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綜合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路透社、CNBC等多家外媒16日報道,中國*近已經在限制國內紡織廠使用澳大利亞棉花,澳棉行業正準備應對或將到來的“毀滅性打擊”。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0月16日*新報道,澳洲政府內部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棉花加工企業已經接到通知,未來將停止購買澳洲棉花。不過,澳大利亞農業部長戴維·利特爾普勞德周四表示,該國并未受到對華棉花出口變化的官方消息。
在10月16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日本NHK記者提問,澳大利亞棉花協會稱,中國政府*近勸阻國內棉紡廠不要進口澳大利亞生產的棉花。這是否屬實?
對此,趙立堅表示,我不了解你說的有關情況,建議你向中方有關主管部門詢問。
有消息人士稱,現在中國的紡織廠已被警告不要使用澳大利亞產品,否則將面臨配額被削減的風險。如果是這樣,它們可能會被迫多支付40%的價格來購買澳大利亞棉花,這會使這項貿易難以為繼。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法新社報道截圖
盡管這一消息并非是肯定的官方消息,但還是讓澳洲棉花貿易商十分擔憂。據悉,中國是澳洲棉花的*大買家,2018/19作物年度進口規模達到9億澳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
更關鍵的是,今年,澳洲棉花更加依賴對華出口。截至8月底,今年澳大利亞累計出口了37.37萬包棉花(每包170公斤),其中中國買家包攬了91%的訂單。
此外,加上去年45萬包的結轉庫存,今年內澳洲預計還積壓了超67萬包棉花庫存,等待中國等買家的購買。
據ABC報道,對華出口通常占到澳全國棉花產量的65%。去年,澳對華出口棉花總額超過11億澳元。法新社稱,澳棉出口的價值和數量波動較大,近年來由于中國提高對美國棉花的關稅,澳棉“受益匪淺”。據報道,中國政府為保護棉農利益,對棉花進口實行配額制度。2020年中國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89.4萬噸。美國CNBC網站16日稱,這些棉花需繳納約1%的進口關稅。但如果超過配額,則將被征收40%的關稅,鑒于市場價格,這在商業上不可行。
為安撫焦慮的澳洲棉花商人,澳大利亞棉花協會和棉花貨主協會周五表示,目前正與澳大利亞政府合作調查此事。
此外,澳大利亞農業部長戴維·利特爾普勞德還提出一個辦法——澳大利亞可以向印尼、印度和越南等國家尋求幫助,將積壓的大量棉花出口至當地。
表面上,這確實是一個好方法。因為越南、印度等國家是傳統的紡織品生產國,分列全球第二、三大紡織品出口國。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對棉花的需求十分旺盛,似乎可以替代中國買家購買澳洲棉花。
但遺憾的是,印度棉花協會(CAI)數據顯示,印度是全球*大的產棉國,除了供給本國紡織業生產外,還大量出口至海外,2019/20年度累計出口量達到約500萬包。而且印度棉花是全球*便宜的棉花,較澳洲棉花更具價格優勢,因此越南也是印度棉花的主要買家。
可以說,一旦失去中國這一“*大金主”,無法找到新市場的澳洲棉花出口行業或將受到重創。
澳棉進口受限對中國總體影響較小
近些年來,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巨變,中國棉花的進口結構也發生較大變化。其中澳棉2019/20年度的進口占比已下滑至12%左右,遠低于2017/18年度的24%。
其中在2019/20年度,澳棉每個月進口占比總體持續走低,已從2019年9月份的49%下滑至2020年7月份的6%,且*近半年內持續在3%-7%的區間內波動。一方面是澳棉的價格偏高,貿易商的進口利潤和紡企的加工利潤虧損幅度較大,限制了澳棉的進口和使用;另一方面是全球終端消費降級,高支高品級的紗線及產品部分被低支低品級的紗線及產品替代,造成澳棉需求減少。
另外,紡企可以通過質量較好的美棉、巴西棉和新疆棉來部分替代高品質的澳棉以滿足客戶需求,澳棉進口量的持續減少對中國的用棉需求整體影響較小。但是受澳棉限制進口影響,已清關的澳棉短期或受到市場追捧,對澳棉形成替代的巴西棉和美棉的需求也將有所增加。
綜上,由于在澳棉出口去向國中,中國的進口金額占比高達86.3%,短期其他國家無法消化如此龐大的市場份額,或對澳棉出口造成強烈打擊;但是由于中國的澳棉進口占比近些年已明顯降低,加上美棉、巴西棉和新疆棉可以形成替代,澳棉限制進口或對中國的影響較小,不過短期已清關的澳棉或受到市場追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