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調研**天:
1、巴州地區種植面積下滑3%左右,2020年棉花種植面積310萬畝,今年種植面積預計300萬畝左右,主要是天氣災害影響,農戶植棉積*性良好。次宜棉地區種植結構有所調整和優化,植棉面積有所下滑。
2、災害性天氣令部分地區棉花多次重播,作物生長緩慢,同比生長進度推遲了15天左右。
3、生產成本有所提升,其中租地成本上漲幅度較大。
報告全文
1
調研目的
新疆是國內棉花的主要產區,其中南疆地區棉花產量占新疆總產量近60%。4月是棉花播種期,5月份是棉花出苗生長關鍵時期。市場傳言今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且4-5月新疆也遭遇了一系列天氣災害,如大風、降溫、冰雹等災害,為了解新年度新疆棉花的種植面積及出苗生長情況,本人參加了中儲棉組織的5月南疆調研活動。
調研時間:2021年5月24日-5月29日;調研路線:庫爾勒市、尉犁縣、輪臺、庫車、沙雅、阿拉爾、阿瓦提、圖木舒克、巴楚、麥蓋提、岳普湖、喀什市等棉花主產地。
2
調研內容
2.1、Day 1 巴州種植面積略降,棉花生長進度推遲
2.1.1、新疆某棉業集團A座談會
(1)新疆某棉業集團A:
1、企業簡介:該棉業集團現在主要生產經營四大板塊,原來以棉花生產加工經營為主,現在已經向上下游延伸,向上拓展到棉花種植:目前該集團自己流轉土地種植接近100萬畝(去年83萬畝,今年89萬畝),另外還有訂單農業近20萬畝(去年5萬畝左右),故該企業自己能掌握的資源100多萬畝;第三個版塊是油籽加工,加工自己的棉花副產品;第四個版塊是紡織,即向下游延伸,該企業在沙雅一個56萬紗錠的紡織車間已經開機生產了,第四期30萬紗錠正在啟動,第四期的10萬紗錠預計今年10月份投產。19年、20年總產值突破100億。
2、棉花銷售情況:該集團在去年收購棉花53萬噸,這兩年國內棉花銷售已經改變了傳統模式,原來棉花與紡織廠對接,從棉花加工廠的庫存變成紡織廠的庫存。而這兩年以路易達孚在中國經營模式,套保在業界已經比較流行了,該企業棉花套保量也很大,在棉花期貨價高的時候進行套保,目前該企業敞口很少。
該企業目前還有10萬噸左右的棉花沒賣完,比去年同期少,這10萬噸里還有集團自己要用的部分,真正待外銷量可能就6-7萬噸,總體感覺今年銷售快。此外,這10萬噸棉花大部分已經套保了。期價、現貨價的漲跌對企業影響不大,反倒是期貨越跌,對企業銷售越有利,有利于紡織廠拿貨;期貨漲價,因已經套保,所以也無所謂。
3、軋花產能:該集團今年軋花廠沒有增加,自有軋花廠還是46個,加上合作的,一共是70個,沒有變。去年南疆皮棉加工成本平均在152 0173 3840左右(不算利息)。
4、疆棉禁令影響:該企業領導認為,這不是今年才開始的,去年春節之前就有,對于棉花經營行業內部來說習慣了,沒感覺到影響有多大,對期貨市場情緒有點短期影響。
5、棉花種植生產:
?截至到目前(5月24日),該企業100萬畝左右的自己種植的棉花,還正在補種。對于今年新疆的天氣,整體而言,受災嚴重情況趕不上2018年,但要比2019年嚴重,2020年風調雨順、單產總產創新高,2020年新疆棉花總產達570萬噸左右,少見。
?目前該企業種植的棉花*多的是補種三次,但是這次受災面比較廣,根據種子的使用量來看,平均相當于種了兩遍,補種*嚴重的地區是在沙雅,尉犁縣次之。天氣災害方面,一是風災:大風把膜一揭下來,那就要全部重新補種,膜沒有揭下來的,風卷起的沙土也可能把幼苗打死;二是冰雹,雹災令上萬畝地的棉花直接變成光桿;三是氣溫驟降,剛剛刮過風,幼苗尚小,緊跟著出現夜間溫度降至0度,造成苗直接凍死。北疆前期也有這種天氣,但北疆受災不大。該企業目前正在抓緊時間補種,有些氣溫低凍死的在改種玉米(2730,?-15.00,?-0.55%)青貯。
?據該企業了解,整體上南疆北疆棉花種植面積肯定是要減少,北疆一部分退棉花種糧食,在次宜棉區政府引導改種,北疆昌吉呼圖壁要少種,南疆也有轉種,該企業在尉犁的23萬畝土地也響應號召種上了3000畝小麥。其他地區也有退耕的、種糧食/種牧草/青貯飼料的。
