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公司黨委團結帶領全體黨員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面對復雜的經濟環境,繼續深化黨建與企業的融合發展,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通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進步做出愉悅人應有的貢獻。
——愉悅家紡有限公司黨委
愉悅家紡有限公司黨委自2012年成立以來,始終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凝心聚力抱成團,一心一意謀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自身特色的“一三三六”黨建工作模式,目前下設黨支部19個,黨員333人。在黨建**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下,公司深耕細作“大家紡”與“大健康”兩大生態產業鏈,迄今已擁有數十家分子公司,業務范圍遍及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為國家創匯上百億美元,創造的“愉悅發展模式”成為行業競相學習的標桿典范,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追求**的產業報國之路。
黨建鑄就基石
創新“一三三六”模式
愉悅家紡高質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黨建的**。在多年的黨建工作實踐中,愉悅家紡形成了具有鮮明自身特色的“一三三六”黨建工作模式,其主要內容是:樹立一個核心理念,用活三大促建機制,建設三大學習平臺,開展六大常態化黨建活動。在愉悅家紡,黨員干部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劉曰興董事長在山東紡織服裝新動能大會上做主題演講
樹立一個核心理念。公司黨委從企業發展實際出發,牢牢把握企業追求經濟效益*大化的經營管理目標和黨組織追求政治價值*大化的黨建工作目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牢固樹立起“黨建也是生產力”的核心理念,以“職工群眾滿意、企業經營組織滿意、上級黨組織滿意”為目標,有力實現了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之間的利益整合和組織整合,找到了企業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和發展空間,真正把員工、企業和黨組織連接成一個目標、價值和命運的共同體。
劉曰興董事長向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介紹公司創新成果">
用活三大黨建促進機制。“三大促建機制”是黨員先鋒表率機制、黨員干部測評問責機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其中,黨員先鋒表率機制主要是通過公司設立的“先鋒模范崗”,讓黨員亮身份、亮崗位、亮承諾,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機時刻豁得出”,帶領員工積*開展各類創先爭優、愛崗敬業系列活動。黨員干部測評問責機制主要是通過手機悅云黨建平臺,每季度開展黨員干部千分評、三能干部、五愛員工、十好班子等測評活動,讓廣大員工來給身邊的黨員干部和班子集體進行評價打分和監督,在這一體制的促進下,公司黨員隊伍形成了風清氣正,人人力爭上游的良好氛圍。黨風廉政責任機制則是在公司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將責任層層落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套上責任的“緊箍咒”。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曾調研家紡研創中心">
建設三大學習成長平臺。為了不斷創新黨建工作,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愉悅家紡先后建設了線上線下黨建互動學習平臺、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和黨員群眾傳幫帶成長平臺,有力推動了黨員與員工、員工與企業的共成長。線上線下黨建互動學習平臺方面,公司黨委一方面利用線上悅云手機APP軟件定期上傳黨建內容,實現了19個支部的在線學習;同時在廠區增設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兩學一做宣傳欄、黨員活動室等一批黨建思想宣傳陣地,讓每位黨員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在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方面,公司依托“山東省生態(健康)紡織品創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工作站等十余個人才成長平臺,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實踐和創新環境。此外,通過黨員群眾傳幫帶成長平臺建設,開展“師帶徒、共同提高”、“促安全,共保平安”、“帶技能,共強素質”、“帶作風,共樹形象”、“帶業績,共促發展”等有力推動了企業的學習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愉悅家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獎團隊合影留念
開展六大常態化黨建活動。為了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發展,公司黨委先后開展了“創先爭優,年度評優活動”、“三亮三樹,我是黨員向我看齊活動”、“共建共享,跨公司黨建交流活動”、“扶危濟困,社會慈善活動”、“關愛一線,心連心慰問活動”、“匠心筑夢,工匠大賽活動”等活動,不僅使黨員成為全體員工爭相學習的典范,更營造了和諧、上進、學習的良好氛圍,公司累計培養出全國技術能手3人,省級技術能手8人、市級以上勞模16人,**技師20人,各類專業工程師300余人。
劉曰興董事長榮獲感動濱州人物
創新厚植沃土
加速轉型智引未來
經過全體黨員職工的艱苦卓絕的奮斗,如今愉悅家紡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戰略轉型期,其核心是以創新賦能促發展,以創新開創企業成長和發展的新時代。
