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2020年已經**收官,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盡管面臨了不少嚴峻的考驗,但是仍然交出了亮眼的成績,特別是出口逆勢翻盤,拉動全國貨物貿易整體出口增長1個百分點。現在我們將目光聚焦,著眼于各個環節的紡織服裝上市企業,看看作為行業領軍者的他們在艱苦的2020年表現如何。
上市數量創新高
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2020年紡織服裝企業也進入了“上市”密集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年紡織服裝類企業實現IPO上市數量和募資規模快速提高。全年共有18只紡織服裝類新股上市,占年度IPO企業的4.55%,是近二十年來增長速度*快的一年。IPO**募資達152 0173 3840億元,占A股全年IPO募資金額的4.15%,比上年的1.97%大大提高了2.18個百分點。
從細分專業領域看,本年度紡織服裝類上市募資企業以化纖制造、服裝服飾和產業用紡織品為主。其中化纖制造類企業占比33.33%,產業用紡織品類企業27.78%,服裝服飾企業22.22%。這三個專業領域的上市企業數量占整個新上市紡織服裝類企業的83.33%。2020年18只新上市紡織服裝類企業專業分類和近年來紡織服裝類企業上市情況如下。
老牌上市公司喜憂參半
從發布業績預告的幾家傳統紡織制造企業來看,受疫情影響生產復工被推遲,加上下游需求萎縮,業績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是虧損。
魯泰集團2020年預計盈利9000萬元–13500萬元,上年同期利潤9.5億元,同比下降90.55%-85.83%。
新野紡織發布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0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6億至2.51億,同比下降29.85%至10.17%。公司解釋稱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業延遲復工復產,導致產銷量下降,利潤下滑。
華孚時尚預計2020年虧損3.5-4.3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4.023億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新疆等大部分區域產能復工復產較晚,增加了大額固定費用開支,受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制裁之借口“阿克蘇華孚大規模解決就業有強迫勞動之嫌”的牽連,多家美國品牌取消訂單、中止合作,給公司經營造成了負面影響。
△陽光集團
1月29日,江蘇陽光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0.00萬,同比下降80.17%。公司關于對主營業務的影響公告解釋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宏觀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公司復工及下游需求受到一定影響,對公司產品的銷售造成了影響,公司營業收入下滑。由于國內疫情受到控制,公司下半年國內業務恢復良好,但國外業務仍受到影響。
如意集團預計盈利550萬元–8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4800萬元,同比下降83.39%-88.5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剔除資本溢價等因素,只看經營利潤,下同)虧損6000萬元–8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8.43%-591.24%。
下游服裝品牌的表現稍好,頭部企業多數保持盈利或正增長。
雅戈爾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7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31.78億元,同比增長約80%。主營業務方面,公司預計 2020年度時尚服裝板塊完成營業收入約58.3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約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14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太平鳥門店
太平鳥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0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27%左右。2020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6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59%左右。
美邦服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2億元-5.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8.25億元,業績同比上升0.66%-29.74%
疫情受益企業業績爆發
△欣龍控股的工人將過濾無紡布運入中轉庫房
無紡工業的龍頭企業欣龍控股發布業績預告,2020年度凈利潤1.75億元至2.2億元,增長35.26倍至44.59倍。由于醫療衛生防護用品和個人及家庭清潔衛生市場需求增加,刺激上游無紡布需求快速增長,公司無紡布產品銷售額和毛利在市場需求帶動下出現了大幅上漲。同樣受帶動的還有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近日發布業績預告稱,2020年利潤預計在36.5億元–39.5億元,同比增長568%-623%。
但同樣是生產口罩,也有企業時機失誤反倒造成虧損。去年受資本市場熱捧的聚杰微纖凈利潤450萬元至670萬元,同比下降92.46%至88.77%。公告稱2020年受歐洲疫情影響,公司產品需求較往年受到*大的抑制,導致出口訂單大幅減少。2020年出口金額為2.0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7.85%。為滿足公眾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公司建立口罩生產車間,因后期口罩及原材料價格發生較大幅度下跌,2020年度口罩業務累計虧損585.60萬元。
四季度行業反彈
上游原料企業扭虧為盈
去年四季度紡織產業鏈下游需求大增,產業鏈上游的化纖行業業績超出預期,主營產品量價齊升,令相關上市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獲得正向修復。在已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的相關上市公司中,華峰化學、新鳳鳴、中泰化學等公司去年四季度業績都取得了超預期增長。
根據華峰化學公布的2020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去年歸母凈利潤20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8.6%至35.8%。其中,第四季度單季度歸母凈利潤7.59億元至12.59億元,環比增長31.8%至65.9%。公司表示,去年第四季度業績大超預期增加的主因是主要產品氨綸和己二酸量價齊升。氨綸40D與己二酸去年第四季度均價分別為36840元/噸、7495元/噸,環比分別增長18.8%、22.5%,同時公司產品產銷量較上年同期有明顯增長。
△?新鳳鳴的?生產車間
新鳳鳴預計202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8億元到6.5億元,同比減少52.02%到57.19%。但是,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下游需求回暖,石油價格企穩,公司產品盈利空間逐漸修復,加上新產能投產,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28.55%到56.65%。
1月16日,中泰化學發布修正后的2020年業績報告,凈利同比扭虧為盈。公司表示,業績修正的原因主要是去年第四季度公司主要產品聚氯乙烯、粘膠纖維銷售價格上漲所致。據安信證券測算,以公司公告的183萬噸PVC 樹脂、73萬噸粘膠纖維產能計算,若PVC、粘膠短纖每噸上漲1000元,公司利潤將分別增加12.1億元、4.8億元。
無論從新上市企業類型還是去年的業績來看,紡織產業鏈的利潤分配格局已經十分明顯。上游化纖原料以及下游服裝品牌和產業用紡織品表現亮眼,傳統勞動密集型的紡紗織造企業則陷入了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的局面。作為產業鏈的中間環節,既沒有議價權也缺少品牌溢價,加上勞動力成本逐年攀升,產品附加值低,傳統紡織企業的利潤空間已經微乎其微。只能寄希望于2021年疫情能夠得到控制,下游需求得到釋放,傳統紡織制造的產銷形勢好轉,才能挽救當前的被動局面。
來源:中紡企聯、上海證券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