整體而言,該企業認為今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保守預計減2%,受災比18年輕但比19年重。
補種后對產量是否有影響?該企業領導表示,補種后對產量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剛開始南疆種的一般是130天生長期的品種,但現在補種的是早熟品種(120天生長期以內的品種)。這次補種對產量肯定有影響,后期天氣好不好,就是對產量影響程度大與小的問題。若后續天氣適宜,可能單產就降幅小一些。2020年該企業平均畝產400多公斤,今年肯定是達不到,平均到350公斤/畝就不錯了,具體要看后期天氣及水肥管理。
6、種植成本:
補種是會增加種植成本,但作為企業,是有買保險的,保險公司賠付的就可以覆蓋。該企業種植成本在2200-2300元/畝(折成籽棉成本在6元/公斤),包括地租在內,和去年相比,基本沒有增加,農藥化肥費用可能增一些,但可以忽略不計。土地流轉費是簽了10-15年流轉權的,流轉費是固定的;水費是固定的;人工投入也基本固定,所以該企業種植成本基本沒發生大變化。
企業因為簽了長期的流轉合同,所以流轉費不高,但是今年普遍流轉土地費漲得很高,北疆漲到1200-1300元/畝,高的達到1500元/畝;南疆地租在800-900元/畝,比該企業當時簽的增加了200-300元/畝。200-300元/畝的增幅相當于籽棉增加了1元/公斤的成本,算進去的話籽棉成本可能得7元/公斤。
巴州農業局領導認為,土地承包價格很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自治區高標準農田的推廣,現在土地質量提升,耕地里成本投入多了。
7、機械化情況:南疆去年的機采面積就達到80%以上了,巴州70%以上的機械化率,該集團基本全都是機械化。
8、對棉花后市觀點:對未來行情整體偏樂觀,因為今年紡織形勢好,雖然有美國制裁,但該企業感覺自己的棉紗銷路一點都沒受影響。按棉紗的銷售價格折到棉花上17,000左右,利潤接近2000塊錢,這也是紡織廠多少年來的難見的黃金時期,從這個方面看,預測今年棉價不會低。對棉花中長期看漲,相對其他農產品,棉花是價格洼地。認為到2022年,棉花18000能看到。
(2)某供銷公司B:
1、企業簡介:以前隸屬于農二師,經營農二師的棉花銷售業務,后因為改制的原因,更名后獨立出來。18年改制后把農二師的11個軋花廠權限劃分到該企業了,在18年8月,山東水控收購了該企業5個軋花廠廠,現在還剩有6個軋花廠。另外該企業還有倉儲業務,還有個農場種果樹等。
2、種植面積:今年二師的棉花種植面積和去年差不多,大概74萬畝左右。2020年棉花的品質下降較大,今年該公司比較重視棉花品質,二師推薦公司5個品種,要求各團種植不超過3個品種(一主二輔),加大種植監管和加工監管,今年該企業的棉花質量應該會有大幅上升。
3、受天氣災害情況:農二師受災面積不大,74萬畝地受災面積不到1萬畝。
4、棉花加工:該企業棉花加工去年增加4條生產線至19條生產錢,今年預計要增加4-6條生產線。生產線增加的比較多,但種植面積變化不大,資源競爭下可能出現搶購的現象。
山東某集團C:
1、企業簡介:2016年進入新疆,2018年進入棉花領域。到目前為止,該企業在全疆自有軋花廠16個左右,算上合作軋花廠,去年棉花收購量大概是20-25萬噸,加上貿易量,總共經營棉花94萬噸。該企業在全疆的土地流轉面積(包括經營權和流轉權)大概有150萬畝。該企業在巴州有自有的軋花廠(農二師改制收購的5個),今年對外包廠進行自主經營的廠4個,合作經營的現在10個,整體的話有接近20個廠。
2、棉花種植:
到目前為止,該企業在巴州的土地流轉面積大概是在15萬畝,分布在庫爾勒、北四縣、輪臺縣三個區域,約80%的土地種棉花,還有20%種玉米青貯。該企業在庫爾勒的土地要求15%要種飼草種玉米。
受災情況:該企業今年受災面積較大,將近40%,補種剛剛結束,補種的是119-120天生長期的品種。接下來6月8日預計還有一場大風,今年的氣候對單產肯定是有影響的。
(3)庫爾勒經濟開發區領導:
