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日,全球*大量產口罩工廠——比亞迪,在美國約十億美元的口罩訂單交易受阻。因N95口罩認證延誤,比亞迪將退回加州政府2.47億美元訂金。
北京時間7日消息,加州州長加文-紐森表示,該州向中國比亞迪公司訂購的價值約10億美元的口罩中,已有數千萬個外科口罩運達,但數百萬個原定于本周運達的N95口罩,因聯邦認證過程中的問題而被延誤了。
巴菲特為比亞迪口罩“帶貨”
4月,股神沃倫·巴菲特曾戴著比亞迪口罩的巴菲特拍照出鏡說:“我的目標是長命百歲,目前為止進展還不錯。而現在,比亞迪口罩更是助我一臂之力!謝謝!”
此后,比亞迪口罩一度超越汽車成為熱詞,讓比亞迪火了一把。
比亞迪從2月起生產口罩,比亞迪已經建成了300條口罩生產線,一時成為大家關注的企業。2月底產能達到500萬只/天,3月底達到1000萬只/天,目前已達2000-3000萬只/天,*大可以達到每天5000萬只的產能。
比亞迪靠口罩賺了多少錢?
比亞迪一季度的財報中顯示,比亞迪電子一季度盈利6.57億元,同比增長了69%。
考慮到疫情影響,除了口罩,比亞迪電子其它業務肯定受到影響。假設這些業務的盈利和去年同一時期保持不變,那么增長的69%部分,就可以算作是口罩帶來的利潤。通過計算,我們可以得出增長部分的利潤為2.69億元,也就是說,比亞迪**季度靠賣口罩賺了2.69億元。
比亞迪專業做車,**季度新能源汽車賣了約2.2萬臺,和去年比下滑了69%。但口罩業務,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貢獻了巨額利潤,口罩業務投入不高,現款現結,不愁賣,還有比這更好的生意嗎?對于比亞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
在比亞迪宣布生產口罩之后,因為看好比亞迪巨大的口罩生產能力,比亞迪電子目標股價也噌噌地上漲。
目前3個月內(截至7月底)訂單可見度較高,下半年亦有望持續貢獻收入和利潤。預計口罩或貢獻利潤增量約50億元。
比亞迪生產口罩,可以說是賺足了眼球。本網曾分析過為什么投產口罩速度*快的是汽車企業?
這也體現了王傳福作為成功企業家的敏銳眼光,在別家虧錢時,他們一躍成為全球*大的口罩生產企業之一,贏得一片叫好之聲,比亞迪的品牌名譽度也大大提升,一時風光無兩。比亞迪老板王傳福,也因此在《財富》雜志評選的25名抗疫**排名19位。同榜單另一位中國企業家是馬云。王傳福比德國總理默克爾排位還靠前一位。
美國如何發布求援信號?
美國是全球疫情的中心區域。根據數據,美國累計病例超過120萬例,死亡逾7萬例。美國民眾也從拒絕口罩到認識到戴口罩的必要性。
洗口罩
此前,新聞報道,美國花4.15億美元,購買60個N95口罩清洗系統,根據合同,這些設備,將在五月初投入使用,美國表示,這些口罩每天可對480萬個口罩進行消毒。
美國民眾自制口罩曾經也是一個熱點。
△3D打印機自制的口罩
媒體報道過,美國民眾自己在家制作口罩,有的是手工縫制,有的是3D打印,但是防護效果如何,就難以評估了。
4月13日的一份調查表明,美國消費者在速賣通上購買口罩的交易額已躍居至各國之首,同比增強280倍。
3月底,聯合國秘書長說將向美國捐贈25萬只口罩。
蘋果向美國捐贈數百萬只口罩。這些都證明美國非常缺少口罩。比亞迪的口罩對于美國來講,簡直是大補血!
美國口罩生產能力?
