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12月的杭州余杭葛家工業園,進進出出的車輛川流不息,一袋袋的原料被接連搬到生產線上。服裝企業一年*忙碌的時候,又來了。
作為“杭派服裝”設計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基地,余杭喬司街道生產型企業多達152 0173 3840余家,服裝企業占比在90%以上,集聚外來務工人口近30萬。這里也因此成為杭州服裝產業的風向標。
“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又逢冬裝和春裝交替生產的季節,今年冬天,余杭區的服裝生意比往年都好。
訂單逆勢增長20%
疫情后,企業快速恢復活力
“咔嗒嗒、咔嗒嗒”的縫紉機聲音從裁剪車間從葛家工業園綜合體杭州赟鼎貿易有限公司里傳來。一排排工人被各種顏色和材質的布料包圍。沈源撿起地上的布料,踩著縫紉機加工,幾分鐘后扔進了另一旁的框里。
94年出生的沈源,從大連的服裝加工廠離職,轉而到了杭州,一做就是三年。“杭州這邊工資比老家高,按件計算,每個月下來基本都可以過萬。*重要的是廠里訂單也穩定,我們不用經常換來換去。”
年后的疫情大考,讓許多行業的“未來”提前到來。作為“未來”之一的“線下門店線上化”,在一瞬之間變成了必備的生存能力。
一直以來就主打線上銷售的赟鼎,就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逆勢增長。“今年是服裝大年,生意非常好。”赟鼎負責人繆彬彬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東南亞等地疫情嚴峻,外貿訂單陸續回流,他們也接到了不少外貿訂單。“還有可能是因為預計今年比較寒冷,所以冬裝的需求量也大了許多。”
而杭州奈赫服飾有限公司,也在今年重點發力直播電商。企業負責設計、加工、打樣等,并尋找電商企業和主播合作,通過淘寶直播打開銷路。“今年訂單量增長達20%-30%。”企業負責人葉金榮說。
在葛家工業園的綜合體這一幢樓里的50多家企業,基本上都有相似的感受。一方面是因為海內外訂單一起涌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復工復產的速度快。據了解,當地今年通過深化“三服務”工作,尤其在服務企業上,加大了力度與頻次,包車專列助力企業員工返崗,從江西、湖南、接回員工200余人,同時還聯系銀行提供信貸支持政策,緩解企業資金周轉的壓力。
繆彬彬說,往年一年的訂單約30萬件,而今年則預計增長了25%。訂單增長本是件令人開心的事,但他與此同時也遇到了新的問題。“我們發現熟練工難招了。”繆彬彬說。企業生產線上的員工在60人左右,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但在這樣的旺季,他們還是期待能招到更多有經驗的員工。
搭建供與需的橋梁
供應鏈,“串”起服裝行業全產業鏈
其實,企業面臨的招人難問題,背后是用工資源的一個不平衡現象。在淡季的供需關系是用工大于需求,而現在的旺季恰恰相反。
如何能夠精準對接需求關系,平衡用工,既能在旺季滿足用工需求,也不至于在淡季產生員工因訂單少、工資低而人員流失?
據悉,余杭當地從去年開始就引進了服裝創新綜合體概念,目的就在于利用大數據更為集約化地分配訂單,更加合理有效地做好勞動用工的人力資源的配置。今年,還通過“低散亂”企業的整治,還騰出了空間,引進了得體供應鏈公司,目前已入駐到三鑫園區,正在緊鑼密鼓裝修中。
據悉,得體供應鏈公司租賃廠房約1萬余平方米,明年預計投入設備資金1000萬元。“主要就是做成一個制造空間,得體供應鏈公司提供生產場地、設備和人力,服裝班組可以拎包進駐。而企業只需要尋找訂單,設計樣式即可。”綜合體負責人王偉力說,通過跨地域性接單的手段,平衡全年用工需求。
此外,還有不少大中型服裝企業投入研發資金,探索發展智能制造之路。通過現有設備改造,推動“機器換人”,在減少用工的同時,還降低了對人工熟練水平的要求。多措并舉之下,不僅有效解決了用工缺乏,也緩解了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帶來的壓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