1、園區簡介:該經濟開發區被評為全國的服裝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去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該園區家紡服裝這一塊產值依然達到了75個億。現有紡織服裝企業20家,紡紗規模接近500萬錠,有40萬錠粘膠;類別包括有環錠紡110萬錠,氣流紡20萬錠,還有渦流紡等。產品主要是20-60支紗系列的為主,有轉杯紡、緊密紡等。下游織布、印染及服裝方面,目前毛巾和針織布廠都已經投產了,園區還有一個5萬方的印染污水處理廠。目前紡織服裝用工接近1萬多人。今年1-4月產值大增長40%以上,完成了35個億的產值。
2、今年項目:今年該開發區會在下游有大的進展,主要是有一個水刺無紡布項目(總投資10億12條生產線,今年9月份就可以開工),同時會有一批的下游項目落地,包括1000臺的大圓機項目、20萬噸的聚合紡絲項目,另外還有一家500人的大圓機和印染配套項目,其次是1000萬條的毛巾項目,這些項目今年都會投產。
3、用棉情況:用棉量每個月是2萬多噸,去年一年達到22萬噸左右。棉花的采購方面,南疆北疆都有,搭配使用。
4、去年棉花質量大降的原因:該領導認為,是因為去年南疆有很大一個變化,手摘棉轉為機采棉,機采棉大概占到了75%,而棉花加工方面可能沒有及時的進行調整,造成了棉花質量有所下降。目前自治區領導很重視,也及時采取了措施,今年棉花質量上可能會有大的轉變。
5、疆棉禁令:開發區的企業在去年就已經在應對,對企業多少是有影響的,企業采取一些模糊產品的原料產地等一些措施來規避,國家也增發了進口配額。該領導認為新疆棉在效率和成本方面都還是有它的優勢,開拓一帶一路市場來應對。
6、自治區政府政策:積*的給企業在爭取更大政策支持力度;棉花政策上會繼續沿用現有的政策;會做一個新疆棉質量的認證以提升疆棉品質;繼續堅定不移的推動紡服產業的發展。
(4)巴州農業局領導:
1、巴州棉花種植:
2020年巴州棉花種植面積是310.06萬畝,皮棉單產152公斤/畝(籽棉單產380公斤/畝以上;2019年巴州皮棉單產147公斤/畝),為豐收年;巴州的棉花主要集中在尉犁、庫爾勒和輪臺縣,去年庫爾勒種植面積88萬畝、尉犁100萬畝、輪胎94萬畝,三地面積占到該地區整個棉花種植面積的90%以上。
2021年巴州此前的種植意向307萬畝,較2020年并沒有縮減多少。截至5月20號,巴州棉花種植面積已達到290萬畝,有一些地方還在不同程度的進行補種,今年巴州棉花的預期種植面積在300萬畝左右,整體面積預計減幅3%左右,這里面有天氣災害的影響。
其中,今年尉犁植棉102萬畝;輪臺已種86萬畝,預計能到87萬畝,巴州種植面積沒怎么減,明年棉花種植面積可能還會相應有所回升。
2021年巴州在積*的優化種植結構,逐步退出了次宜棉區4個縣市(和碩、博湖、若羌、且末)小戶的種植,其中和碩作為巴州蔬菜和糧食的主產縣,今年小麥種植面積是6.8萬畝(擴0.7萬畝)、玉米的種植面積是14萬畝(同比擴大近8萬畝)。此外,基于高質量推動畜牧業發展的目標,今年巴州不僅要發展種植業,還要發展畜牧業。據統計,和碩種棉面積1.6萬畝(去年3-4萬畝)、博湖種棉7.6萬畝(去年7萬畝)、若羌種棉5萬畝(此前意向面積3萬畝)、且末種棉13萬畝(此前意向面積10萬畝),整體來看,說明農戶的種棉積*性還是很高的。
2、天氣災害:今年巴州種植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氣災害。從今年清明節以來,4月-5月的氣溫較往年的平均氣溫要低,而且出現了多次災情,有風災、低溫凍害、雹災,這迫使部分種植面積有所改動,今年的種植面積較去年及預期的種植面積要低一些。
整個巴州受災情況,5月11-12號受災的面積比較大,可能有50萬畝,但是成災面積可能就37萬畝左右。巴州政策性保險做的比較多,可以幫助彌補一些收益損失。災害性天氣導致播種期延長了,延長了5天左右。
3、巴州軋花產能變化:今年巴州地方上沒有增,兵團有增,二師去年增加四個廠,今年又增加4個。
4、棉花品質提升政策:目標價格補貼與質量掛鉤的試點方案