迎接建黨100周年召開學黨史 感黨恩 跟黨走 主題黨日活動
唯有創新,企業才有未來。在這一理念下,公司黨委始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每年不低于2億元的科研投入,持續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優勢,先后建成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國家認可實驗室、院士工作站、中烏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家紡循環經濟研發中心、山東省生態技術創新中心、山東省國民經濟動員中心等30余個***、省級產學研用平臺,并積*承擔參與了30余項國家重點研發課題的攻關和36項國標及行標的制定,先后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次榮獲中國紡織行業科技進步獎和專利*高獎,累計獲得了418項國家專利和超過12000項專屬知識版權。尤其近兩年來,企業自主研發的生物基長效抗菌纖維新材料、納米碳素遠紅外纖維新材料、“納纖膜”新材料等多種健康纖維新材料達到國際先進或**水平,年創造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成功**了全國紡織行業材料變革的浪潮。
公司研發中心現為國家CNAS認可實驗室
科技創新的累累碩果不僅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占盡先機,在全體黨員職工的銳意創新、精耕細作下,“愉悅智造”更是遍布國際市場。多年來,愉悅已不再滿足于將商品賣出去,而是著眼于創造出一個“市場”,企業連續鑄造了“愉悅之家”“繪睡”“映壽滙”等一批在國內外叫得響的自主居家生活品牌;企業在烏克蘭建設中國**亞麻國際科技產業園,打破了中國亞麻資源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旗下悅麻品牌成功打入“世界時尚之都”意大利米蘭時裝市場,成為國際奢侈品牌和設計機構的高檔面料供應商;通過加深與宜家、迪卡儂、家得寶、羅萊、水星、全棉時代等國內外一線品牌的合作,打造出行業ODM合作的新典范;在非洲創立的CHIGANVY、FLYGLE、HOLLANTEX三大印花服飾奢侈品牌,市場占有率突破70%,牢牢占據非洲的高端服飾面料市場。
公司居家世博館現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企業發展的主心骨,公司黨委正帶領全體員工主動調整發展戰略,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加快向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
愉悅集團大健康產業建設規劃
態度決定高度
勇挑時代重任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愉悅家紡黨委聞令而動,帶領公司上下以情懷擔當沖鋒“防疫一線”,依托大家紡產業鏈、大健康產業鏈“雙鏈”協同優勢,開足馬力增產、擴產、轉產各類防疫物資。公司被列入工信部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隨時接受國家工信部和省工信廳統一調撥。
疫情期間向濱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防疫物資
為滿足疫情防控需求,公司火速上馬建成了濱州市首條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生產線,日產醫用口罩20萬只、防護服3000余套,以及20余種其它醫療器材,其中,醫用防護服的產量一度占到山東省總產能的1/5,強力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納纖膜”新型材料擁有四大關鍵核心技術,并榮獲20余項國家專利。經權威檢測病毒隔離效果超過醫用口罩國家標準,該材料是生產防護服、口罩等醫用物資的黑科技材料,同時在皮膚再生、生物傳感、生物工程支架等生命健康領域和新能源、環境治理、氣液體過濾等工業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
旗下山東如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防疫物資保障單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疫物資*緊缺的關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曰興代表公司一次性向濱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價值累計超過500萬元的防疫物資,包含1萬套防護服和100萬只防護口罩(包含10萬只兒童口罩)。此外,公司還向當地中小學、企事業機關無償贈送了價值上百萬元的各類防疫產品;欣悅康復醫院還安排60余名醫護人員組成多個抗疫小分隊,冒著疫情風險,進入當地企業和社區開展義務消毒、測溫以及防疫知識宣講,服務社會防疫工作,彰顯了愉悅的責任擔當。
愉悅家紡臨時調整多個無菌生產線加速生產防護用品">
鏡頭
愉悅家紡副總經理張繼紅榮獲全國紡織行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光榮稱號。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深深牽動著張繼紅的心。她積*響應公司號召,大年初二就組織縫制車間員工復工復產,開發抗疫防疫產品,為抗疫爭取了時間,發揮著積*的作用。將原本生產紡織品的生產線改造成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服生產線,為疫情防控增產、轉產各類防疫物資贏得了寶貴時間。在她的**下,一批批疫情防護用品“走”上戰“疫”一線,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貢獻,她的行動深刻詮釋了那濃濃的家國情懷和滿滿的責任擔當。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張繼紅(右)
車間一線黨支部用飽滿的熱情獻禮國慶
以黨建為**,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今后,愉悅家紡必將充分發揮黨建融合企業發展的新優勢,深耕細作“大家紡”與“大健康”兩大生態產業鏈,整合資源,凝聚合力,續寫新的輝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