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2018年以來,自美國“301調查”開始的貿易摩擦,裹挾著貿易保護主義的風潮,開始逐步改變人們對全球棉花及紡織行業的既有觀念,從原料產出、加工到消費市場,一場可能改變近幾十年來行業格局的變化正在悄悄到來。隨著儲備棉去庫存的基本完成,國內棉紡織產業供應端結構也將面臨轉型,我們創造性地采用可視化的方式,將全球主要棉花出口和服裝消費地區的數據直觀地展示出來,力求打開一扇觀察世界棉紡織產業的小窗口,以管中窺豹。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以圖中五個主要棉花出口國2018年度出口量總和為基數,美棉出口占總量的44.2%,其余四國占55.8%,其中僅巴西和澳大利亞兩國之和就占總到出口量的36.9%,已接近美棉的出口規模,這些數字證明,美國棉花確實在如今全球棉花供應中占主導地位,但對于我國而言,其它主要產棉國家對美棉的替代性也不可忽略。此外,從全球主要棉花出口國格局分布可知,在2017/18到2018/19短短一年間,美棉出口總量同比下降約14.3%,而巴西與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則分別同比增長75.7%和24.4%,美國棉花出口量與巴西、澳洲等國家形成顯著的“蹺蹺板效應”。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以六個主要服裝進口地區2018年度進口量總和為基數,美國和歐盟28國的服裝進口總金額分別占貿易總規模的39.7%和 41.7%,而歐盟、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的服裝進口總量,占貿易總額的58.2%,由此可見全球服裝消費市場呈現出較強的聚集效應。此外還可看到,經歷2017/18至2018/19年度宏觀環境的巨變,服裝消費市場受到直接負面沖擊影響的,反而是歐盟地區國家(進口額同比微幅下滑0.5%),而美國服裝進口則繼續維持6.2%的同比增長率,這些數據一方面表明,美國市場消費力確實如其宏觀經濟數據所證實的,在主要經濟體中*為強勁,此外還顯示出,2018年以來美國實行的諸多攻擊性貿易保護舉措,也未能如愿令其逆差形勢產生短期改變,這可能也是中美貿易摩擦走向目前仍然充滿疑云的誘因之一。
應該看到,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服裝進口額在貿易沖突下依然維持了14.4%和10.3%的同比增長,從側面表明我國正在由生產大國向消費大國艱難轉型,而周邊國家如日本和韓國的服裝消費市場也在繼續增長,這也是我們棉紡織企業未來實行“走出去”戰略的希望所在。
綜上所述,一是從全球棉紡織貿易格局來看,盡管貿易摩擦開始以來,作為進口棉主要來源的美國棉花因加征關稅等因素在未來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但除美國外的其他主要棉花出口國具備一定的替代能力和產量;二是美國和歐盟等傳統意義上的服裝消費強國,其進口份額在中短期內仍將保持,受限于過去我國國內服裝消費市場規模不大,增長速度還十分有限,因而當今全球服裝消費市場“重頭戲”集中在歐美的局面,在短期內也難以改變,紡織企業要想在全球貿易格局大變的歷史潮流中謀求發展,不應繼續過分沉浸在舊式的“分母驅動”思維中,更應抓住當今變局,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努力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品牌之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