美國雖然是世界**大經濟體,但其制造業不是核心。尤其是世界工廠早已從美國移到了中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已經沒有多少制造業了,尤其是口罩這種利潤低的輕工業。據統計,中國是世界**大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是中國國內疫情緊張期間,也是無暇出口。而世界其它口罩生產基地大多在亞洲,如日本、韓國,但是這些國家疫情同樣吃緊,自己國內都滿足不了,哪還顧得上美國?所以中國還能以這個價格給美國,實在是良心。
在美國防疫物資緊缺時,伸出援手的不止比亞迪,華春瑩表示,自3月1日至4月24日,中國向美國提供各類口罩近35億只,夠每個美國人分7個。
在美國缺少防疫物資時,向世界,主要是中國發出求援,心里話應該是:你們通通都來吧,有多少,我都收了!
當然,比亞迪口罩不只是賣給美國,日本也向他預定。
美國是怎么對待比亞迪的呢?這批貨發到美國之后,結果出了意外。在國內的人看來,這就完全像被美國耍了一樣。美國竟然以未取得聯邦認證為由,要求比亞迪退還該州10億美元的口罩合同預付款的一半,即2.47億美元。5月底如果不能取得認證的話,比亞迪需要退還剩下的預付款,比亞迪或將損失5.05億美元。
其實,4月初,就有新聞報道美國拒絕中國KN95口罩進入美國,理由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認定中國的KN95口罩不符合美國相關標準。華春瑩表示,抗疫物資供應的確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產品認證標準差異的問題,但是這些不應成為抗疫物資合作的障礙。
比亞迪口罩出口美國是否真的沒有取得美國授予的資格?
60余家中國口罩企業
被FDA“除名”
8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表示,經測試發現,一些口罩的顆粒過濾效率沒有達到*低的95%的標準,撤銷約60家中國制造商在美國銷售N95口罩的許可,理由是這些制造商生產的口罩無法針對新冠病毒提供足夠的防護,僅留下14家公司獲得授權。
路透社稱,FDA上月授權使用那些在中國制造的、經過認可的獨立實驗室測試的口罩,即使這些口罩沒有經過美國有關部門的測試。
防疫物資出口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很多是因為中外質量標準不同,使用習慣存在差異,外方未嚴格按照產品用途使用造成的。美國在國內缺少口罩時,是否嚴格按照產品的適用范圍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呢?
FDA認證是什么?
FDA采用的是誠信宣告模式,即企業需對自已的產品符合相關標準和安全要求負責,并在美國FDA網站注冊。
值得注意的是FDA還發布了另外一個重要文件,即針對中國生產的未獲NIOSH認證的呼吸器(口罩)獲得EUA(緊急使用管理,Emergency-Use-Administration)授權的文件,這也標志著按照中國標準生產的KN95口罩得到美國官方的正式認可。
比亞迪獲得EUA嗎?
3月17日,美國CDC公布“優化N95呼吸器供應的策略-危機/替代策略”,明確公眾在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可戴其他部分國家標準的口罩,包含中國KN/KP95或KN/KP100口罩,美國FDA公布的EUA緊急授權的個人防護呼吸器他國標準口罩清單中,中國標準的口罩在幾次被排除后,終于又被納入。
截止4月3日,獲得FDA認可的中國生產的非NIOSH認證的呼吸器有2個廠家,其中就包括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BYD牌型號DG3101的KN95防顆粒呼吸器(口罩)。
這件事美國有錯嗎?
所以,按照美國的規定,比亞迪完全符合商業規矩,何錯之有?此時,橫插一刀,太不地道了,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如果按特殊情況,那比亞迪口罩可以出口到美國,現在又因為這個原因被要求注冊,實在是不合規矩,有點刁難的意思。
我們探討一下背后的原因。為何原來出口口罩可以,而現在卻被拒絕呢?
