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根據原料的不同,化學纖維可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我國化學纖維工業總產量由4831.71萬噸增長至5952.80萬噸,整體呈上升趨勢。
化學纖維行業發展困境
1.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雖然我國化纖產量已占據全球產量超過60%,但其中以常規產品居多,雖然差別化產品、產業用產品比例逐漸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整體技術裝備落后,產品附加值不高、技術含量較低,企業研發投入少等問題,企業整體創新意識不強。同時,我國紡織機械設備與國外知名企業相比,技術水平也存在不小的差距,這對我們化纖行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2.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將呈現趨勢性的上漲。特別是生產、設備操作等一線崗位的員工長期存在招聘難、薪酬浮動大的情況。生產人員薪酬波動會影響企業生產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經營業績。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勞動者對勞動收入增長的預期不斷增加,行業面臨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
化學纖維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紡織工業“十三五”科技進步綱要》將“高性能滌綸工業絲制備技術”、“尼龍66纖維規模化制備與功能產品開發”和“PLA纖維”列為“十三五”紡織工業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著力提高常規化纖多種改性技術和新產品研發水平,重點改善滌綸、錦綸、再生纖維素纖維等常規纖維的阻燃、抗菌、耐化學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品種比重。產業政策的不斷推出,給行業內企業指明了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也將支持我國化纖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2.應用領域不斷拓寬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雖然傳統紡織工業不斷萎縮,但產業用紡織品發展勢頭強勁,美、日、德等國產業用紡織品加工量占比均在40%以上,而我國紡織纖維仍以服用為主,2019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纖維加工量占化纖整體加工總量的比例為27.22%,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未來產業用紡織品將成為化學纖維行業發展的新的強有力的增長點,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紡織纖維加工量將達到2.53億噸,其中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占比將達67.4%。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