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一個500萬的訂單,采購商問了4家貿易公司,貿易公司問了8家紡織廠,紡織廠問了16家原材料商和16個加工廠,如今生意不好做,面對這么多的競爭對手,緊張了,急眼了,砍價了!
于是,沒有*低價,只有更低價,不死心、不放心,再找幾家議價、砍價。*后訂單接了,價格低了,利潤消失了,質量打折扣了,產品質檢不合格,貨款不給了,害的紡織廠倒閉了。
做生意,適當的比較是可以的,但不能為了接單,失去了價格、品質、服務、利潤。無論是什么行業,沒有利潤談何生存,沒有質量如何強大。
2020年做紡織生意,守不住利潤,死路一條,守不住價格,死路一條,低價價格戰,更是死路一條。
原因只有一個:各行各業經營成本暴漲
①近兩年,環保整治導致各種原材料價格暴漲好幾輪,加工廠原料成本上漲,利潤薄如刀片。2019年起,第二輪中央環保大督查將再次啟動,全國嚴查4年!情況更加嚴峻!
②國家稅務“營改增”,原來合理避稅已非法,正規企業不得不將稅收加入成本,營業稅3%上調至13%!
③所有物價上漲,人工成本必將上調,否則工費不夠生活費,上漲幅度10%左右!
這種大環境下,如果產品守不住價格,同行還搞惡性價格戰,那就是自尋死路!你以為自己咬牙不要利潤,把客戶搶過來,就能打垮對方?
惡性競爭無處不在,保持品質才是王道。對于廠家,薄利多銷是一種商業手段,但在房子行業卻演變成了價格戰的惡性競爭。
不良競爭必然導致惡性后果
餓死同行。比如在同一個地區,有20幾家同類型的紡織企業,而同一個地區里有20幾家需要紗線的采購商,如果有一家紡織企業用*低價搞定了15家制品企業的采購商,那剩下的19家紡織企業就只有5個機會了,接不到訂單的就直接干看著。長此以往,市場就被擾亂。
累死自己。而這家用*低價格接到單的紡織企業,當然高興了,熱火朝天日夜不停地趕著工期,忙著訂單,安排發貨。
在這看似繁榮的背后,這樣的紡織企業的日子真的好過嗎?到年底一算賬,除去工人工資,房租費,水電費,物流費,電話費,各類罰款等等,辛辛苦苦干一年,到頭來就剩下三瓜兩棗,還不如給別人打工賺的多,何苦呢?
有一句行話叫“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近段時期,越來越多的企業負責人抱怨,低價競爭已經擾亂了正常的行業秩序。“不管什么樣的產品,總有更低價格的產品出現。不管下游的用戶給出的價格有多低,總有人會接單。從生產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價格根本無法保證利潤率,如果他們能做,那也肯定是在原材料和工藝上偷工減料了。”長此以往,紡織行業的健康發展勢必受到威脅。
坑死貨主。買家以為占了個大便宜,殊不知*該哭的是自己。經常聽到各種客戶抱怨問題,殊不知原材料成本上漲嚴重,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這么低的價格能買來什么樣的高質量塑料呢?貪圖便宜*終損害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而損害了客戶的利益,敗壞了行業口碑,引起了大眾對行業產品的質疑,*終自食惡果的只能是自己!
“搶別人的單,斷自己的路!”
以低價接單的紡織企業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個體選擇卻在危害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這樣的經營模式持續不了多久,到頭來會發現這是條死胡同,所以請那些企圖以低價搞垮對手的紡織人,三思而后行!
來源:綿綿網紡織平臺 化纖頭條?紡織面料平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