巴州2020年的農作物種植面積560萬畝,其中棉花是310萬畝,棉花占據主要位置,得到政府較大重視。要提升棉花品種和品質的一致性,巴州出臺了2020年度自治區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與質量掛鉤的試點方案。前期在輪臺縣已經進行了一個試點,今年試點縣市又擴大到了巴州的庫爾勒市、尉犁縣和輪臺縣。今年質量達到雙29A級和雙29B2級指標的,在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再分別增加補貼30%和15%。
此外,今年加大了巴州棉花產銷結合;同時,巴州的棉花制種量較大,僅今年春耕期間,棉花制種達到4萬噸(6000噸就可以保證巴州全州300萬畝棉花的生產)。
2.1.2、尉犁田間調研
尉犁縣興平鄉棉農劉師傅
1、農戶種植情況介紹:今年該棉農一共種有400-500畝地,面積增加了10%,去年棉花產量好收益好,由玉米等其他一些作物改種以及一些撂荒的地種起來導致棉花面積增加。所調研的地塊是其中種的*好的,其他田塊剛第三次補種的,棉花苗才冒頭。該棉農稱,這種現象在尉犁比較普遍。
2、天氣災害:調研的這片地有補種的,補種兩次,棉株生長遠遠落后去年同期,沒有補種的老苗生長情況也不好。該農戶預計單產至少要降100公斤/畝,去年風調雨順,單產都到450-550公斤/畝了。后期若氣溫高,做好田間管理,作物生長進度可能能趕上,但單產下降應該一定的。今年天氣災害沒有18年嚴重。該農戶種的400-500畝地里有180畝重播,比例占到將近一半。
3、保險方面:去年沒受災,一畝地給了40元(去年受了些雹災,但時間短,影響不大)。今年的保險還沒有定下來,大概要到7-8月份保險才會確定。
4、種植成本:人工費提高了,去年150/天,今年200/天;農資方面,尿素費用漲到2000左右了,去年1000多。該農戶種植的是自有土地,去年純收入1500-1600元/畝(不含補貼),去年收益很高。該棉農稱,該地塊若包出去,目前包地費700-800元/畝左右(這是本地的人或者認識的人給的包地費用),若外地過來(比如北疆過來的)包地,包地費1200-1300元/畝。
5、棉花植株田間測量:棉花株高在7-8公分,4-5片真葉,往年株高20公分左右,8-9片真葉,生長進度推遲了15天左右。據悉,該地塊4月15日**次播種,初次播種和去年時間差不多,但目前棉花長勢比去年晚大概15天。
6、是否轉種糧食作物:該農戶表示,棉花好賣,該種棉花還是種棉花。
7、對棉花種子的選擇:主要還是追求產量高,衣分高(去年42%衣分)。
8、對新棉上市價格:認為棉花還要漲,因為產量不好。
2.1.3、中儲棉庫爾勒倉儲庫:
1、倉量棉花出入庫情況:今年總入庫監管棉13萬噸,其中監管棉轉期貨棉38824噸(先是以監管棉形式入庫,檢驗證書出來一個月內轉為期貨交割棉),截至目前,倉單棉汽車出庫7384噸,火車出口4081噸;監管棉汽車出庫30440噸,火車出庫40375噸,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0379噸,減幅19.8%。
截至到現在,庫中監管棉還有2.02萬噸,交割棉還有2.7萬噸。13萬噸中已發生貨權轉移的大概6萬多噸,庫里大多是貿易商的,他們中大概有一半注冊成倉單。
2、今年出庫進度比往年慢的原因:(1)以前汽車運輸沒有補貼,單靠鐵路外運,客戶移庫的積*性比較高,現在汽運有補貼,客戶隨時可以運,運回去3-4天就到了,所以不著急,隨用隨運;(2)市場原因:新疆紡織紗錠增長比較快,但很多廠用氣流紡,用低品質棉比較多,而環錠紡比較少,對高等級棉需求有限。該領導否認有疆棉禁令的原因,據倉庫領導人對客戶的了解,沒有感覺到疆棉禁令的影響。調研團成員指出,由于棉花都套保,今年價格一路上行不利于棉花出貨。
3、棉花入庫公檢到注冊倉單:公檢比往年更流程,棉花進來后水雜現場檢測,纖檢3個工作日左右。一共一周之內完成,一半3-4天。
4、新疆倉庫新增情況:這兩年新疆倉庫增加得比較多,今年農二師、匯錦、尉犁縣各增加了一個庫。
報告作者
方慧玲?資深分析師(農產品)
從業資格號:F3039861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