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民革專職副主委曾蓉建議“堅持校服行業的科學管理;充分發揮市場在校服配置中的關鍵作用;解除類似’*高限價’、‘本地設廠’等不合理規定,讓校服在各個區域自由交易,以公正監管促進優勝劣汰。”
自2015年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來,中國校服行業加快了變革的步伐,越來越多的孩子穿上了更安全、更美觀、更舒適的校服。曾蓉委員長期關注中國校服行業發展,曾連續在兩會期間發聲呼吁。為了提案更加落地,在2019年《關于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提案》成稿前,她帶隊走訪調研了多個省份的10余家校服企業、20多所學校,發放問卷2211份,形成了1.1萬余字的調研報告。2021年,對于“十四五”期間校服產業的發展,曾蓉委員提出以下建議:
**、在政府指導下建立起科學的行業規范體系,突出企業的主體責任,規范校服采購流程,在校服的選購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力量,讓采購行為規范化、透明化、公開化,促進行業品牌化發展。
第二、用創新的技術、科學的手段來管理校服行業。“十四五”期間,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校服行業也應該把滿足國內學生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利用科技創新技術,提升校服行業的管理效率。
第三、校服行業標準的制定,應遵循科學、符合實際,讓校服既能保障學生安全與健康,又能給行業留出合理的創新空間,滿足學生們對美學與舒適性的需求。
《關于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提案》提出后,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多次組織會商,督促了相關工作和政策的落地。目前,部分地區已經推出了相應政策措施來疏導校服機制中的“堵點”。2021年1月21日,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于今年3月5日起,廢止原有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的意見》,要求省內各地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教基一〔2015〕3號),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和省的要求,引入家委會進入校服采購過程,構建公平公開、規范有序的校服選用秩序。
另一方面,供給側改革也在加快速度。提案提出后,在中國服裝協會的主導下,國內**校服產業專業研究機構——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成立。兩年來,研究中心聯動協會、企業、行業專家的智慧與力量促進中國校服行業逐步走向市場化、透明化,并通過專業調研報告為校服優質供給能力提升提供行業指導。這其中,以伊頓紀德為代表的校服企業積*探索、創新、落實政策標準,不斷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隨著相關政策的推進實施,地方壟斷、采購不透明、利益輸送等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行業痼疾,也將得到重點關注和治理,校服營商環境也會更加公平開放。
關于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
為響應教育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加大產業研究力度,引導相關各方踐行先進校服文化理念、重視質量提升和技術創新,推動校服產業向品牌化、規模化、精細化的高質量發展模式轉型升級,中國服裝協會與江蘇蘇美達伊頓紀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共同成立了“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并于2020年1月正式面向全社會公開招募成員單位。經過會員資格確認、申請材料核實、負面消息查詢等的嚴格審核過程,目前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委員單位”和“成員單位”共16家企業,均為主營校服產品或即將進入校服領域的服裝行業優秀企業。
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的業務范圍包含:
(一)校服產業發展狀況調查和研究,定期形成行業報告。
(二)校服市場協調。
(三)校服領域政策及標準體系研究。
(四)校服生產質量提升及技術進步。
(五)校服設計與服育研究。
(六)國際交流。
(七)國家、地方及企業相關重大項目的研究。
(八)構建媒體、專家學者等組成的專家智庫。
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組織機構名單:
主任單位:
中國服裝協會
執行主任單位:
江蘇蘇美達伊頓紀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副主任委員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新益紡織品有限公司
福建校園達人工貿有限公司
湖南旭榮制衣有限公司
遼寧順成實業有限公司
江蘇大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德龍源服飾有限公司
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
優卡(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員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浙江萬順服飾有限公司
重慶弘博士服飾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大秦學士服飾有限公司
山西景柏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依文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陽光蓬峰服飾有限公司
大連新新服裝制造有限公司
秘書處負責人:
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專業委員會 楊吟寒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