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日子在周末又戛然而止,從這兩日的產銷來看,效果似乎越來越不明顯了。
為何?歸根到底在于織造端「年關」行情并不樂觀。
雖然近期受到原料價格上漲催動和年末季節性訂單的陸續跟進,市場開工率稍有好轉,但總體而言,可持續性不強,后續訂單依舊不足,廠家生產積*性受限。據了解,隨著時間臨近年末,市場上的訂單數量正在不斷減少。加上近期滌絲價格再度上漲,外圍織機產能提升、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出現拋貨現象等因素的影響,進入12月以后,不止訂單數量在減少,坯布面料的利潤也在不斷走低。
然而盡管如此,江浙地區的織造企業卻忙的團團轉
一來紡織廠賒銷方式盛行,到了歲底年關,企業面臨還款和資金壓力,都忙著集中催貨款和結清賬單。二是進入淡季,企業想要清庫存,更需加大銷售力度,業務人員也都在積*的跑市場、拜訪客戶,而產品實際成交價格的優惠也有所放大。
蘇州絲潤紡織主營仿真絲類產品,絲潤紡織的姜澤迅就表示,除了訂單之外,他們還會進行一些現貨方面的交易,因此在臨近過年沒有什么訂單的時候,他們會選擇囤一點成品現貨,主要是一些雪紡類的產品。
吳江春豪紡織有限公司的張經理的回答也比較直觀,過年之前也沒什么新的訂單了,現在就是把手頭上的訂單完成,然后把款子收回來。蘇州霖葉紡織有限公司的葉金娣經理也說,現在市場上訂單也沒什么了,是時候準備收款過年了。
除了收應收款、節前囤貨以外,開發第二年的新品也是許多面料企業的重點工作。福建龍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尼絲紡產品,龍峰紡織的經理王烏歡就說,現在市場上已經接不到什么單了,他們企業現階段的重點就是開發新產品,希望明年開年的時候能夠迎來一個開門紅。
可以看出,隨著市場上訂單數量減少,如今布老板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錢、囤貨、開發新品,為2018做一個好的收尾,也為來年開年做好充分的準備。
期待明年3月旺季的到來,但變數實在太多了!
目前紡織廠對后市普遍較為悲觀,認為年底前市場難有起色。對于明年的行情也認為是「像霧像雨又像風」,難以看清楚。但部分紡織廠對于開春后的市場仍抱有一定的期待,三四月份是傳統旺季,每年基本都有一波行情,希望今年也不要「失約」。
當然,這個「約會」的實現,需要天時地利的配合,目前來看,不確定性依然太多。
**,中美貿易戰對下游紡服出口影響較大。
G20雖然給了中美貿易戰90天的緩沖機會,也提振了市場士氣,但是也可能只是暫時的時間換空間,為雙方提供一個緩沖期而已。雙方能否真正談成,還取決于后續的談判中是否在一系列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如果沒能談攏,這段緩沖有可能就成為了「暴風雨之前的平靜」。
吳江化纖織造廠生產滌綸、尼龍等各類面料,吳江化纖的業務員李先生對記者說:「11月30日,中美兩國元首在G20會議舉行會晤,中美貿易摩擦得到緩和,美國作為中國面料主要的貿易出口國之一,中美貿易*終能達成什么協議,對他們這種大型的織造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接下來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對明年年初的行情會產生*大的影響。」
二、內需也不容樂觀。
出口接單出現問題,一些企業嘗試出口轉內銷結果「水土不服」。有的企業表示,今年內需的情況并不比出口好,中美貿易戰可能只是表像,宏觀經濟的低迷帶來的整體消費下降才是更主要的原因。
三、今年如火如荼的嚴格的「環保」政策,對行業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一方面企業不得不大量投入來實現環保的達標,本來就微利的企業經營壓力更大,一些小的企業干脆直接關閉。二是印染的產能受限,也直接影響了紡織的需求,造成紡織廠的訂單下降。
四、外圍織機產能的集中爆發對市場將產生更大的沖擊。
蘇州瑩舞紡織的馬經理也說:「明年年初的話,外地上織機的老板壓力會比較大,因為本身他們是擴產出去,而需求并未放大,所以很容易導致庫存上升。」因為外圍織機大量投產,對2018年的織造市場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如果需求沒有明顯好轉,2019年年初又有大量新的噴水織機投產,那對新一年的織造市場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整體來說,時間臨近年末,聚酯市場因為原油波動、滌絲工廠減產等因素風生水起,但與之相對,今年下半年的織造市場原先就不溫不火,如今則變得更淡了。現階段,織造老板主要就是把手頭上的訂單完成,把今年的應收款收齊,然后就是有計劃地進行年末囤貨,為明年開發一些新產品。關于明年的行情,大家普遍認為,中美貿易的談判結果和外圍織機新增的數量多少是決定明年上半年行情的*主要的兩個因素。
總而言之,市場需要等待時機撥開迷霧,希望紡企都能「熬」過這個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