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1年3月22-26日),國內外棉價大幅下跌;國內外棉紗價格跌幅加大,滌綸短纖價格大幅回落。
一、國內棉價加速回調
本周,歐洲疫情再次反彈疊加中美關系緊張,引發市場對需求擔憂,H&M停用新疆棉推波助瀾,鄭棉跌破152 0173 3840元/噸關口,皮棉現貨價格跟跌。2021年3月22-26日,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5435元/噸,較前周下跌191元/噸,跌幅1.2%;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5521元/噸,較前周下跌386元/噸,跌幅2.4%。
二、國際棉價大幅下跌
歐洲第三波疫情卷土重來,多國重啟封鎖,導致國際原油大跌,疊加美聯儲暗示減少購債,ICE期棉遭到瘋狂拋售,國際棉價大幅下跌,ICE棉價觸及跌停。2021年3月22-26日,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84.62美分/磅,較前周下跌1.44美分/磅,跌幅1.7%;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89.82美分/磅,較前周下跌3.61美分/磅,跌幅3.9%,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486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566元/噸,跌幅3.8%,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低1035元/噸,內外價差較上周擴大180元/噸。
三、國內外棉紗價格雙雙下跌
本周,隨著棉價下跌,下游棉紗量價雙降,前期生產訂單即將結束,新訂單跟進乏力,市場詢價采購積*性明顯降溫。歐洲封鎖延長引起消費擔憂,國際棉紗市場轉淡,外紗價格下調。目前常規外紗高于國產紗463元/噸。下游坯布走貨放緩,純棉布價格繼續下調。滌綸短纖價格跟隨石油價格走低。
四、后市展望
美聯儲暗示減少購債,國際棉花市場動力減弱。通脹壓力迫使巴西、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央行先后宣布加息,其他新興經濟體加息預期增強,鮑威爾表示將逐步減少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購買規模,美股集體跳水。國際棉花市場方面,2020/21年度美棉簽約基本完成,裝運量達到64%,ICE期棉走勢現實動力繼續減弱;目前美國東南地區進入備耕階段,USDA預計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收獲面積將增加2.9%。目前,下游歐洲延長封鎖,世界港口物流不暢現象嚴重,2月以來美國港口貨物積壓問題達到高峰,印度棉花延遲或放慢裝運出口,棉商無法報出在途棉花報價。H&M停用新疆棉事件遭抵制仍在發酵,短期內歐美紡服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將會下降。預計短期內國際棉價寬幅波動仍將繼續。
消息擾動市場情緒,國內棉價延續低迷走勢。近期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強調,我國有較大的貨幣政策調控空間,中國貨幣政策始終保持在正常區間,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適中,強調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國內棉花市場方面,受棉價下跌影響,本周國內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皮棉銷售進度較上周放緩16%,截至3月26日,累計銷售皮棉488.9萬噸,同比增加133.1萬噸。據中國棉花網近期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54家紡企以新疆棉為主要原料的占85%,半數企業計劃加大國內市場銷售。針對美歐對新疆棉花及制品的制裁,40%企業認為影響一般,可承受;33%企業認為影響較小,損失不大,無所謂;幾乎無影響的占18%;影響嚴重,已造成較大損失的僅占7%。目前下游市場春夏季訂單接近收尾,市場處換季過渡期,棉紗、棉布價格跟跌,下游客戶下單不多。受美制裁新疆棉消息影響,短期內市場擔憂情緒尚未解除,聚焦中美關系下一步發展,國內棉價預計維持低迷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