堅決依法打擊一切形式恐怖主義,取得了積*成效。一些西方媒體所謂的“集中營”“再教育營”,其實是新疆依法設立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是新疆認真落實聯合國《防止暴力*端主義行動計劃》、借鑒其他國家類似做法的預防性反恐和去*端化的有益嘗試和積*探索。經過巨大努力,新疆已經連續4年多沒有再發生暴力恐怖案件,各族人民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近年來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1%,3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些都是新疆人權狀況的*佳說明。
近來,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士就涉疆問題進行理性思考,發出客觀公正的聲音。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刊文,揭露被美國政府作為中國在新疆實施“種族滅絕”依據的右翼*端主義學者的報告濫用數據、歪曲資料、援引虛假“證言”。法國作家維瓦斯根據自己兩赴新疆參訪的見聞寫成《維吾爾族假新聞的終結》一書,積*評價中國治疆政策。香港《南華早報》講述中國反恐努力并揭露西方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澳大利亞、挪威、瑞典、新加坡、日本等國專家學者、媒體人士等也紛紛發聲。今年3月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包括穆斯林國家在內的80多個國家以共同或單獨發言形式聲援和支持中國在涉疆問題上的正當立場。
缺乏了解和理性思考容易產生偏見,偏見影響判斷,誤判可能帶來真實的傷害。中國有一句古話: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希望各界人士多聽聽新疆各族人民和中國人民的聲音,多聽聽世界上客觀理性的聲音。我們歡迎各界人士到新疆作客,但我們不接受搞有罪推定式調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