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10月25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在京發布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第五期年度報告,顯示環境大數據催生創新解決方案,正助力一批中外**品牌的綠色采購向規模化發展。
CITI指數**于2014年,是全球**基于品牌在華供應鏈環境管理表現的量化評價體系。在本期評價涵蓋的306個品牌中,三家美國公司排名**,其中蘋果公司以84分的成績蟬聯榜首,戴爾公司以82分排名第二,Levi Strauss公司得分76分排名第三。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介紹,前十名中Levi’s、耐克、三星、Inditex和太吉已經通過綠色供應鏈地圖,將自身LOGO和供應商環境表現關聯,凸顯其嚴格供應鏈環境管理的決心。本期實現地圖標注的品牌還有Esprit,New Balance,Gap Inc.,彪馬,阿迪達斯和Tesco。
本期評價涵蓋152 0173 3840個大中華區品牌,其中排名*高的是富士康、溢達和華為。華為公司蟬聯中國內地排名*高的品牌,而朗詩綠色集團同樣有優秀表現。這四家品牌均進入標志綠色供應鏈全球**的CITI指數TOP30榜單。
值得關注的是,在CITI指數前100的排名中,紡織行業的整體排名上升較快,比如:C&A排名上升了30位,耐克上升了28位,Primark上升了23位。但是,也有一些紡織行業企業排名出現了一定下降,比如:阿迪達斯下降了8位,彪馬下降了3位。
本期評價中,共有38個品牌開始嘗試生態鏈管理。網絡化和自動化的解決方案,有效節約了管理成本,更實現了綠色采購管理效率的顯著提升。本期評價期間,國內外品牌共推動2458家在華供應商企業就整改與披露和環保組織進行溝通,其中1206家企業通過獨立第三方審核確認其整改合規,同比增長280%,凸顯綠色采購推動規模顯著增長。
同時,Levi’s和戴爾等25個**品牌還利用生態鏈工具,推動其直接供應商全面檢索自身供應鏈,將環境管理延伸至化學纖維素纖維、化學染料助劑及其他化工產品、鋁合金、特種鋼、銅箔等更接近原材料的供應鏈環節,以及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和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商,并推動這些工業企業持續關注自身的環境表現。
本期評價報告建議政府部門推進企業落實信息披露要求,重視企業在綠色供應鏈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將**企業的良好實踐推廣到更多行業。同時建議借鑒中外品牌的良好實踐,推動各級政府實施綠色采購。建議更多中外品牌借助數據化和網絡化工具提升綠鏈管理效率;建議金融機構將綠色供應鏈表現納入綠色金融考量;同時建議大眾傳媒和環保組織等第三方,對積*開展綠鏈建設的企業給予更多認可,引導消費者踐行綠色消費。(每日經濟新聞)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