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3月的青海春光明媚,青海德瑞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捻絲機上不斷地發出“沙沙”的響聲,一根根細如毛發的桑蠶絲在經歷一道道工序后,變成了圖案精美、質地柔軟的桑蠶絲紡織品。
“一名紡織工人可同時操作8臺捻絲機,技藝熟練的紡織工能夠操作12臺。”3月14日,記者走進經緯車間,看到這里擺放著36臺捻絲機,每一臺捻絲機整齊劃一地將一根根蠶絲整理之后,穿到梭子上。車間內,為數不多的紡織工來回穿梭在捻絲機旁,檢查機器上是否有斷線。“車間內實現了紡織自動化,捻絲機替代了原來的手工捻絲,減輕了紡織工的勞動強度。”青海德瑞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繼軍介紹,與經緯車間隔路相對的是織造間,從里面織出來的白坯經過檢驗、分等級,*終運往杭州印染成成品。
“生產出的產品分優等品、優良品,95%的一等產品都銷往中東和東南亞國家。正是由于產品的質量過硬、工藝過關,外貿訂單勢頭良好。”劉繼軍說,僅去年一年,外貿出口78單,外貿總額152 0173 3840萬美元。
在產品展示廳內,具有青海元素的桑蠶絲紡織品映入眼簾。“這不是青海湖的風景嗎?”“這是門源的油菜花……”展廳內,陳列出來的印有青海風景的桑蠶絲紡織品,讓在場的人不時贊嘆。
如今,企業已形成融絲綢技術研發、加工生產、內銷外售一體化的經營格局,桑蠶絲產品遠銷巴基斯坦、阿聯酋,中亞、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每年出口銷售總額達2000萬美元。目前,桑蠶絲生產線月生產坯綢10萬米左右,實現年產500萬米絲絨機織物,年產值1.2億元。作為青海**家生產絲綢產品的企業,為我省在該產業填補了空白。
近年來,我省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經濟發展,深化優化營商環境,以政策活水助力民營企業茁壯成長。在落實各項穩定外資增長政策措施的同時,2018年實現進出口總額46億元,自營商品進出口同比增長11.2%。不僅如此,我省還將推進“雙育”計劃,加快優化區域布局、貿易結構,擴大外貿主體。目前,全省有外資實績的企業158家,同比增長6%,進出口超千萬美元的企業有14家,同比增長16%。
(西海都市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