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作為口罩*核心材料的熔噴布“火”了。
由于貨源緊缺,價格快速上漲,熔噴布*近形成了十分強勢的賣方市場。“除了熔噴布,其他的都好說。”“*近詢價熔噴布,報價至少20萬元/噸以上,三四十萬也不稀奇。而兩周前,我們采購的還是8萬元/噸,*高的也就12萬元/噸。”一位生產商這樣說,耳帶、鼻梁條等物資的價格雖也在上漲,但貨源并不緊缺。唯獨熔噴布,形成了十分強勢的賣方市場。
那么,熔噴布為何會漲價如此之快?目前產能產量如何?為何不能大規模擴產?什么時候能滿足口罩生產需求?熔噴布生產企業也是有一肚子話要說……
熔噴布需求為何如此暴增?
面對激增的需求,目前熔噴布產能產量究竟如何?
熔噴布是為口罩帶來病毒過濾作用的關鍵材料,堪稱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臟”。醫用外科口罩一般采用多層結構,內外側為單層紡粘層,中間為單層或多層的熔噴層,熔噴布就是熔噴層的*佳材料。熔噴布以聚丙烯為主要原料,纖維直徑可以達到1-5微米。
根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非織造布總產量約620萬噸,同比增長4.5%。其中,紡粘非織造布總產量約310萬噸,同比增長5%,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的占比為50%;熔噴非織造布總產量約5.5萬噸,同比增長2%,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的占比為0.88%,產品主要用于過濾材料、吸油材料、吸音保暖材料、電池隔膜等領域。正常情況下每年用于口罩生產的熔噴布也就在1萬噸左右,其市場需求長期較為平穩,國內能夠生產熔噴布的大型企業不多。一般情況下,1噸熔噴布約能生產100-120萬只平面口罩或30-40萬只醫用防護口罩。
在疫情初期,行業原有的大批口罩、熔噴非織造布生產企業積*配合政府調配,優質優價保障防疫物資供應;現階段由于口罩產能的大幅度提升,一批新的生產企業由于沒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在市場需求和高利潤的刺激下助推了熔噴非織造布供應的緊張態勢。
據國家發改委介紹,當前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110%,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只,日產量達到1.16億只。目前,除西藏外的30個省區市都陸續新上了口罩生產線,同時還不斷有新的口罩生產線將要投產。此外,為緩解口罩緊缺狀況,許多非口罩生產企業也轉為口罩生產企業。而這些企業沒有或者缺少固定的熔噴布供貨渠道,所以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尋求購買。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企業的逐漸復工和學校開學,口罩的日需求量將會更大,熔噴布的需求會持續增加。
熔噴布為何不能大量擴產?
口罩生產線大量投產,為什么廠商不借機擴大熔噴布產能?什么時候能夠緩解口罩原材料供應緊張?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資料顯示,熔噴非織造布設備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至少3-4個月,正常要超過半年),加上調試,正式達產的時間更長。
業內人士介紹,相比口罩生產線的投資小、技術含量不高、復制快、易操作,熔噴布生產技術含量較高,熔噴布質量直接決定口罩質量,布廠生產線投資動輒數百萬、上千萬元,設備制造安裝都比口罩生產裝置復雜的多,對廠房的要求也比較高,且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
目前,國內提供熔噴布成套生產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的廠家并不多,噴絲板、噴絲模頭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仍與國外廠商有較大差距,并且進口裝備的交付周期和組裝時間都比較長。
長達數月的零件采購周期限制了熔噴布設備交付能力,使其難以像口罩機一樣“一夜之間”向市場投放。據了解,一些銷售整套熔噴布生產裝置的企業正在利用少量庫存零部件,快速組裝新生產線。但一條完整生產線的設計、加工、調試,*快也要兩三個月。
浙江一家熔噴布生產設備供應商說,真正引進了熔噴布的生產線,說不定疫情帶來的需求高峰早已過去。這種擔憂,也阻礙了不少投資者進入此領域。熔噴布市場規模本不算大,疫情一旦過去,熔噴布生產商的競爭壓力將非常大。
某熔噴布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2016年的時候上了兩臺熔噴設備,可以說是國內*先進的,但由于市場規模太小,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2019年已瀕臨破產。
對于*近熔噴布價格暴增,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口罩機大量上線,熔噴布出現緊缺,價格上漲是市場自然規律。雖然熔噴布價格高企,但在口罩中的成本占比卻一點不高。一位業內人士算了一筆成本賬:1噸熔噴布可以做100萬只醫療外科口罩。如果按20萬/噸計算,熔噴布在一只口罩的成本里卻只占0.2元。
另一位企業負責人建議,不管醫用熔噴布還是民用熔噴布,特殊時期,應該由相關部門統一管制,明確物品是否確實到了終端生產企業手里,避免中間商坐地漲價。
挖掘產能,加大開發替代材料
業內人士指出,加強產業鏈統籌,挖掘相關企業、龍頭企業潛力,*大化熔噴布產能刻不容緩。
當前,熔噴非織造布市場走勢主要發生以下變化:在原有日產量30多噸口罩用熔噴非織造布的基礎上,一是原有生產汽車隔音材料、保暖材料和吸油材料的熔噴生產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部分轉產口罩用濾材,日產量可達100噸左右;二是原生產SMS(紡粘熔噴復合)非織造布企業調整生產工藝,可日新增產能60噸左右;三是以中石化等為代表的央企,也加快投資建設熔噴布生產線,有效增加了一定產能。
中國化工集團所屬中昊晨光院已自主研發出名為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微濾膜的高科技材料,可替代熔噴布,并能經受得住水洗、消毒等程序,實現可反復使用。
3月6日,中國石化和國機恒天集團合作成功建設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首條新建熔噴布生產線。該生產線年設計產能為152 0173 3840噸,包括兩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3條紡粘布生產線。目前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約120萬片N95口罩或約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從整體上看,熔噴非織造布日產能將達到200噸左右,可以滿足約2億只平面口罩或6000萬只醫用防護口罩,總量上是可以滿足*低需求。當下出現的熔噴非織造布緊缺情況,是熔噴非織造布產能短期內難以提高、下游口罩產能激增等多方面原因綜合造成的。
雖然熔噴非織造布產能得以*大釋放,仍因供需矛盾出現價格快速上漲的情況,這主要在于,一是要素成本增加(原料、用電、用工、運輸等);二是轉產成本增加,一方面是原有熔噴非織造布由厚型向薄型轉產產能損失較大,且改造投入費用較高,另一方面是通過對SMS復合生產線進行工藝改造,關停S層單生產M層,屬高配低用(M層克重低,僅占10%左右),產能損失大,改造成本高;三是流通領域加價較多,在口罩短缺經濟下的高利潤和原料供應不足預期影響下,也會造成熔噴布價格快速上漲。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目前也在呼吁行業內企業積*響應國家號召,優先、優質、優價保障國家緊急防護物資供應;在確保產品質量前提下,嚴格控制生產成本,減少流通環節,杜絕市場炒作,維護市場秩序,彰顯社會責任。
熔噴非織造工藝作為一種特殊的高熔指超細纖維成型工藝,一直以來未受到國家和社會的足夠重視,本次疫情過后,協會建議國家對應急物資閑置產能給予一定的保護性政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