紡織品出口在防疫用品的
帶動下迅速回升
我們關注另一條新聞,中國海關總署5月7日公布了2020年4月全國貨物貿易數據。4月外貿進出口2.5萬億元,微降0.7%,出口1.41萬億元,增長8.2%。
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現明顯差異:4月,紡織服裝出口152 0173 3840.7億元,增長14.8%,其中紡織品出口1027.9億元,增長56.2%,服裝出口473.8億元,下降27.1%。紡織品出口在防疫用品的帶動下迅速反彈回升,并拉動整體出口實現增長。
一、原來美國在疫情重壓下口罩奇缺,慌不擇食,就向曾經被他圍追堵截的中國發出了求救的信號。
二、比亞迪是中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商,制造業的代表,而現在美國要國外制造業回流,比亞迪以口罩養汽車制造,他們怎么能無動于衷呢?
三、另外,東西方文化不同,東方尤其中國更注重道德,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有大國風范?;仡櫄v史,唐朝時李世民是天可汗,全球朝拜進貢。而現在的美國政府反復無常似乎是,利益至上,做事上更像一個商人,在我們看來就有些失了體統。
那是農夫與蛇的故事嗎?
我覺得不全是,**比亞迪不是無償去救美國,企業之間,本質上就是商務關系,沒有利益哪來的關系!但是美國不厚道,變得太快,咬了我們一口。我們可以譴責他們。但是他們的確利用了漏洞來設置障礙,甚至取消訂單。
四、曾有媒體報道中國的口罩生產廠家相互壓價,出口口罩被賤賣;短期內中國出口口罩的價格可能會因供需變化有波動,個別廠家也可能出口價格有異常,我們看到獲得美國FDA認證的企業還是不少的,美國在取消一部分企業資格的同時,還是保留了14家,正是因為突增的供應量,讓美國緩了燃眉之急,有了挑選和拒絕的機會。
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其實國外取消訂單,美國不是孤例。歐洲也有這個先例。這次因為比亞迪關注度高,所以成為國內的焦點。說明現在國際關系對全球貿易的影響是比較敏感的,我們的生意會越來越受到國際關系的影響。
一,和美國做生意的時候,要時刻把風險意識放到首位。不然,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套住了。和美國做生意的時候,要時刻想萬一被騙了怎么辦呢?那我們應該先讓他們付一些訂金,貨到責任則轉給美國。
二、和美國做生意的時候,即使是做口罩生意的時候,一定要對各種認證法規有足夠的了解。你要去了解認證的難度。認證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在哪些方面做準備?
三、據分析,口罩生意還有半年好日子,如果口罩不能賣給美國的話,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地方呢?歐洲、韓國,出口到這些國家和地區需要取得什么資質?在疫情之后,中國巨大的口罩產能出路無非是,**種是有實力的企業轉型做更高端的品牌產品,第二種是實力一般的企業可能需要轉做其他產業。
四、美國的騷操作讓我們更清醒地意識到不要對美國抱有太大的幻想。反復無常是常態,在特朗普那里體現得****。美國經濟復蘇之后,紡織市場的需求也會打開,國內紡織品服裝有較大比重依賴出口,歐美仍然是我們*大的出口市場,我們如何去做生意?尤其在近兩年發生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企業尤其要防范外貿風險。我們對紡織企業的建議是**希望大家在疫情好轉之前就要做好準備,去研究一些政治和經濟上面的東西。現在做生意已經不只是一種商業規則,還要及時去了解國際關系的波動。
如果你對國際關系比較有研究,相信當市場需求打開之后,歐美訂單紛至沓來之時,你可能要比別人更加的如魚得水,去主動的獲取更多訂單,而且可以規避掉很多風險。機會都是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波動的水面之下既可能隱藏著危機,也可能是機會。是選擇危機還是機會?這就是看你個人的功力了。
五、大家還可以去多了解一些認證方面的知識,比如跟我們紡織行業相關的,像良好棉花認證等綠色認證,良好棉花協會(BCI):一種先進的理念,一個絕妙的創意!要時刻關注政策及認證標準的變化,當經濟復蘇的號角吹響,我們就可以奔跑起來,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圖片來源:網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