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1
2020年9月棉紡原料及產品市場行情
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紡織市場行情出現回暖,扭轉了此前持續了近一年的陰跌態勢。
從原料價格來看,棉花現貨表現*為強勢,9月份均價12797元/噸,較8月份上漲320元/噸,漲幅2.57%;粘膠短纖9月份均價8513元/噸,較8月份8319元/噸上漲了152 0173 3840元/噸,漲幅2.33%;滌綸短纖表現較弱,是**出現下滑的品種,9月均價5386元/噸,較8月微降31元/噸,降幅0.58%。
紗線品種全線扭轉頹勢,除全棉32S維持平穩以外,人棉30S、滌綸32S價格均有不同程度反彈,其中人棉30S9月均價11978元/噸,較8月份上漲154元/噸,漲幅1.31%;滌綸32S9月份均價9510元/噸,微漲56元/噸,漲幅0.59%。
進入九月之后雖然需求沒有明顯起色,外貿也因疫情反復再次陷入較大的不確定當中,但是行業對于傳統旺季的期待還是可見一斑,雖然反彈幅度不一,除了棉花、粘膠短纖以及人棉紗漲幅超過1%,其余產品價格只是微調,對于前期持續陷入低迷的紡織市場來說也是難得一見的場景。十一長假國內旅游消費強勢反彈意味著國內疫情受到了顯著成效,四季度內需消費有望迎來強勢復蘇。對于行業而言另一項值得關注的便是貫穿9月份的美國對于新疆的制裁法案,新疆棉的前景如何或許要等到11月美國大選之后才能見分曉。
2
儲備棉輪出收官
近幾年,我們國內棉花一直處在供應存在缺口的狀態中,基本都是依賴于國儲棉輪出與進口來彌補缺口,而從2015/16年開始的每年大數量的輪出也使國儲庫存從1000萬噸以上下降到了不足200萬噸的低位,所以今年的國儲棉輪出配合了輪入,先是在新棉集中上市期進行了輪入,之后再輪出。本輪總計輪入37.06萬噸,輪出時間相較往年縮短且輪出掛牌量亦減少,但就目前近****的成交率來看,預計今年輪出總量在50萬噸左右,所以整體來看本輪國儲操作仍舊是凈輪出狀態,增加了13萬噸左右的市場供給。
本次儲備棉輪出時間為7月1日-9月30日,共歷時3個月。輪出期間,競買企業拍儲積*活躍,一直保持較高的成交率,成交價格總體呈現震蕩上漲。
從成交情況來看,7月1日起累計上市總量50.40萬噸,累計成交總量50.34萬噸,成交率99.87%;其中新疆棉上市量28.31萬噸,成交量28.31萬噸,成交率****;內地棉上市量22.09萬噸,成交量22.02萬噸,成交率99.70%。競買企業積*性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輪出期間紡織品服裝消費分級愈加明顯,紡企對低等級棉花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儲備棉性價比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用棉缺口,紡企競拍熱情較高;另外,國內棉價處于歷史低價區間,貿易商對儲備棉也*為關注,競買積*性高漲。
據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數據,本次參與競買的企業有264家,其中紡織企業183家,貿易商81家。成交量方面,紡織企業累計成交量為23.41萬噸,貿易商累計成交量為26.92萬噸。從兩項數據來看,雖然參與拍儲的紡織企業家數是貿易商的2倍,但拍儲量要低于貿易商。紡企拍儲量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競買紡企為盡量降低資金壓力,拍儲以隨拍隨用為主;二是貿易商積*競價囤棉,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紡企拍儲空間;三是部分小型紡企為保證現金流,未直接參與拍儲,而是選擇委托貿易商代拍或直接從貿易商手中小批量進貨。有競買紡企表示,輪出期間,市場對常規產品的需求較高,儲備棉是紡企**原料,但貿易商大量拍儲使紡企選擇余地縮小,呼吁有關部門能夠限制貿易商拍儲,保障紡企用棉。
總體來說,在全球疫情持續及中美經貿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下,外貿市場需求下滑,深度開發國內市場成為紡企主要目標。隨著紡企產品結構有所調整,在低等級棉花需求量大幅增加之際,高性價比的儲備棉有效填補了紡企用棉缺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棉成本。
3
內需有望持續復蘇
四季度外貿面臨考驗
在宏觀經濟增長承壓與貿易摩擦的影響下,紡織品服裝的內需與外銷從2018年底起就均呈現出下滑態勢,之后幾乎整個2019年就受需求疲軟主導,市場情緒悲觀,下游紡織企業產成品庫存高企,上游原料端棉花價格持續陰跌。進入2019年四季度,隨著貿易摩擦整體向好以及季節性需求抬升,下游需求明顯好轉,但是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打斷了需求回升的態勢,終端消費嚴重受挫。盡管之后國內外復工復產持續推進,紡織品服裝需求回升,但是由于海外疫情仍在繼續且中美間摩擦不斷,需求恢復進程是存在著不確定性的。
2020年三季度由于全球疫情恢復,國內的消費基本上恢復正常,而外部出口訂單仍有疫情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也在逐步恢復中,且近期數據顯示出口情況尚可。
出口: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1-9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5156.7億元,增長12.2%,其中紡織品出口8287.8億元,增長37.5%,服裝出口6868.9億元,下降8.1%。?
9月,紡織服裝出口1967.9億元,增長14.5%,其中紡織品出口912.3億元,增長33.4%,服裝出口1055.6億元,增長2.1%。
三季度隨著全球經濟的小幅度復蘇,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量逐步恢復。但是全球疫情在秋冬季面臨二次爆發,預計屆時還是會給紡織品服裝出口帶來較大影響,四季度出口情況可能不及三季度。
內銷:國內由于疫情控制較好,國民經濟在逐步恢復之中,消費情況也逐步恢復。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71億元,同比增長0.5%,為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其中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織品類零售額為967.2億元,同比增加4.2%。1-8月份,服裝鞋帽、針織品類累計零售額為6936億元,同比減少15%。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疫情控制力度大且有效,大范圍二次爆發的可能性較低,消費情況預計偏樂觀,但是可能還是不如往年同期。
4
中美博弈長期持續
行業規模加速壓縮
中美自達成貿易協議以來,美國同意降低一半進口關稅,中國也將增加美國生產的農產品。盡管雙方仍將繼續履行**階段貿易協議,但是兩國近期在各個層面摩擦不斷,雙方關系變得十分微妙,市場也都在關注中美關系如何發展。美國利用新疆人權問題做文章的手法由來已久,9月2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該法案有效禁止從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口產品,*大地造成了棉紡市場的擔憂。粗略估算出口至美國的新疆棉在50-60萬噸,目前有個別品牌已經跟進,禁止上游供應商使用新疆棉,可以說美國對新疆問題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全球棉花的供應格局。
整體來看,面對這些困難局面,國內的紡織行業應該是非常有底氣的。因為中國紡織鏈條非常完整,紡織品服裝出口尤其是中高端產品目前還很難被完全替代。尤其在今年形勢如此嚴峻的當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產業鏈復工復產更加凸顯了中國紡織業的優勢,近期印度部分紡織訂單回流中國就是*好的例證。這也是美國在制定和實施具體政策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就行業本身的發展來看,包括疫情和中美貿易關系,對國內紡織業來講是規模縮小的加速期。從前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紡織產業要往高質量發展,紡織產能可能將繼續壓縮,并且壓縮速度會加快。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