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截至2019 年3 月15 日,全國累計銷售皮棉305.6 萬噸,同比減少18.1萬噸,其中新疆銷售皮棉248.9 萬噸,約占本年度新疆棉累計加工量的49.68%。業內分析,造成新疆棉銷售進度偏慢的原因一個是2018/19年度兵棉簽約銷售、向內地移庫進度較前兩年放緩;另一個是部分南疆機采棉因雜質大、斷裂比強度低、馬值高而受到疆內外棉紡織廠、貿易商的冷遇,拖了整個市場的后腿。那么截至3月底,本年度新疆棉花加工企業的利潤情況如何呢?筆者將南疆手摘棉、北疆機采棉分別討論:
一、南疆手摘棉收購期大多集中在2018年9月下旬至2019年1月中旬前,40%衣分籽棉收購價*高7.50-7.60元/公斤,*低6.60-6.70元/公斤(31級,長度28mm及以上),年度平均收購價7.05-7.10元/公斤(取中間價7.08元/公斤)。棉籽銷售價集中在1.50-1.60元/公斤(取1.55元/公斤),以此折算皮棉毛重成本約152 0173 3840元/噸,再加上疆內短倒入庫、監管庫包干費及五個月財務成本(11月-3月),在庫未售皮棉的綜合成本為16750元/噸。即使按四個月財務成本計算,綜合成本也達到16600元/噸(因融資、貸款利率不同存在差異)。當然很大一部分南疆軋花廠都采取邊收邊售的策略,盡可能降低風險和收購資金壓力,實際已售皮棉的成本預計16200-16300元/噸。
2018年11月份以來,疆內庫3128/3129級(斷裂比強度27.5CN/tex及以上)手摘棉的提貨價*高16200元/噸,*低15500元/噸,大部分時間穩定在15700-15900元/噸(毛重)。3月上中旬報價、成交價均再次回到16000元/噸左右,因此結合南疆手摘棉的銷售進度、銷售時段,筆者判斷已售3128/3129級的平均毛重價格或在152 0173 3840-15900元/噸。由上面簡單測算可知,南疆手摘棉平均每噸虧損約400-500元。
北疆機采棉40%衣分*高收購價6.60-6.70元/公斤,*低收購價5.70-5.80元/公斤(31級),結合資源上市情況,預計40%衣分平均收購價約6.10-6.15元/公斤(取6.12元/公斤計算);棉籽10-12月份售價集中在1.50-1.60元/公斤(取中間價1.55元/公斤),折算3128/3129級皮棉直接成本14000-14100元/噸(含加工費)。目前在庫未售機采棉綜合成本約:14100+200(短倒+倉庫“包干費”)+600(四個月財務成本)=14900元/噸,若五個月財務成本則達到15050元/噸(融資、貸款利率不同存在差異)。機采棉邊收購加工邊銷售,估算已售皮棉的實際平均銷售成本約14700-14800元/噸(地方機采棉銷售進度比較快)。
2018/19年度新棉上市以來,3128/3129級機采棉毛重售價從16000元/噸左右下滑至15200-15300元/噸,再反彈至目前15700-152 0173 3840元/噸,軋花廠平均售價15500-15600元/噸(毛重)。綜合上面兩點,2018/19年度機采棉軋花廠已售皮棉利潤約700-900元/噸。如果CF1905合約15500以上套保,利潤稍高一些。以上計算或與部分企業實際情況略有出入,僅供參考。
(中國棉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