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紡織、印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色彩鮮艷的衣服、窗簾、沙發套,甚至高端宇航服、紅外線自暖內衣、3D透視時裝、醫學材料等都離不開紡織、染整技術。這些用品的面料、色彩、花紋及各種特色功能都是通過紗線及面料設計、織造技法、色彩管理、特殊整理賦予的,紡織、染整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紡染工程系是廣西紡織工業學校(以下簡稱廣西紡校)具有傳統特色的品牌專業群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開辦以來,紡織、染整技術專業歷經近40年的歷史積淀,擁有**的專業師資隊伍、完備的教學實訓場地、知名的校企合作單位,培養了一大批紡織染整企業的從業者和創業者,其中不乏知名企業高管和**專業技術人才。
學校實力雄厚,被稱為“黃埔軍校”
黃同學是廣西紡校2011屆紡織專業畢業生,如今在浙江嵊州盛秦色織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面料設計師,作為公司骨干,他的月薪上萬元。在學校扎實的專業積累,讓她在職場如魚得水。2015屆染整專業畢業的覃同學,在江蘇夢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做外發經理,月薪超1.2萬元。類似畢業生就業案例還有許多,很多畢業生在紡織、染整行業踏實工作3~5年,月薪可達萬元以上。廣西紡校作為我區**一所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中職學校,被稱為我區紡織教育界的“黃埔軍校”。
近年來,我區實施“東融”戰略,聚力紡織產業發展,推動打造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玉林(福綿)生態紡織服裝工業園、梧州天紡紡織智造供應鏈環保產業園、柳州現代服裝產業園等。服裝產業的飛速發展,企業對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
學校圍繞我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人才需求,結合本地產業特色與學校辦學優勢,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抓手,推進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培養滿足區域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
掌握一技之長,自主創業機會多
該校紡染工程系主任姚潔介紹,該系現有紡織技術與服務、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數字化染整工藝、印刷媒體技術四個專業。對于有升學意愿的學生,學校有暢通的升學渠道,助力學生圓升學夢,“我們在教學中也不斷加強學生創業創新方面的教育,不但讓學生就好業,還能自主創業”。
張同學是學校2011屆印刷媒體技術專業畢業生。扎實的專業學習和實踐積累,讓他畢業后有了自主創業的底氣,他創辦了廣西多美印務有限公司,年薪40萬元。
據介紹,印刷媒體技術專業主要培養數字印刷工藝設計、圖文設計制作、印刷工藝管理及質量控制等相關工作的技術型人才。學校本專業的數碼印制工作室與多家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學生就業選擇面大,自主創業機會多。
軟硬件同步提升,助力人才培養
學校紡染工程系師資隊伍雄厚,中**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1%,雙師型教師比例達91%,其中既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紡織專家,又有兼職企業特派員。專業教師主持或參與自治區級和校級教改立項項目多項,先后獲得多個廣西科技成果獎和教研成果獎。近年來,專業教師課題獲得成果獎19項。教師在全國、全區各類信息化教學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教師指導學生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團體二等獎2個,個人賽項獲得一等獎5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3個。
此外,系部擁有紡織技術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染整技術實訓基地、針織實訓基地。校內配備了面料設計室、針織綜合實訓室、數碼印制實訓室、染色實訓室等13個實訓室,配備有織錦工作室、數碼印刷工作室兩個產學研工作室。
實訓設備先進齊全。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德國全自動電腦橫機、進口電腦自動測配色系統、全自動電腦小樣機等。實訓教學條件在全國同類學校中處于**水平。
提升社會服務,探索國際合作
近年來,紡染工程系致力宣傳扎染、織錦等民族技藝,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先后到兄弟院校、南寧市園博園等地開展非遺技藝傳承、師生作品展示等活動。校內成立兩個專業社團——出彩染藝社、針紡創意手辦社,學生在社團能夠將個人創意融入專業技能的訓練中,提高了學習積*性。
依托產學研工作室,校企合作研發出一批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壯錦、扎染、蠟染、數碼印花旅游產品。與南寧錦虹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共建“中國紡織服裝人才培訓基地”。此外,還協助學校為區內外企業及兄弟院校開展了數千人的纖維檢測、紡織小樣、繅絲等職業培訓。
學校不斷探索國際合作。2019年,與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舉辦了“衣路工坊”緬甸青年技術人員培訓班染整技能培訓班,面向緬甸輸出廣西職業教育標準、開展定制式培訓,為中緬紡織、染整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合作培養搭建良好平臺。
(來源:南國早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