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 ? 2021年元旦,一年一度的跨年行情又開始了,然而和往年比起來,今年顯得特別“瘋狂”。截至1月14日,CYC32S純棉紗價格報收24050元/噸,與上個月同期相比,大漲2152 0173 3840元/噸,漲幅9.82%。
從近日對部分紡企調查來看,自12月下旬開始春節前原料補庫便已全面展開,相比較而言大中型紡企采購、囤貨意愿更強,部分紡企棉花原料庫存上升至40-60天左右。而小紗廠補庫意愿偏低,仍未明顯脫離“隨用隨買”的狀態,但棉花庫存上升至20-30天的企業占比較高。究其原因可能為以下幾點:
一、由于10、11月份外貿公司、服裝及面料企業、棉紡織廠接單形勢比較順暢,被壓抑了大半年的外貿、內銷消費熱情得到集中釋放,大中型紡企的訂單普遍排到1月下旬甚至春節前;
二、春節大量人力返鄉,疫情的不確定性上升,很大一部分紡服企業加班加點抓緊春節前趕單,以期盡早、盡快的交貨并回收貨款,降低風險,棉花采購隨之放量;
三、在原油、能源等大宗商品牛市及2021年通脹的大背景下,不僅棉花加工、貿易企業、投機商判斷2021年棉市上漲可期,紡企也認可棉價“易漲難跌”,適量囤積原料成為必然選擇。
從紡企產銷情況來看,截至1月14日,中國紗線庫存指數已跌至5.9天,創歷史新低。很多紡企目前基本已無庫存,沒有棉紗現貨可售,需按單排產,紡企的開機率也維持在近年來高位。本次年前行情與2020年國慶期間的行情不同,本次下游有終端訂單支撐,從宏觀的大視角來看,疫苗的投放使用,對遠期的消費有修復預期,海外市場進入了補庫周期,沃爾瑪之類的商超、大賣場訂單開始集中下發到國內加工廠;國內紡織服裝業常規的秋冬季補單及春夏訂單下發,產生了集中性的需求。
利潤方面,紡企在去年8月前的日子并不好過,經歷了長時間虧損之后,好不容易在10月的行情中出現盼頭,結果由于原料棉花上漲過快,等到了10月中旬行情又戛然而止,一些提前訂原料的紡企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根本沒有享受到棉紗漲價的收益。而本次行情卻有所不同,目前無論是即期利潤還是用20天原料利潤,紡企的盈虧都已超過千元。幾乎零庫存加上利潤尚可,這段時間則成了紡企業績扭虧轉盈關鍵點,因此,紡企對外報價上也往往采取挺價的策略,漲價意愿較強,在接單方面連大單長單都不愿意接。
雖然內紗依然在漲,但價格已從瘋狂中回歸理性,然而進口紗外盤卻依然在上漲,內外紗價倒掛。截至1月14日,FCYINDEXC32S報收24116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2364元,漲幅10.87%。由于疫情導致的供需錯配,海外國家的紡紗產能仍未完全恢復,開工率在7-8成左右,但需求恢復較好。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物流運輸問題也比較大,集裝箱緊缺的問題依然嚴峻,海運費增加也成為了外紗“剎不住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表示,美國將禁止進口來自中國西部新疆地區的所有棉花和番茄制品,同時也適用于第三國加工或織制造的產品。這意味著新疆棉制成的紡織品服裝,不管以何種方式,都將無法進入美國市場,這對新疆棉以及使用新疆棉的國產純棉紗將形成不利影響。其實在去年11月30日,美國就已經開始對我國實行新疆棉禁令了,但僅針對兵團,影響面較為有限,但本次升級成針對所有新疆棉,影響加深。
從表面看,如果出口美國的訂單只能使用進口紗,那么將對進口紗利好,如果因此導致國產紗與進口紗價格倒掛,那么國產紗的優勢也將顯現出來,若訂單下游為出口至非美國家或者內銷訂單,原本使用進口紗的訂單則會更傾向于使用國產紗。也就是說新的禁令有可能形成下游使用方面的轉換,整體對純棉紗需求的減少并不見得會有大量萎縮。但從更深的角度去看,禁令的出臺會影響下游對未來訂單的預期。
目前下游備貨棉紗或坯布多是基于對年后旺季行情的看好,包括出口和內銷,若出口美國訂單受阻,預期就會被打掉一部分,這將對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定打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