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期浙江區因為環保治理,而進行的限電限產的消息已經在我們的朋友圈里隨處可見。12月15日福建省鴻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關于2021年春節期間停供汽時間的通知》,停汽時間提早超越往年,留給紡織生產時間不多了,染廠放假時間的日子也屈指可數。
越是臨近年底時候,紡織市場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點,往年市場因為春節國內紡織工業近一個月的停產放假,在年末將大量年后訂單提前生產,或者一定程度的備貨。按照紡織行業生產特點,正常來說織造企業是*先放假的,染廠等熱電廠停氣以后也會進入放假狀態,面料商貿易商一般是堅持到*后的。
江浙地區、福建石獅紡織印染在行業中具有相當重要位置,在年末的紡織生產中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但浙江地區此次的限電停產必然導致大量紡織訂單無處生產或者生產交期延誤,同時也就意味著這類訂單有著強烈的轉移意愿。
吳江盛澤地區在紡織行業的地位是全球市場有目共睹的,此次浙江地區限電停產,而盛澤地區還沒有出現,所有紡織生產企業都可以立即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目前盛澤市場上已經開始有不少印染廠訂單量出現大幅增長的現象。
“我們廠的進倉量在本周一的時候每天只有50萬米左右,完全是不夠70萬米產能消化的。但是從周四開始進倉量毫無征兆的突然迅猛增加,達到了100萬米/日。這個量今年也就是年初的時候,剛復工大量訂單積壓才出現過。”一位染廠負責人介紹道。
不僅于此其他很多染廠也有相同的情況,據一位貿易商介紹,他們現在的訂單在三四家染廠加工,基本每家都很忙,明顯感覺*近幾天訂單量相對前期是增長的。
其實放假消息傳來,勢必會帶來一定的落單,長時間的放假,部分外地紡織工人尤其是家鄉較遠了,可能已經回家,即使工廠復產也很難滿負荷生產;另一方面一月份不少紡織企業將陸續停產放假,留給印染生產的時間并不多,大量積壓訂單指望在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內生產完成,顯然也是不切實際的。
借著原料價格上漲,一些紡織企業接單表現不俗。蘇州品種多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靖義表示這周以來訂單成交比上月底有所改善,“上周一日差不多走2萬米貨,這周在4萬米左右,市場應該是迎來了年前*后一波補貨。”
主營牛津布的大平特種紡織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李震表示:“我們主要做牛津布軍工面料,今年訂單整體較好,現在手頭訂單能做到明年6月份。往年一個花型做500萬米,今年一個花型就能達到800萬米。”
此外徽龍紡織的張傳奎也表示近期手頭的訂單整體狀態比較好:“我們的訂單基本都是外貿出口,以家紡產品為主,主要是美國的超市客戶,訂單一直持續。”
當然,久經沙場考驗的紡織老板也不是盲目樂觀的生產,對于2021年,不少企業負責人還是謹慎偏樂觀的。
徽龍紡織的相關負責人說道:“如今很多國家已經公布疫苗接種計劃,對市場肯定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對服裝類客戶,對家紡類客戶可能好處受限,畢竟今年因為疫情很多人都只能在家里呆著,才增加了家紡產品的更替頻率。”
此外據業內專家表示,目前終端內外需求持續向好,國內**海外一步,服裝社零銷售額9月已實現單月同比增長8%,出口金額隨著疫苗落地和海外經濟重啟,預期也會加速改善,紡服整體終端需求有望回升。
話說臨近年底,紡織行業該接的訂單也接得差不多了,布老板們現階段比較關心的問題,忙完發貨忙催款。
紡織行業的賒銷問題由來已久。市場的競爭激烈,讓許多企業紛紛采取賒銷模式吸引客戶、留住客戶,以緩解壓力。可是時間一長,客戶就會形成賒賬交易習慣,有些老板甚至“磨洋工”,貨款拖著拖著就賴皮了……
紡織行業里“賒賬”已經成為了“行業規矩”,也就是圈內常說的“潛規則”。市場的競爭激烈,讓許多企業紛紛采取賒銷模式可是在做生意的同時,也埋下了不大不小的“定時炸彈”。
接下來要帳,成為紡織老板們的心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