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尚未散去,地攤經濟已經“煙火重聚”了。
近日,地攤經濟火了:多地松綁擺攤賣貨,攤位申報火爆。小商品城、茂業商業,甚至廂式貨車等與地攤經濟沾邊的概念股連連上漲。地攤的“煙火氣息”,能否驅散紡織行業現在的“嚴寒”呢?
疫情之下,紡織行業進入“寒冬”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遭遇停擺,全球服裝產業步入寒冬: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季度凈收入同比下跌96%,優衣庫預計2020財年凈利潤預期同比下跌40%,GAP銷售額下降近半,被西蒙商場起訴拖欠房租……
我國是全球*大的紡織服裝出口國,在疫情造成如此大的影響下,紡織服裝產業受到了*大的沖擊。
據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4月,我國紡織品出口額為391.6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服裝出口額為309.71億美元,同比下降21.99%。
內貿市場因為疫情控制得當,較外貿市場稍好一些,但也是到5月之后才有所好轉。
服裝行業的疲軟很自然地就傳遞到了上游的織造行業。
從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顯示,截至6月4日,江浙地區織造企業平均庫存已經高達了42天左右,類似往年*高水平,但是現在時間剛剛到6月初,按照往年的經驗,接下來幾個月時間都是淡季的累庫存階段。
而正是因為終端服裝不景氣,上游織造企業沒有訂單,織造企業為了工人、沉沒成本等原因不愿意停機器。越高端的產品成本越高,占用的資金量越大,且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越高。
因此在沒有訂單的時候,大家都往春亞紡、滌塔夫、仿真絲等常規產品上生產。前段時間還有用日本進口津田駒織機來織常規滌塔夫的新聞,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上坯布庫存產品同質化有多嚴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地攤經濟,或是去庫存的良藥
再來說回擺攤,往年的時候,每到過年的時候路過門市部,都會看到在門市部門口擺著一件件的羽絨服棉服,小編當時也去了解了一下,這些都是下游的服裝企業在年底交不出貨款的時候抵債拿來的服裝。而這些服裝賣得也很便宜,一件不錯的棉服僅僅只要50元。
當然,這次的擺攤和往年年底的那些有點不太一樣,更多的是因為疫情影響下,社會提供不了原先那么多的工作崗位,因此通過擺攤的方式讓一些暫時找不到工作的人能夠自食其力,同時也起到一定拉動內需的效果。
而在所有商品中,服裝成本低,且受眾廣泛,一直是地攤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部分有了擺地攤的念頭時,**時間想到的也是服裝。而想要賣衣服,就要進貨,終端有了需求,就能帶動整個紡織產業鏈。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意識中,“地攤貨”一直是便宜的代名詞,因此需求的也是春亞紡、滌塔夫、仿真絲這樣物美價廉的常規面料,這也正好是目前市場上庫存*多的一些產品。
因此,地攤經濟的發展或許能夠帶動常規坯布面料一波去庫存的行情。
一位染廠負責人表示,*近一段時間廠里的訂單明顯在增多,從一兩個星期前的日進倉20萬米增加到了如今的日進倉50萬米,而進倉的大多是一些常規產品,雖然現在還不能實現****滿開,但是較今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沒什么訂單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了。
一位生產滌塔夫的織造企業負責人王經理也表示,從兩會開始,他就一直不斷關注相關新聞,“地攤經濟”的概念一提出,他就覺得其中蘊含著很多的商機,或許能夠帶動一波走貨。
當然,對于訂單短時間的一些好轉,我們也不能過分樂觀。一方面,接下來幾個月依然處于紡織市場傳統意義上的淡季,哪怕地攤經濟促進了一部分需求,但也只能作為一個輔助的銷售手段,指標不治本;另一方面,新冠肺炎全球確診人數依然在每天快速增加,疫情局勢發展仍然不容樂觀,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國外需求就**不能回歸正常,而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