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繪藍圖,吹號角,踏征程。一批批黨員干部沉在一線,一個個重點項目鏖戰正酣,一項項科技成果不斷涌現……走進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處處可見一番干事創業的景象。以黨建**企業科技創新,始終將高端轉型貫穿于跨越發展之中,聯發集團在助力建設現代化紡織強國的夢想征途上闊步前行。
作為公司的主心骨,省紡織產業破掣肘、立潮頭的排頭兵,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慶龍立堅韌之志、篤創新之心、創無止之境,打造“人才撬點、科技爆點、責任支點”,實現黨企共建和科技創新“雙線并進”,將“一根紗、一件事、一輩子”做到了**。
全力**企業進階
大學畢業后,帶著對紡織業的滿腔熱情、回報家鄉的情懷,薛慶龍進入聯發集團工作,經過30多年的洗禮,成長為聯發集團的當家人。“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必須緊密結合,200多名黨員是聯發集團發展的中流砥柱。”如何把黨員隊伍建設好、凝聚好、運用好,是薛慶龍為之努力的恒久命題。明確“搭好臺、嚴標準、強管理”原則,堅持“理順架構、選優配強”“兩手抓”,黨委將216名黨員劃分為8個黨支部,通過開放化選、規范化育、精細化管,鍛造了一支“精黨建、善經營、會協調”的黨員隊伍。
創新創業有黨員、科技攻關有黨員、關鍵崗位有黨員。黨委組織、支部牽頭,建立三級創新體系,在分公司和各部門開展思想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活動,動員不同層次員工參與創新,匯聚集體智慧。僅2020年就征集改善提案152 0173 3840條,采納1195條,創造經濟效益近500萬元。
聯發集團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技計劃30多項,擁有授權專利項269項,軟件著作權35項,主持制定行業標準3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6項。先后被認定為國家色織產品開發基地、江蘇省創新型領軍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奮力聚合優勢資源
從車間技術員、前織分廠廠長到銷售總經理、公司董事會董事,再到黨委書記、董事長,歲月的沉積不僅給薛慶龍帶來了豐富的處事經驗,更堅定了他內心的信念:“何為張謇企業家精神,我認為關鍵在‘實干’,一心一意把紡織做好。”從1996年擔任聯發公司前織分廠廠長至今,他從來沒有動搖過做紡織的決心。
他在實干中摸索總結,堅持大框架布局、新領域探索,一方面積*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整合全球紡織資源優勢,以生產基地“洗牌”提升競爭力,已在美國、意大利、孟加拉等國家和地區布局產業版圖;另一方面積*搭建黨建**發展的工作平臺,組建“江蘇聯發高端紡織技術研究院”,發掘科技“爆點”,打通發展“瓶頸”。
2019年,組建省屬科研事業單位“江蘇聯發高端紡織技術研究院”,在高性能、功能化纖維及其應用技術方面實現突破、**市場需求;帶領聯發集團獲評“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五星級上云企業”;先后承擔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30多項,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
著力詮釋社會擔當
“聯發有兩份事業:一是紡織產業,二是慈善事業。”這是薛慶龍常說的一句話。成熟的企業,一定是社會的一分子,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作貢獻。
24歲之前,對于家住立發街道劉缺村9組的小徐來說,生活是灰色的。自己身患嚴重脊柱側彎,喪失勞動能力,9歲時父親意外去世,母親離家出走,相依為命的奶奶癱瘓、爺爺常年抱病,弟弟還在求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薛慶龍帶頭,組織公司黨員職工捐資10余萬元,幫助小徐進行了全市首例矯正手術,一個家庭獲得新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聯發集團黨委捐款188萬元用于抗疫。推出一系列暖心舉措,讓69名外地員工在海安度過了一個溫馨、暖心的新年。薛慶龍以實際行動積*投入抗疫,每天到廠區巡查防控情況,提醒值班人員做好自身防護,統籌抓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和擔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