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贛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稱贛南。面積3.94萬平方公里,人口974萬,國土面積、人口分別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區域面積*大、人口*多的設區市,素有"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紅色故都""世界鎢都""稀土王國"等美稱。贛州還是贛粵閩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門、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唐代即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紡織服裝產業是贛州市重要的傳統產業,也是贛州市對外貿易的重要產業之一。特別是近年來,贛州市積*主動承接沿海紡織服裝產業轉移,于2013年5月獲批成為***贛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于2016年3月成功獲批成為***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范地。同時贛州也是省級服裝服飾產業基地和省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先后引進了不少知名服裝服飾品牌,**紡織服裝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
近年來,為了使傳統產業換發新活力,贛州市扎實推進全市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堅持智能發展,引導制造業企業進行智能升級,激活發展新動能,提高生產效率,增強產業實力,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特色鮮明、配套完善、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千億紡織產業集群,推動形成以于都為中心,寧都、石城、瑞金四地協同、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紡織服裝產業帶。把于都打造成國內知名的紡織服裝智能制造基地,把石城建設成為鞋服產業加工制造基地,把寧都建設成為輕紡服裝箱包加工制造基地,把瑞金建設成為紡織加工制造基地。堅持政府引導、協會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按照"引企入園、區域集聚、節約集約"的路徑,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產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引導企業節約集約用地,推進企業規劃整合,實現轉型增效。全市現有規模以上紡織服裝產業(含制鞋、箱包)企業221家,201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億元,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17.9%。全市紡織服裝產品累計進出口34.21億元,同比增長7.30%,其中出口31.97億元,同比增長7.13%,進口2.25億元,同比增長9.68%。
在促進產業集聚的同時,贛州市還著力推動服裝產業從初級加工"制造"逐步轉變為"智能制造",加大紡織服裝業、高端制造企業及上下游配套服務企業的引進,并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和研發。在贛州,"智造"項目接踵而來,產業集群加速崛起,讓人感受到今日贛州"智造"帶來的強勁"脈動"。
踏上贛州于都、瑞金、石城等地工業園區,到處是一派火熱的施工、生產場景。近年來,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理念,在項目平臺建設、招大引強、優化環境中"三輪驅動",挺起工業發展脊梁。如今,于都工業園區被列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羅坳工業小區被評為江西省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去年7月,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聯盟成立,于都工業園區成為該聯盟的核心園區。
筑起鳳凰臺,誠引鳳凰來。正是借助強大產業平臺等優勢,贛州成功引進了諸如匯美智能制造、日播時尚智能智造等一批大項目,以及海瀾集團等一批品牌企業、行業龍頭,引進自主品牌300余個。
思路決定出路。贛州搶抓"中國制造2020"戰略機遇,按照"互聯網、"的理念,引導和扶持企業走智能制造發展之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新型制造業體系,助推智能制造不斷發展壯大。推動一批企業實施"機器換人",以技術改造提升生產效率。目前,全市超過30%的紡織服裝企業擁有自動或半自動化設備。
如今,贛州紡織服裝產業躋身省重點工業產業集群,牛仔水洗、檢驗檢測、倉儲物流等紡織服裝相關配套產業也陸續進駐,一批特色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
(中國紡織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