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在中國紡織服裝市場內需延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紡企紛紛將眼光投向市場潛力大、本土工業基礎薄弱、紡織服裝產能低下的非洲市場,而埃及則成為很多中國紡企開拓非洲市場的**站。
中國紡企開拓非洲市場為何要**埃及?
中國海關總署指出,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主要面臨四大痛點:
1)內部需求延續低迷;
2)商業景象不斷惡化;
3)出口成本快速下降;
4)自立品牌生長掉隊。
2015年上半年,中國有1萬多家紡織服裝企業開張,但其中絕大部門為無牌、貼牌或定牌出口企業。而此類企業在出口受挫后轉向國際市場時又面臨無品牌、無內銷經歷、無分銷渠道等種種難題。
因此,市場潛力大、本土工業基礎薄弱、紡織服裝產能低下的非洲市場成為了中國紡企競相角逐的新場地,而埃及則成為很多中國紡企開拓非洲市場的**站。但據中非貿易研究中心分析,中國紡企之所以看好埃及紡織服裝市場,原因是多方面的。
1、良好的政策環境
埃及的進出口貿易以進口為主,對國際市場有一定依賴。為促進外貿的發展,埃及采取了進一步貿易自由化、減少關稅、降低經營成本,增強外貿管理的透明度,采取激勵措施,改善港口服務、海關手續、質量控制和產品標準等一系列措施。這些都為國外企業進軍埃及和中東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2、巨大的市場潛力
埃及紡織服裝市場規模是非洲第二,僅次于南非,對高、中、低檔紡織品均有巨大需求。埃及男性的服裝平均消費為每年550美元,女性則在900美元以上,而與此相對的是埃及有限的生產能力。埃及本土工廠不足1000家,需要從其他國家大量進口紗線和成品織物,這對中國企業來說,無論是在貿易,還是投資方面,都蘊藏著巨大商機。
3、有利的地理位置
埃及連接歐亞大陸,既是進入歐洲和美洲的必經之道,又是非洲面對世界的門戶,還有著與歐、亞、非各國相連的海運、空運及同非洲各國相連的陸路交通網,交通便利。所以埃及除了自身需求量大外,還是一個紡織品進出口貿易的集散地。
對于中企而言,在埃及投資設立紡織企業,意味著除了進入埃及國內市場外,同時面對的還有中東、非洲和主要的歐美市場。
除了大幅降低運輸費用,埃及與歐盟、東南非共同市場(COMESA)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及與以色列和美國簽署的合格工業園區(QIZ)協議,在這些協議的優惠下,可有效規避貿易壁壘,可更加積*地生產服裝及紡織品,并出口到歐盟國家和美國。
4、中埃政治優勢
除了上述埃及市場自身的優勢外,中國企業開拓埃及紡織服裝市場還具有政治上的優勢。在非洲國家中,埃及是**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埃兩國經貿合作近年來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勢頭,成為中非合作的一大亮點。埃及政府也通過多種渠道表示埃及的經濟復興計劃希望引起中國企業注目。這對于中國的企業,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中非貿易研究中心分析,埃及之所以成為許多中國紡企開拓非洲市場的**切入點,除了埃及市場本身的優勢誘惑外,當然也得益于中埃雙方在政治和經貿方面由來已久的良好合作關系。在中國紡企“走出去”才能擺脫眼下行業低迷困境的時期,埃及乃至整個非洲市場無疑成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希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