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吳江區范圍內開展“三水同治”工作,把噴水織機行業專項整治作為了工業污水治理的重頭戲。明確到2019年年底,全區噴水織機總數要從34.2萬臺減至23.8萬臺!
隨后,各鎮區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展開,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區共淘汰噴水織機44408臺。根據任務表,2018年,低端噴水織機淘汰任務量為30642臺。臨近2018年年末,噴水織機將迎來“年終大考”。
吳江區噴水織機專項整治工作任務表
汾湖高新區召開噴水織機專項整治會議,要求6000余臺織機12月5日前全部拆除完畢
11月19日下午,汾湖高新區2018年噴水織機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召開,從會上獲悉,汾湖高新區今年目標完成6000余臺噴水織機整治任務,這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由汾湖高新區噴水織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2018年噴水織機淘汰工作公告》也將陸續送達到相關企業主手中。汾湖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沈偉江出席工作會議。
去年是開展噴水織機專項整治工作的**年,在2017年,汾湖高新區共完成了7728臺噴水織機淘汰任務。今年是噴水織機專項整治三年任務的關鍵之年,汾湖高新區根據區政府下達的2018年度噴水織機整治工作要求,制定了淘汰工作方案,要求相關企業對照要求自行拆除不符合要求的織機,并于2018年12月5日前全部搬出車間,同時做好織機淘汰相關材料收集工作。
具體要求是:2017年臺均稅收達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統計企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且2017年至今未受過環保部門處罰的企業,拆除2017年底核定織機數的6%(按向下取整計算);
不符合上述2種情況的織機企業,2018年織機拆除數為2017年底核定的織機數的12%(按向下取整計算)。
無法按計劃接入擬建、在建、已建的集中式中水回用污水處理廠的分散織機企業,先拆除2017年底核定的織機數的12%,剩余織機按規定搬遷,到上級規定期限無法搬遷的,則剩余織機全部淘汰。
以下是公告的具體內容? 各噴水織機企業:
為推動紡織企業提檔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根據吳江區政府下達的2018年度噴水織機整治工作要求,經汾湖高新區噴水織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現將汾湖2018年噴水織機淘汰工作公告如下:
1.(1)單價30萬元以上(裸機)的高檔織機;
(2)2017年征收期內臺均稅收達20000元(含20000元)以上(統計企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3)2017年至今未受過環保部門處罰。
符合上述全部條件的企業,2018年免于淘汰織機。企業在2018年11月26日前自行向黎里古保委或所在辦事處噴水織機整治工作辦公室提供設備購買發票證明材料、2017年征收期內企業入庫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稅單(需稅務部門加蓋公章),再由汾湖高新區噴水織機整治工作辦公室核定,逾期不予認定。
2.(1)2017年臺均稅收達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統計企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2)2017年至今未受過環保部門處罰;
符合上述全部條件的企業,2018年織機拆除數為2017年底核定的織機數的6%(按向下取整計算)。企業在2018年11月26日前自行向黎里古保委或所在辦事處噴水織機整治工作辦公室提供2017年征收期內企業入庫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稅單(需稅務部門加蓋公章),再由汾湖高新區噴水織機整治工作辦公室核定,逾期不予認定。
3.不符合上述2種情況的織機企業,2018年織機拆除數為2017年底核定的織機數的12%(按向下取整計算)。
4.無法按計劃接入擬建、在建、已建的集中式中水回用污水處理廠的分散織機企業,先拆除2017年底核定的織機數的12%,剩余織機按規定搬遷,到上級規定期限無法搬遷的,則剩余織機全部淘汰。
5.各企業于2018年12月5日前完成織機拆除工作,拆除的織機全部搬出車間。同時要做好織機淘汰相關材料收集工作。(廠區外觀照片、車間照片、整治前后對比圖、淘汰織機出售的協議、發票等)。
6.未按規定時間拆除織機的,由黎里古保委、各辦事處、區綜合執法局、經發局、市場監管局、派出所、供電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其停電三個月,予以強制拆除;由投資集團組織污水處理廠切斷企業接管污水廠的污水管網,不得再接入污水處理廠。
嘉興秀洲區:2018年基本完成整治淘汰工作除了吳江地區以外,秀洲區的噴水織機整治行動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2018年,隨著“五水共治”、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向縱深推進,噴水織機也面臨整治提升的新要求。
根據整治時間表,2018年,要大力推進面上所有噴水織機企業(戶)的整治提升工作,基本完成整治淘汰工作。2019年,各鎮要全面完成整治淘汰工作。
外圍產能“大擴張”,織機數量將達20萬臺隨著江浙地區淘汰噴水織機產能,為了滿足生產需求,織造企業開始向外圍地區轉移。
泗陽、萬年兩地成為了江浙噴水織機產能轉移的主陣地,其中泗陽噴水織機計劃承接達到80000臺;包括萬年在內的整個江西的噴水織機承接產能,有參與產能轉移的人士估算,也可能達到60000臺左右。
而實際上,積*參與江浙噴水織機產能轉移承接的地方卻遠遠不止以上兩地,如安徽的郎溪、池州;湖北的龍感湖、黃岡、羅田等等。根據眾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安徽大省范圍內,噴水織機的產能大約已經逼近40000臺;湖北大省范圍內的噴水織機產能大約已經達到23000臺左右。
如把以上幾個地方新增的織機產能相加,目前已經達到了20萬臺左右,而整個吳江地區的淘汰指標卻也只有10萬臺左右,再算上嘉興、湖州等地的淘汰數量,基本可以填補織機整治帶來的空白。
編后語
2018年已經臨近尾聲,各地噴水織機的整治工作也正到了收官階段。從目前的情況可見,整治力度絲毫未減!去年的噴水織機整治帶來了今年上半年的火熱行情,但另一方面,向外圍地區轉移的織機又開始逐漸填補上織機整治帶來的市場空白。未來的紡織市場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呢?還請拭目以待。
(來源:汾湖發布、嘉興日報、中國綢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