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日之前是中美貿易爭端談判緩和期,本月棉花價格也結束之前單邊下跌態勢轉為弱勢反彈。筆者認為,在中美貿易爭端緩和期,市場焦點會逐步轉向儲備棉政策和新年度種植面積。其中儲備棉政策往年會在11月公布,今年受復雜內外部環境影響,到現在尚未有具體政策公布,相關傳言儲備棉政策可能醞釀變局,特對幾種可能情況進行推演。
一般發改委在制定政策前,會邀請中儲棉和紡織企業代表開會討論市場形勢,在去庫存時代無論中儲棉還是紡織企業均希望放量拋儲,但在后拋儲時代各方條件和利益訴求已不再一致,很難像以往一樣再達成一致拋儲預期。目前外部有中美貿易爭端威脅消費預期,內部信心低迷新花銷售緩慢,不宜在3月投放過量供應。同時儲備棉剩余庫存約275萬噸,因質量結構和超允差問題能夠形成有效供應的約200萬噸,像以往每天掛3萬噸放量拋儲條件也不具備。綜合各種條件預計,*可能的情況是延期拋儲并限制掛牌量和參與主體,如拋儲延期到5月開始,僅讓紡織企業參與,同時每日掛牌量由3萬噸降為2萬噸。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國內供應壓力會比預期的小,紡織企業補庫也有利于新花銷售,信心會受到提振,鄭棉會新增一個上漲驅動。CF152 0173 3840可能會**上漲至16000元/噸的套保壓力位,在此位置橫盤等待時間化解現貨倉單壓力,明年3月如果貿易談判再有進展,可能會出現趨勢上漲爆發點。
第二種可能性,是輪入美棉補充儲備棉庫存,并改善儲備棉質量結構。作為中美貿易談判承諾之一是進口美國農產品,目前我們看到中儲購買部分美豆補充國儲庫存,尚未看到美棉購買動作,但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如中儲購買50萬噸美棉補充國儲庫存,美棉期末庫存會降到約40萬噸*低水平,足以引發ICE期棉大漲。預計國內棉花價格也會跟漲,但由于供應增加,跟漲幅度會小于ICE期棉,具體幅度不好量化。
還有兩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小:一是既不輪入也不拋儲;二是輪入新疆棉。如果2019年不輪入也不拋儲,期初工商業庫存約259萬噸,產量預計約540萬噸,消費預計840萬噸,期末保留2-3個月庫存約140-210萬噸,那么需要進口181-251萬噸,國內外可能同步上漲。當然市場上也有輪入新疆棉的聲音,這屬于和紡織企業競爭原料資源,筆者認為發生的概率*小。如果真的發生,說明國家認為國內市場供應壓力大,那么后面肯定不會拋儲或少量拋儲,新疆資源被鎖入國儲,有效供應減少,利多國內棉花價格。同時,根據我們的計算國內供應也不夠,增加進口會帶動ICE上漲。這種情況在邏輯上也說不通,發生概率*小。(來源:錦橋紡織網)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